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魏延在楊儀退軍時的行為討論

看板SAN作者 (銀之朔風)時間14年前 (2009/09/04 23:57), 編輯推噓2(2013)
留言1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2 (看更多)
※ 引述《boman (暴 民)》之銘言: : ※ 引述《Hartmann (銀之朔風)》之銘言: : : 翻譯完了,現在來看陰謀論者的證據。 : : 就我的認知,陰謀論者說來說去,並沒有提出任何的正面資料(指史料記載或是考 : : 古證據)證明自己的論點或是否定既有史料的說法(比如上面的《魏延傳》),而 : : 只能以自己想像的反面證據(指推測史料記載有誤或不合理)來當證據,而大致上 : : 又可以歸納成兩點: : : A.魏延在孔明死後,理應自動接掌指揮權,楊儀接掌是有問題的。 : : B.孔明的遺命有問題,是楊儀他們丞相府集團的陰謀,假傳命令。 : 史料那點有講是楊儀接掌指揮權?按史料見到只有部隊所謂的按諸葛亮遺令撤 : 退,完全沒有史料證明真有諸葛亮的遺令。而且就是諸葛亮有遺令,諸葛亮一 : 死,指揮權也不可能是縣空,從來的秘不發喪也沒有是秘密到連軍中第二號人 : 物也不知道。主帥一死,高層將領是一定會被知會,第二號人號也應當秘密接 : 掌指揮權,而不是任由僚屬說了就算。這好像如果奧巴馬突然遇刺身亡,白宮 : 高層認為先不對外公布,這也不表示白宮幕僚長就可以連副總統也不通知。 : 以魏延是持節大將來說,諸葛亮一倒,他是理所當然的指揮官,因為他代表是 : 皇帝。 1.「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 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不是楊儀接掌指揮權,魏延這段話是在放屁嗎? 2.「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 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這不是遺命是什麼?《魏延傳》這段話,你也是自動忽略就對了。 3.那是因為通常沒有顧慮第二號人物會出現抗命的情況,我也說過了,這是特例。 4.誰說沒通知,不然費禕去找魏延是約他去長安不成! : : 1.假如問題A.說法成立,請問魏延為什麼還要叫費禕跟他聯名呢?照陰謀論者的說 : : 法,魏延接掌指揮權天公地道,孔明就算有遺命也不能阻礙這規定,而且各將領 : : 應該都很清楚不是嗎?既然如此,魏延為什麼還要要求費禕聯名呢?既然魏延接 : : 掌指揮權是如此的理所當然,那要我是魏延,我該作的就是立刻親自帶人持節直 : : 奔蜀軍本部,然後憑著「節」和職位直接接掌指揮權不是嗎?為什麼我還要慢吞 : : 吞的要費禕幫忙?照理說,我有「節」有地位,加上大家都認可由副手接掌天公 : : 地道,那魏延直接去大本營接掌軍權不就好了? : 你完全無視前面的討論?魏延需要費禕的地方是他需要丞相府府屬對外發布丞 : 相死亡的消息,這不是公開發喪,只是通布高層將領魏延接掌指揮權,沒有丞 : 相司馬的背書,誰會理會這越權的命令。魏延的節要發揮威力,也要先丞相府 : 給他證明丞相印信已經失去作用才成。 1.無視?某人無視《魏延傳》的內容,一直硬凹,還有臉說我? 2.我請問你,如果「孔明沒有遺命,眾人都同意魏延必然應該接掌指揮權」這個前提 成立,當魏延持節抵達大營時,楊儀有什麼理由可以保住指揮權?