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今年的歷史試題

看板TW-history作者 (隔閉家的毛毛是惡犬)時間14年前 (2010/07/05 15:13), 編輯推噓-10(010120)
留言13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2 (看更多)
※ 引述《Pygmalion ()》之銘言: : 6. 日本某歷史教科書,用「侵略」一詞形容二十世紀的中日戰爭。日本文部省的審查意 : 見認為:「侵略」是含有負面道德暗示的字眼,用於下一代國民教育的教科書,來描寫 : 自己國家的行動,是不妥的,應該改用「軍事前進」之類的文字。對於日本官方這種 : 做法,我們應如何理解較為恰當? : (A)對於發動戰爭一事,日本政府並未能確切深入檢討與反省 : (B)對於發動戰爭一事,日本政府已從教育革新做起,知所省思 : (C)歷史教科書的文字,應該屬於事實敘述,避免道德評價 : (D)日本政府藉此做法,企圖得到中、韓政府的諒解與同意 : 這題大考中心給的參考答案是(A) : 怎麼辦...我覺得(C)不會比較不恰當... : 大學考試可以考一個人的史觀嗎? 首先,國家考試沒有個人史觀的問題......各國都是一樣的 若是軍事行動的目的本身就是侵佔他國的資源 這點即使一般第三方的中立西方史學家來寫也會將之視為侵略戰爭 若是教科書將自國的侵略行為以「軍事前進」稱之,對其他國的侵略行為則不以 「軍事前進」稱之,這種因國設事的作法,在「理解」上,就給人其偏坦自方的感覺。 個人以為這題目出的不好,問題出在「應如何理解 較為恰當」這句話。 「應如何理解 較為恰當」這種該如何解讀他人用意較為恰當的問題,實在是很主觀的. 出題者可能以為,這種「故意將自家的侵略,以特殊名詞處理」的作法, 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以以為這種美化自身侵略行為的心態大都心知肚明 所以答案就給(A) 正確的來說 若不正當的使用暴力行為或軍事行動 進行對他國或他人 土地、資源、人口、財產的略奪與傷害 就是侵略 : (那我們教科書寫著 漢人幾百年來"開山撫番" 要怎麼說?) 不管是開山撫番 或是侵華戰爭 若不正當的使用暴力行為或軍事行動 進行對他國或他人 土地、資源、人口、財產的 略奪與傷害就是侵略 只不過一般來說 除非原住民 有自己的固有土地 而用強佔與驅逐的方式 將其土地佔為己有 否則 如美國白人取代印弟安人的過程 一般來說人們比較不用侵略來形容 因為那常常不是以純軍事行動來達成而包含其他非戰爭手段 但強行侵佔 一定是有的 只是國家考試 就一定有國家當政者的史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134.242 ※ 編輯: MRZISDOG 來自: 220.134.134.242 (07/05 18:06) ※ 編輯: MRZISDOG 來自: 220.134.134.242 (07/05 18:12)

