Re: [問題] 關於康德的人即目的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薩德先生~)時間11年前 (2012/12/02 23:5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24 (看更多)
老實說這個討論串對於為何人即目的解釋我沒有一篇看得懂的, 是我的判斷力批判跟大家的判斷力批判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還是我知道的康德跟大家知道的康德是不一樣的 = = ※ 引述《sonnight (甯)》之銘言: : 最近終於開始翻買了好久的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 但在翻到定然律令二:人即目的之處時,我卻發現似乎有許多論證上的鴻溝使我無法理解 : 即"為何具備理性之主體不能被當成手段?" : 這是最讓我無法理解之處,因為書內只說明人具備理性,而這是人異於動物之處 : 所以人即目的,但卻沒有說明理性為何能賦予人如此高之地位 所謂的『人即目的』在判斷力批判的第二部分康德做了很長又非常催眠的說明, 又因為康德實在不是一個文筆很好的,或說他實在不是一個表達能力很好的人, 所以它的書一直不是很好理解(雖然康德可能已經比德希達或黑格爾好100倍了)。 在我閱讀康德的著作,尤其是判斷力批判的過程中我發現康德就是一個很單純的基督徒。 就『人即目的』這一部分,我只是很快的就可以聯想到聖經的: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 、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 事實上康德在判斷力批判裡並不排除存有者做為手段的可能性, 譬如『在有機物的外在關係中的目的論體系』裡它寫道: 『食草動物的存在是為了抑制植物的過度生長,這樣的過度生長會對其他種植物種類造成 危害。食肉動物是為了給食草動物的貪吃而加以抑止,最後,人通過追捕食肉動物來達 成在自然的生產能力和毀滅能力之間的平衡機制。所以,人不管它如何可以在某種關係 中做為目的而存在,但在另外的關係中他又可能只具有一種手段的地位』。 在不同的關係中, 始終被康德認為應做為一個目的而被廣泛認識的存有者,也可能在某環節上被做為手段。 如果我們不把康德的哲學想的太複雜, 其實他大部分所說所想的都可能只等同於現代一個國小學生的知識, 但你知道哲學家為了建立理論體系所做的努力都是非常驚人的,儘管多數看來有點天真。 於是當他試圖把整個世界都納入進一個目的論體系後,整個理論都變得複雜化起來了。 譬如他在『做為一個目的論系統的自然的最後目的』裡,他說: 『他做為地球上唯一具有知性,因而具有自己給自己建立任意目的的能力的存在者,雖然 號稱自然的主人,並且如果把自然看做一個目的論系統的話,他按照其使命來說是自然 的最後目的。』 『一般來說能為自己建立目的,並適合著他的一般自由目的的準則而把自然用做手段,這 是自然關於外在於他的終極目的所能做到的,因而這事就能被看做自然的最後目的』。 這兩段是說人除了是自為的做為目的,也做為整個自然(世界)的終極目的, 康德想說的是我既是一個有理性的人且有著主宰自然的能力。我的最終目的是在世上發揮 我的理性而去建立文化(人類是必定去強暴自然的),而自然的最終目的也是讓我在自然之 上去發揮我的理性去建立文化(自然被人類強暴是它的終極目的,真是十分神聖的肯定)。 所以在『一個世界的存有的終極目的即創造本身的終極目的』,康德做了最後說明: 『現在,對於一個有理性的存在者,我們就不能再問:他是為了什麼而實存的。他的存有 本身就具有最高目的......所以人對於創造來說就是終極目的,因為沒有這個終即目的 ,相互從屬的目的鏈條就不會完整的建立起來....但也是在這個僅僅做為道德主體的人 中,才能找到在目的上無條件的立法』。 最後康德說不用再問人為什麼存在了, 康德也完成了他想表達的『人才是這個世界的終極目的』, 所以說這並不單純只是從字面上去閱讀出『因為人是有理性的動物所以人是目的』, 而是康德的哲學體系要告訴你一個訊息 - 『存有者是整個世界的終極目的』, 當然康德也順便嘗試去解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大哉問。 康德是不是偉大的哲學家,當然他絕對是。但康德是正確的嗎?那可不見得。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華麗炫目的三大批判實在是太有趣了,值得打九十五分。 當然這樣的一種『人即目的』的理論,在二十世界也免不了被哈伯瑪斯、海德格之類的拿 出來說嘴批判一番,這樣一種人為目的物是手段的哲學畢竟在大自然對所謂的終極目的的 人類所進行的反撲是顯而易見的,康德提升人類的價值的同時完全沒有去省思這樣的對主 體性的一種自吹自擂對這個文明世界其實是有危害的。但對我來說還是尼采的反駁最有趣 ,在查拉圖思特拉如是說裡寫道: 『人類是一條繫在動物與超人之間的繩索,一條高懸於深淵的繩索,要從一端越過另一端 是危險的。人類之所以偉大,正在於他是一座橋樑而非目的;人類之所以可愛,正在於 他是一個跨越的過程與完成。』不同於受啟蒙思潮所影響而打出人文主義牌的康德,不 屑康德到了極點的尼采提出了『人是應當被超越的』,論有趣程度尼采才是滿分一百分。 至於那些什麼把人即目的跟康德的道德哲學之類的掛鉤以做討論的,譬如說從人即目的來 闡述人與人之間(當你是目的而我也是目的時)之間的互動關係的說明,我是真的較沒有看 到康德有什麼著墨。 我不是那種很會去記『XX主義、XX論、XX檢證原則』的閱讀者,那除了太痛苦反而也比較 像是一種走火入魔,由於我本科系不是哲學,所以我更把閱讀哲學書籍應該做為一種趣味 去看待,就像審美一樣,我給叔本華八十五分、黑格爾九十分,梅洛龐蒂八十三分,於是 哲學變有趣了,對我來說。 : 所以我思考後有以下兩種想法,但似乎都不太對 : 1.由於康德是基督徒,所以我開始考慮這是否是種中世紀神學"神性之流出"的概念? : 但是大部分對於康德哲學的評價都是脫離宗教,以人為本的,所以這種思路應該不對 : 2.單純以定然律令一:普遍化的義務可以導出,因為我不想被人當成手段, : 所以我也不該把別人當成手段,但這種單純義務論的想法似乎也不是康德所想表達的 : 所以有人能解除我的迷惑嗎? -- 是的,我就是那個不信神的薩德先生,帥氣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請問有誰比我更不信神好讓我能聆聽他的教誨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4.125.24 ※ 編輯: MarquisSADE 來自: 36.224.125.24 (12/03 03:25)

12/03 11:52, , 1F
沙特呢?
12/03 11:52, 1F
沙特唯一有看頭的是存在與虛無,尤其是他對自由意志的說明很有可看性。 辯證理性批判對我來說則是一本天書,這好像是他一邊吸毒一邊寫的。 但做為存有與時間的模仿或說延續,不論深度還是精采度他都遠比不上海德格, 西蒙波娃的第二性論娛樂度就打趴沙特了。

12/04 07:34, , 2F
食草動物不是為了甚麼而存在的 康德的看法是錯誤的
12/04 07:34, 2F
古典哲學有趣的是賞析哲學家如何建立理論,而不是去看他是對的還是錯的。 只有初學者才會那麼在意對或錯,我很久前就已經不在乎能不能從哲學裡找到真理了。 ※ 編輯: MarquisSADE 來自: 59.124.164.190 (12/04 07:55)

12/04 09:18, , 3F
吃草 只是肚子餓了
12/04 09:18, 3F
文章代碼(AID): #1GktddEs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ktddEs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