如果楊儀到時還 想隱瞞孔明死亡消息,那魏延持節求見時,試問楊儀要以什麼理由阻止他? 在整理一次,只要情況是: A.孔明死且沒有遺命。 B.魏延得知孔明死亡訊息。 C.魏延帶著「節」抵達大營。 三者皆具,則軍權移轉到魏延身上就是必然的事情。他根本不需要依靠費禕和他聯 名,他只要「本人」加上「節」到大營就可以了,高階親信將領此時必然已經知道 孔明過世,哪裡需要費禕開死亡證明?真有人有疑惑,魏延大可要求面見孔明,楊 儀要拿啥理由阻攔?其他人又怎能不配合? 這一段最重要的重點是,到底魏延不動身前往大營的理由何在? 如果魏延堅信孔明沒有遺命,他完全可以按照正常程序去接手指揮權,那他唯一要 做的事就是趕去大營,就算是楊儀已經在調動部隊後撤時亦然,按照你們陰謀論者 的前提,他有充分的理由和資格去接掌指揮權,那他到底為何不去大營? 只要魏延要接掌指揮權,他人就一定要在大營才行。所以按照你們陰謀論者的推論 ,魏延人理應出現在大營才對。 但是,史料上明記他沒有去大營! : : 但(1)的情況只適用於楊儀,其他人不適用。史料明記,跟魏延吵到要動刀子的 : : ,只有楊儀一人,其他人頂多私底下不爽,但並沒有這麼嚴重的衝突。那請問今天 : : 讓他們冒著「假傳軍令」、「暗算大將」風險的理由是? : 任何人做事總有自己的理由,一般對自己有利就會去做,而且有什麼事情發生 : ,把罪名要推給楊儀也不是不可能,怕楊儀不認帳也很簡單,到時候殺掉楊儀 : 就可。 要這麼陰謀論可以,拿出證據來! 沒有證據,那這只是你的幻想而已。 : : 如果是(2)的話,同樣,這只有楊儀可能成立,其餘諸將卻不用擔心這點,因為 : : 魏延不可能有足夠的人手來全盤接掌全軍指揮權,他不可能有辦法找到足夠的親 : : 信去全面控制北伐軍,因此,魏延不可能會去全盤換人,何況,按照問題A.,魏延 : : 理應很有信心大家會接受他的指揮,那就更犯不著來個大換血,那請問他們何來 : : 這種顧慮? : 沒有魏延,大家官升一級有什麼不好,死的也只是楊儀或魏延,諸將有什麼損 : 失。 照你這樣說,乾脆連楊儀一起殺了算了,這樣大家不又可以官再升一級? 然後又可以殺費禕,官又升一級,真是好個升官幻想啊! : : 退一步說,即使諸將有顧慮,有一個人卻是完全不必擔心的,就是費禕!他畢竟是 : : 在魏延面前說得上話的人,魏延不論動誰也動不到他身上(否則要他聯名做啥), : : 他何必去冒此風險呢? : 費禕是不擔心,但他可能是擔心繼續北伐會有什麼後果,繼諸葛亮後的蔣琬和費 : 禕可沒有什麼北伐的想法。戰略取向的不同有可能令他們有壓倒魏延的想法。 1.老話一句,證據呢?有哪一處史料證明費禕當時是這麼想的? 2.費禕不打算北伐是後來的事,不要牽拖到這時。難道我能用老蔣小蔣後來不再從 事反攻行動,就說他們從來不想反攻大陸? 3.誰說蔣琬沒有北伐想法,他要沒有北伐意念,那想要坐船攻擊上庸,以及更之後 的「做姜維後援」的上書是什麼? : : 再來討論(3),ok,如果楊儀有本事許諾的話,是有可能。但請問一下,不說楊 : : 儀哪來這麼多地位可以打點蜀軍本營上上下下的所有將領。最重要的是,他要怎麼 : : 讓費禕站在他這邊?當時北伐軍內,純以職務而論,本營中楊儀以參謀長之姿居冠 : : ,其次就是費禕了,他是司馬,換言之,他也可以說是參謀長或是副參謀長,如果 : : 按照指揮權排序,楊儀之下就是他,那在排除掉魏延的情況下,請問楊儀要拿啥來 : : 換得他的支持?指揮權?那楊儀不就為人作嫁?何況史料上明記直到回到成都為止 : : ,北伐軍的指揮者是楊儀! : 不要看錯楊儀的角色,長史可不是參謀長,長史和司馬都只是丞相的僚屬,參謀 : 長在指揮權順位是排在前列,丞相的長史和司馬是私人副官,不是部隊的副座。 : 北伐軍好像是楊儀領軍是因為楊儀沒有公布諸葛亮死訊,也沒有把軍權交到副座 : 手上,就好像前面美國總統的例子,白宮幕僚長完全封鎖消息,這不等于白宮幕 : 僚長是總統,這不但不是指揮者還是非法的行動。 還在硬凹,好,來,這邊就來論證為何楊儀是北伐軍參謀長。 《後漢書‧百官志》: 「太尉,公一人。本注曰:掌四方兵事功課……長史一人,千石。本注曰 :署諸曹事。」 「將軍,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長史、司馬皆一人,千石。 本注曰:司馬主兵,如太尉。從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本注曰:職參 謀議,掾屬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屬三十一人。本注曰:此皆府員職也。又賜 官騎三十人及鼓吹。」 這告訴我們,東漢時,主管軍事方面的人員,像是太尉,或是將軍,當他開府(成 立司令部)時,他下面會有「長史」、「司馬」這樣的職位,以協助他「署諸曹事」 ,換言之,管理整個幕僚組織。而像「將軍」裡面還特別提到『司馬主兵』,而他 們下面的「從事中郎」任務是『職參謀議』,所以這說明了,長史、司馬還需要協 助長官(太尉或將軍)規劃軍事任務。 那個年代,沒有官名叫「參謀長」,但是長史或司馬做的事,就是等於現在軍隊裡 的參謀長。 而孔明身為丞相,軍、政權力集於一身,換言之,他的身份相當於東漢的三公(太 尉、司徒、司空)+大將軍,也因此,平時的長史可能協助他處理內政業務,但進入 戰時,功能就變成參贊軍機,也就是現在參謀長的功能。 而《楊儀傳》的這段敘述更進一步強化了楊儀的參謀長地位:「八年,遷長史,加 綏軍將軍。亮數出軍,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穀,不稽思慮,斯須便了。 軍戎節度,取辦於儀。」 不管從《後漢書》,還是《楊儀傳》的紀錄,都很明顯的指出了楊儀這個「長史」 的業務,等於現在的參謀長,而你暴民卻在這裡硬指長史是「私人副官」?有「私 人副官」可以署諸曹事、規畫分部、軍戎節度? 這大概你暴民的軍隊才會這樣! : : 所以我怎麼看也看不出來,到底楊儀有何本事可以讓本營諸將全部和他一起合作去 : : 暗算魏延? : 這樣的行動,幾個丞相府幕僚就成事,並不需要本營諸將參與。 你先交出「丞相府幕僚都快樂的抱在一起」的史料證據,再來說這屁話。 : : 1.就是之前我舉過的200師例子。暴民說的那位李穎中校的回憶我後來也有找到,很 : : 抱歉,裡面記錄對比其他人的回憶,也是大有問題。不過跳過這個,最重要的是, : : 我找到了最權威的回憶資料:鄭庭笈本人的回憶! : 首先會把小說當成紀實已經顯示你的判斷有問題,《魂兮歸來:隨中國遠征軍赴 : 印緬抗戰手記》的內容連不懂抗戰史的暴民只看部分也覺得問題重重,故事中的 : 凌伯昂42年1月中才要去已經淪陷的香港,然後從香港去昆明,在昆明參軍按理 : 也是軍官學校訓練,怎樣速成也需要時間,怎樣講也趕不及跟隨200師在42年二 : 月底入緬。 這本書的前言明確說這是確有其事的紀錄,然後後面又加註那位兒子到臺灣取得 資料的經過,所以當初我選擇相信。如果說這全是假的,那意味著作者本意就在 騙人,而且刻意編了一常串的故事來誤導他人(嘿,這倒是你暴民的作風)。 至於你引為聖經的李穎中校記錄,我來說他出問題在哪: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zhenba odao/200903/0302_5793_1039781_1.shtml 1.