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好,台灣碼盲,碼農低薪,然後呢?

看板Soft_Job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1/24 17:48), 8年前編輯推噓-1(01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53 (看更多)
E作者: ggg12345 (ggg) 看板: Soft_Job 標題: Re: [討論] 好,台灣碼盲,碼農低薪,然後呢? 時間: Sun Jan 24 17:48:37 2016 ※ 引述《ticks (ticks)》之銘言: : 標題: Re: [討論] 好,台灣碼盲,碼農低薪,然後呢? : : 引述《capita (小明)》之銘言: : : : : 大家知道資訊產業議題,在台灣是什麼時候開始討論的嗎?答案是 1970 年代。 : : 到了 1980 年代,個人電腦流行之後,更是在各個雜誌中,常常都會見到筆戰, : : 尤其是 Windows 要出中文版之前,台灣要走自己的路,還是跟國外公司合作, : : 簡直吵翻天了。 : : : : 但這並沒有什麼用,即使有論述,沒有團結,也就沒有力量。 : : 1966 大陸開始推動文化大革命, 台灣當然是反其道宣傳. 碼盲, 講的顯然是管理階層, 碼農猶如沒有田產的佃農, 沒有工廠的工人. 這個世界, 西方因站上風, 會講生物鏈, 底層的生物都是在供養上層. 文革 當然追隨五四運動之後, 老共為了對付列強也不信這套. 台灣在三民主義思惟下, 對新的高科技廠, 就提出了 "股票分紅" 制. : : 等到網路流行之後,理論上我們不但可以論述還可以集結行動,改革的力量, : : 應該變得更大才對,實際上卻是公共論述空間全垮了,剛開始還盛行技術討論, : : 後來連技術討論都幾乎沒有了,只剩下那種少數高手們 murmur 的小地方, : : 以及什麼垃圾文章都在 FB 上到處轉貼,和各種等同新春團拜的年會。 : : : : 隱約的感覺到你似乎想表達反對「加班要給加班費」這件事情。 : 也許你有你"善意"的理由,但是礙於風向說得比較保留。 : 無論如何,責任制對台灣的業界的發展,有遠比被大家抱怨的還要更加深遠的負面影響。 : : 責任制在早年的確是與股票分紅制度一起服用的。有一種上下一心,共同 : 分享,讓員工把自己當股東,一起承擔風險的意涵。同時也可以以利益為誘因, : 部分地簡化、減輕了對於管理、領導能力的要求。 : 財務上,也節省了營運成本,提高了決策的容錯率。 : : 這是第一個隱憂 : : 股票分紅+責任制不只簡化了「人」的管理,也部分地替代了對「事」的 : 管理能力的培養。一切決策、規劃、執行的無效率‘以及不適任, : 不論是技術人員還是主管,都可以用伸縮自如的上班時間來克服。 : 就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言, 技術人員按一定的次序訓練比較容易得到初級人員. 但資訊軟體在台灣就完全是新生事物, 責任制當然是資方或管理方推卸管理責 任的辦法. 就欠缺管理人才的角度看, 技術人員專精於技術未必想進升為管理階層, 在此 情況下, 研究單位的責任制自然就被引進, 但資訊技術人員雖要協助解決問題 但並非專業的研究人員, 其中問題當然也有技術人員想改變僱傭關係為顧問性 質的自由業這種想法. 但傳統的佃農並不存在這種關係. 因為地主對收成的提 撥比就足以讓佃農在錢幣通膨下是窮忙族. 另一個低薪的主因是資訊業從一開始就是在替政府機關做行政電腦化, 政府基 本上是減低人力降低薪給, 軟體就不可能得到足夠得給養. 政府人員無從開立規格, 驗收軟體是降低報酬的最大因素, 這也更造成沒有高 階人才. : 景氣好,利潤高的時候,分紅豐厚。高壓、低生活品質的職涯有相對應的報償。 : 但是一旦景氣反轉或者產業比較優勢不再,有權力決定「餅」如何分的高層,通常 : 就算有意願,也無能力再繼續維繫這樣的利益共同體關係,只好隨人顧性命。 : 但是問題不僅於此,不是「你剝削我,有天換我壓榨別人」一個上線vs下線、 : 或學長學帝雉的概念而已。 中國傳統的農業就是如此的生物鏈 !

01/24 17:57, , 1F
胡扯..
01/24 17:57, 1F
傳統農業發展到一個階段, 就會因人口增加, 陷入潛伏式的農業生產者增加, 個 人生產力就因潛伏人力投入但耕地不增加, 產能不足, 整個就掉入惡性循環而不 自知. 台灣的資訊軟體業一直都是在喊技術人才不足, 1970-80大學還沒有轉型教計概, 多數是教 FORTRAN 與數值分析計算. 1985 IBM相容PC開始外銷, 才開始當真要 發展軟體. 當時靠的就是政府機關的行政電腦化, 最早最大型的軟體就是戶役政 , 及金資中心. 最有威力的單位就是負責訓練公務員與轉型進入資訊的非資訊專 業人員的訓練與規劃單位--資策會. 到目前為止, 整個人才的投入數量從沒有縮 減. 但軟體卻不如硬體沒有大量外銷的公司或機關因此誕生出來. 大量軟體資訊人員的投入, 最贊同的就是資方, 可以得到低廉的技術人員. 潛伏式的資訊碼農大量投入, 產能自然低落, 如同傳統農業自然進入落後狀態, 尤其是資訊相關大企業沒起來, 就如同耕地沒增加. 而增加生產力的自動化工具 與新的生產法(如化肥之於農地)沒有進來, 產業難發展也就必然. ※ 編輯: ggg12345 (114.37.67.210), 01/24/2016 22:28:37

01/25 00:43, , 2F
化肥之於農地, 胃之破壞農地.
01/25 00:43, 2F
文章代碼(AID): #1Mf9tuIM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53 篇):
文章代碼(AID): #1Mf9tuIM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