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哲學人怎麼看待"怒師事件"呢?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秋秋)時間16年前 (2008/07/06 02:33),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1 我嘗試回答原文的兩個問題:1、在道德倫理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是何種關係? 2、用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符不符合道德?」 2 回應第一個問題前,至聖先師孔子,有段發人省思的故事。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位獵人 ,獵人身著俏麗的羽毛、披著厚重的野豬皮,身上配著劍,一副逞兇鬥狠、隨時可以找人 打架的樣子。孔子告訴他,看他一副正直的樣子,相望能作他的老師。獵人則說,好的竹 子不用教,只要砍下來,連犀牛皮都可以射穿;孔子則說,把它削尖、尾端裝上羽毛,竹 子可以飛得更遠。獵人聽了,立刻拜孔子為師。這獵人就是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子路。 (傅佩榮,2008:83-84) 3 師生關係的在倫理道德中意涵,反映了文化對於師生關係的期待。老師這一角色近似教會 中的神父、或是古代的巫覡,有著訓練人們生活,教導人們如何理解世界,並傳遞世界的 訊息的責任。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後,理性要求將世界「去巫術化」,世界被當作不再神秘 、可被理性解釋與計算的東西,對於神職人員的依賴,轉換成對知識份子的依賴。工業化 的來臨,使國家開始重視教育對於現代化的重要,傳遞知識不能只靠學術機構與知識份子 的出版物,需要建立一套能鞏固現代工業國家的教育制度,知識份子對世界、對社會的責 任,便轉移到老師這一職業階層。老師不只是知識上的傳授者,也被要求在行為上樹立典 範、更要負責打理學生的健康與作息。換言之,老師被期待為專家、偶像與管家。 4 在今天,師生關係以和以前大不相同。從前求學,或是為了認識古聖先賢、或是為了求一 官半職、或是為了成為某些學派或名師的門下、或是在天下先後而憂而樂,但這些學習, 由於教的是儒家思想,講的是修身、齊家、建國、平天下,是生活的一部份。要求得技藝 ,都是直接投入職場,與前輩學做事,或是政府推動重大工程時,才會特訓人力。清末, 由於官方考試廢除八股、加考物理光學和數學,「師夷之長技以制敵」,加強技能知識上 的重視。 這樣重視智力、強調技能的思維,延續到民國、也延續到台灣。然而,在科層化的管理下 ,學校、學生與教師,三者的關係既緊密又疏離:對學校而言,辦好學校就是生產好學生 ,製造亮眼升學成績;對學生來說,不去上學會被瞧不起,家人會沒面子;對老師而言, 所受的訓練只能對付知識上的需求,但無法給予學生生活上全方面的指導。 5 藉由孔子的故事,我們知道,老師是陪學生走更遠的人,甚至走的比老師更遠。在今天, 所謂走的更遠,很大程度上,被當成考的更好。學生們也以此作為在校學習的目的。無可 厚非,如果社會不看重文憑、不重視出身、不評價學校,教育是可以變得更貼心、更人性 、更生活些。但杜威(John Dewey)說,如同生物需要進食才能維生,社會也需要教育才 能延續。學校的設立,一來本就是反應社會的期望,二來也是為了延續社會。這也是為何 ,教育成為社會制度的一部份。 教育不再單純是韓愈〈師說〉中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如同醫生,是 一個面對人的職業,有他專業也有他的脆弱面;老師也是人,也是有考績與業績、也有他 要面對的柴米油鹽的課題。但是,這也顯示出老師是更偉大的職業,更加任重道遠,因為 他面臨更多挑戰與危險、身負更多責任與義務。學生的品質與個性在變,老師的身姿也需 要更柔軟、自我變化以接受更多變化,去接招更多樣的課題。 6 至於暴力,在教育之中有很多種,有校園暴力、思想暴力、職場暴力……等等。針對「怒 師事件」,「體罰」這一字眼,會比「暴力」這字眼更貼近師生中的權力關係。最近暢銷 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中,是作者、也身兼小學教師的雷夫‧艾斯奎(Rafe Esquith) 針對體罰與責罵,有一段很好的詮釋:「很多教師為了維持教室秩序,什麼事情都做得出 來…..