07/05 18:48, , 1F
最後一句跟第一句互相矛盾耶....
07/05 18:48, 1F

07/05 19:11, , 2F
是呀! 樓上發現了!第一句是用來回原PO的那一句
07/05 19:11, 2F

07/05 19:12, , 3F
第一句沒有個人史觀的問題,指的是不用考慮到他會尊重不
07/05 19:12, 3F

07/05 19:13, , 4F
同人的「個人史觀」所以,這個問題等於是不需要去考慮
07/05 19:13, 4F

07/05 20:14, , 5F
問題就在於 你當成沒有疑義使用的"正當" 正是問題所在
07/05 20:14, 5F

07/05 20:14, , 6F
so 你說了一堆等於把問題延後 隱藏到正當的判斷問題了
07/05 20:14, 6F

07/05 20:39, , 7F
不太理解樓上的意思,但是明顯的侵略行為,佔那麼多土地
07/05 20:39, 7F

07/05 20:39, , 8F
殺死那麼多人,以現代人普世人道主義法則論"正當"來說,
07/05 20:39, 8F

07/05 20:40, , 9F
實屬不正當 原理同於在國家內殺人搶劫侵害他人財物與生命
07/05 20:40, 9F

07/05 20:42, , 10F
個人認為,這個題目實際上重點就是「日本教科書把自家的
07/05 20:42, 10F

07/05 20:42, , 11F
侵略行為,給予特殊文字處理的美化」,其「動機或心態」
07/05 20:42, 11F

07/05 20:44, , 12F
該如何理解? 重點是「為何自家的侵略行為要用特殊的
07/05 20:44, 12F

07/05 20:45, , 13F
"軍事前進"」來處理? 若是蒙古侵日,是不是也會用"軍事前
07/05 20:45, 13F

07/05 20:46, , 14F
進"此一特殊詞,所以問的是「日政府因國設事的心態問題」
07/05 20:46, 14F

07/05 20:49, , 15F
這心態該如何解讀? 至於心態為何? 明眼人一看即知!
07/05 20:49, 15F

07/05 21:03, , 16F
至於"正當性",造成千萬人的死傷,要說是正當也行..BUT
07/05 21:03, 16F

07/05 21:06, , 17F
至少,現代人的「普世人道主義價值觀」不會把 侵略他國
07/05 21:06, 17F

07/05 21:07, , 18F
殺千萬人理解為"正當"的"軍事行動
07/05 21:07, 18F

07/05 21:10, , 19F
就如二戰殺害幾百萬猶太人的納粹,德國教科書要以"正當"
07/05 21:10, 19F

07/05 21:11, , 20F
稱也,以現代人直覺不加思索的觀感來說,就是在硬凹
07/05 21:11, 20F

07/05 21:12, , 21F
想這樣寫的作者動筆都覺得自己「知識分子的良知」過不去
07/05 21:12, 21F

07/05 21:13, , 22F
不過,以上的"正當"只不過是小家子氣的「人道主義」者的
07/05 21:13, 22F

07/05 21:15, , 23F
論法, 以優勝劣敗法則來論"正當",為己之利將一國滅亡屠
07/05 21:15, 23F

07/05 21:15, , 24F
族亦可稱"正當",但現代人有共同的「人道主義思維模式」
07/05 21:15, 24F

07/05 21:23, , 25F
所以,對於"正當"一詞會有一個基本的共識,不會相去甚遠
07/05 21:23, 25F

07/05 21:53, , 26F
普世人道主義價值觀這是啥阿
07/05 21:53, 26F

07/05 21:54, , 27F
這難道不會變嗎 這難道不正是兵家史家國家必爭之地嗎
07/05 21:54, 27F

07/05 21:55, , 28F
不能意識到正當也是種價值觀 然後要裝成價值無涉的樣子 科
07/05 21:55, 28F

07/05 22:28, , 29F
價值觀不是變不變的問題,是你所要持的價值觀是什麼
07/05 22:28, 29F

07/05 22:30, , 30F
若"正當"或"正義"一詞人類對之沒有"某種理由的基本共識"
07/05 22:30, 30F

07/05 22:30, , 31F
那你就會看到 殺人、搶劫、放火者社論皆謂之"正當"
07/05 22:30, 31F

07/05 22:33, , 32F
至少,各國報紙媒體對於"正當"或"正義"有一定程度的共識
07/05 22:33, 32F

07/05 22:34, , 33F
那是基於人道主義的基礎,讓人們不會評殺人放火為"正當"
07/05 22:34, 33F

07/05 22:39, , 34F
此處"不正當"依世俗之意指"侵害他人財產或生等不人道行為
07/05 22:39, 34F

07/05 22:45, , 35F
早已告訴你現代人有某種程度的"正當"的共同價值觀(共識)
07/05 22:45, 35F

07/05 22:45, , 36F
這是基於人道主義的基礎,讓人們以為侵害他人生命與財產
07/05 22:45, 36F

07/05 22:47, , 37F
為不正當,若無此共通的人道主義價值觀
07/05 22:47, 37F

07/05 22:47, , 38F
殺人放火的犯罪行為社會也可公評為"正當"
07/05 22:47, 38F

07/05 22:50, , 39F
你說的價值觀,社會不是沒有"一點兒"共識的
07/05 22:50, 39F
還有 51 則推文
07/07 01:59, , 91F
藝復興時期,十誡就是人道主義的具體實現呀
07/07 01:59, 91F

07/07 02:50, , 92F
說周有人道主義笑死人,跟說中國有民本思想一樣好笑
07/07 02:50, 92F

07/07 03:26, , 93F
十誡第一條: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真有人道精神
07/07 03:26, 93F

07/07 11:10, , 94F
樓上的推文讓我洨了 XDXDXD
07/07 11:10, 94F

07/07 11:37, , 95F
樓上jizz了???
07/07 11:37, 95F

07/07 14:44, , 96F
原來你是看維基的XD 看來我太認真了
07/07 14:44, 96F

07/07 14:44, , 97F
這樣子 苛責你也沒什麼意思 天氣很好 多出去玩吧XD
07/07 14:44, 97F

07/07 17:12, , 98F
維基至少比你這個一開始說什只有 "幾十"年共識的學者
07/07 17:12, 98F

07/07 17:12, , 99F
來的強吧! 貴方有什著作可讓人比維基信服的?
07/07 17:12, 99F

07/07 17:13, , 100F
你一開始說"只有幾十年"變成"只有幾百年"是怎回事?
07/07 17:13, 100F

07/07 17:13, , 101F
十誡 後面幾條就是很明顯的人道主義精神
07/07 17:13, 101F

07/07 17:15, , 102F
不可殺人 不可偷盜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07/07 17:15, 102F

07/07 17:15, , 103F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牛驢,並
07/07 17:15, 103F

07/07 17:15, , 104F
他一切所有的
07/07 17:15, 104F

07/07 17:16, , 105F
十誡第一條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因為世上只有獨一神,拜其
07/07 17:16, 105F

07/07 17:17, , 106F
他的等於拜魔鬼,人類就無法永生,上帝只好用洪水滅人類
07/07 17:17, 106F

07/07 17:18, , 107F
說實在十誡的創立,就是為了人類的生存與將來的救贖,
07/07 17:18, 107F

07/07 17:19, , 108F
實符合人道主義的精神,一般人會誤解為只為神權不為人權
07/07 17:19, 108F

07/07 17:26, , 109F
漢摩拉比法典也有不可殺人 不可偷盜 不可作假見證 看來在蘇
07/07 17:26, 109F

07/07 17:27, , 110F
美人時期就有人道主義了
07/07 17:27, 110F

07/09 13:19, , 111F
正確的說人道主義已被專有名詞化,但其精神在人類存在的
07/09 13:19, 111F

07/09 13:19, , 112F
上古早已存在
07/09 13:19, 112F

07/10 01:39, , 113F
現在定義的人道主義就是不存在上古啊!還硬ㄠ
07/10 01:39, 113F

07/10 19:23, , 114F
現在人口語用的人道主義根本不單指起源於西方文藝復興
07/10 19:23, 114F

07/10 19:24, , 115F
的人道主義
07/10 19:24, 115F

07/10 19:27, , 116F
請GOOGLE人道主義 維基
07/10 19:27, 116F

07/10 19:27, , 117F
或google "教育部國語辭典 人道主義" 就會發現定義不是
07/10 19:27, 117F

07/10 19:28, , 118F
單指起源於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體系
07/10 19:28, 118F

07/11 09:35, , 119F
那些不可偷盜之類的都只是一般律法,根本沒有人人平等精神
07/11 09:35, 119F

07/11 09:35, , 120F
而人道主義最重要就是這點,你還說古早就有人道精神?
07/11 09:35, 120F

07/11 11:19, , 121F
人道主義最重要的不是"人人平等的精神"
07/11 11:19, 121F

07/11 11:20, , 122F
維基: 人道主義,是重視人類的價值......
07/11 11:20, 122F

07/11 11:21, , 123F
在西方,人道主義起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針對基督教教
07/11 11:21, 123F

07/11 11:22, , 124F
會統治社會的神道主義而形成的一種思潮。該主義的核心是
07/11 11:22, 124F

07/11 11:22, , 125F
"重視人的幸福"。後來也"延伸為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
07/11 11:22, 125F

07/11 11:23, , 126F
所以,(1)人道主義的核心在於"重視人的幸福"
07/11 11:23, 126F

07/11 11:24, , 127F
(2)今日人們口語常用的人道主義,業已經過"延伸"為
07/11 11:24, 127F

07/11 11:25, , 128F
「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
07/11 11:25, 128F

07/11 11:26, , 129F
律法關心人的議題,關心人的幸福就有人道主義精神
07/11 11:26, 129F

07/11 23:22, , 130F
看中文維基?為什麼不看英文的?人道主義就是定義於西方啊
07/11 23:22, 130F
文章代碼(AID): #1CCOOCEM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COOCEM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