這年頭,大多數的教室都被一種東西控制著,那就是『害怕』。老師們害怕:怕丟 臉、怕不受愛戴、怕說話沒人聽、怕場面失控。學生們更害怕:怕挨罵、怕被羞辱、怕在 同儕面前出醜、怕成績不好、怕面對父母的盛怒。……班上很多孩子之所以守規矩,是因 為他們害怕。」(2008: 43-6) 暴力是一種說服人的手段,以權力/力量(power)使人曲從。存在心理學家羅洛‧梅( Rollo May)定義權力是「產生變化或阻止變化的一種能力」。嬰兒一出生,揮扭手指、 表達情緒,就是權力的表現,試圖與環境或家人互動。人類生來就是權力,但權力不代表 暴力,因為權力是一種引發能效果的東西(例如火擁有把水滅掉的權力),暴力來自於無 力感與空虛,是權力無法產生效果時、因為對環境的無知而產生的反應。(May, 2003) 7 但是體罰是一種有前提的暴力:老師通常會以學生不符合規定,提出學生應受懲罰。換言 之,體罰並非只是暴力,而是一種懲罰的權力。不過,暴力和體罰,都確實建立在雷夫‧ 艾斯奎所說的「害怕」之上。所以,關於「用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符不符合道 德?」的回答,就會變成「暴力作為一種威嚇」與「暴力作為一種懲罰」,是不是符合「 道德倫理的」。 如果撇開法律與社會的期望,也不論升學與成就的排名,討論符不符合「道德倫理」,我 認為是無意義的。因為師生關係本就是多元的,我們無法強制一個統一的師生關係,但我 們也不能放任隨便。教育的目的,至少在同一間學校裡,必須是齊一的,課程的安排可能 是訓練專業人員、也可能是提升社區知識水平、也可以是讓學生更好的學會生活。我覺得 ,這問題要回到專業,回到管理學與行政學上。因為對於目標的設定、需要投注的資源、 需要動員的人力、需要服務的對象,這些都是管理學所關注的課題。如何達到成效,符合 預期目標,又與校風、校園文化相關;為了維繫這一校園文化,則必須從行政學的討論上 ,回歸到學校行政制度如何整合校園資源、如何維繫學校組織的機制與運作。 軍校有軍校的文化、價值與認同,森林小學、體院、或是職校也是。體罰對於軍事訓練而 言,是妥當的,但對另一間學校,可能可已有更好的方案。但體罰與否,我覺得要回到一 個組織的專業、行政、管理與目標的設定,不是一句符不符合人道精神所能道盡的。 9 如果說,體罰是為了要求秩序、要求有更好成績,為了能有更好的升學名單,最終是因為 社會對於學校的期望有了問題。林柏儀同學的論文〈求學作為勞動:一個教育的馬克思主 義分析〉中,他提到(2007):升學主義不是靠廣設大學就能舒緩的,原因在於整個社會 整體結構,過份迷信公立學校與文憑主義;換句話說,其實是社會中的職業競爭,提早介 入到大學、中學與小學教育之中。所以整體大環境不改,教改如何也改善不了學校、老師 與學生之間的壓力。(林柏儀,2007:113)為了更有效率的教好學生,單一化的、制式 的、威權式的管教方式是最方便的。 參考書目 Esquith, Rafe(2008)。《第56號教室的奇蹟 : 讓達賴喇嘛.美國總統.歐普拉都感動推 薦的老師》(卞娜娜、陳怡君、凱恩譯)。台北:高寶。 May, Rollo(2003)。《權力與無知》(朱侃如譯)。台北:立緒。 林柏儀(2007),〈求學作為勞動:一個教育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 所碩士論文 傅佩榮(2008)。《向孔子學做人—現代人必修的七堂課》。台北:天下文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33.17 ※ 編輯: gtclibra 來自: 220.138.33.17 (07/06 02:39) ※ 編輯: gtclibra 來自: 220.138.33.17 (07/06 12:40)

07/06 13:48, , 1F
原po的認真程度讓人不寒而慄……
07/06 13:48, 1F

11/02 10:31, , 2F
原PO學問功夫內力深厚,本人發自內心猷衷表達佩服,本文應
11/02 10:31, 2F

11/02 10:35, , 3F
當是某篇評價很高的教育論文,想必原PO作者擁有特聘研究員
11/02 10:35, 3F

11/02 10:37, , 4F
等級的專業素養,本文甚佳,應當廣為流傳,以利後世蒼生。
11/02 10:37, 4F
文章代碼(AID): #18RxwET6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RxwET6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