參謀長是周之再,包括鄭庭笈的回憶都如此記錄,這裡面卻說「閻維瀚」? 2.所有人的回憶都說200師是搶在日軍之前進入同古(或翻譯成東吁),然後遇到 日軍圍攻,苦戰十二天後在杜聿明的命令下突圍。 而這位李穎先生怎麼說呢? 錯誤一:將「同古」說成「東瓜」,抱歉,東瓜是另外一座城。 錯誤二:所有人都回憶200師僅一開始有伏擊日軍先頭部隊得手,之後一直是日 軍攻而國軍守,因為國軍兵力、火力不足(因為英國人不盡心,遠征軍 的運輸計畫脫節,不但第5軍的後續部隊趕不上,連200師的重裝備--- 身管火砲和裝甲車輛---也都還在後方),根本沒有發動攻勢的條件。 而李穎先生竟然說「二百師奉命向東瓜城日軍進攻。仗打得異常激烈。 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把日軍的一個精銳師團打的稀爛,余部丟棄了未能 運走的二百具屍體,狼狽債竄。東瓜城攻克」 有點抗戰常識的都知道,國軍格於裝備劣勢,在後期美援流入前,一 個師一挑一的狀態下根本不可能擊潰日軍一個師團,就算是國軍首席王 牌74軍也辦不到,結果李穎先生竟然說200師只花「兩天」就可以在「 主動攻堅」的情況下把日軍的一個「精銳師團打的稀爛」? 要: 1.兩天內。 2.主動攻堅。 3.擊潰日軍一個精銳師團。 這就是以日後的新一軍相對於日軍的絕對優勢火力,外加上有美軍陸航 隊與提供的裝甲部隊助陣,都尚且辦不到,而那時候沒有美援的的200師 竟然做得到?他以為200師是「八百萬美械」嗎! 更好笑的是,說是擊潰日軍一個師團,結果日軍還能好整以暇的將輕重 傷員全運走,只留下200具屍體?55師團有沒有強化我不確定,但我確定 1942年時即使是未強化的一個師團,也至少有13000人以上的兵力!擊潰 這麼多人,結果只讓對方留下200具屍體,這是哪門子擊潰? 而且,明明是國軍防守,為什麼到他口中變成國軍進攻? 錯誤三:日軍何來停頓半個月?所有人的回憶都說日軍繼續發動攻擊,但被廖耀湘 的新22師阻擊,故進展緩慢,但是日軍是在繼續攻擊沒錯,就他李穎說日 軍「停頓半個月」。 錯誤四:臘戍在中國旁邊,換句話說,對日軍來說,是位在東北方向(日軍右翼) ,而日軍左翼竟然可以打完英軍還去包抄臘戍?翻開地圖,這錯誤很明顯 ,何況所有人的回憶,包括國軍戰史記錄,都明確說攻下臘戍的日軍,是 從右翼發動攻勢,而不是日軍左翼! 錯誤五:他說戴安瀾請求把東瓜交給榮一師和22師防守,而要率200師西進支援英 軍。 事實呢? A.第五軍當時戰鬥序列是由200師、新22師、96師組成,何來「榮一師」 、「22師」? B.杜聿明等人的回憶都說200師西調是受到羅卓英、史迪威的命令(其實 是壓力),何來戴安瀾主動請調?當時東線壓力極大,戴安瀾根本不 可能要求西進! C.同古已經放棄了,何來交給「榮一師和22師防守」? 錯誤六:他又說「臘戍城軍部和主力被日軍包圍了。」,好笑,如果第五軍軍部 和主力都被日軍包圍了,請問杜聿明、廖耀湘是怎麼還能帶部隊走野人 山的?難道日軍自動打開包圍網送行不成?第五軍軍部和主力那時根本 就不在臘戍! 錯誤七:承錯誤六,當時耶達西早已被國軍放棄,請問200師是要如何回到耶達 西? 錯誤八:按照所有參與200師突圍回國的人的回憶(比如鄭庭笈),都明確指出 200師是在5/18日夜間遇到日軍伏擊(兵力判斷為兩個大隊),首先遇 襲的是600團,然後戴安瀾率599團上去支援,爾後戴安瀾受傷拖到5/26日 (拖了7天多)下午不治。 李穎卻說: A.5/26才出發---這是戴安瀾傷重不治的日子,不是他受傷的日子! B.599團先接戰---明明是600團! C.日軍攔截兵力有一個師團---真有一個師團伏擊,200師早就全軍覆沒了! D.傷後第三天就死了---明明過了7天多! 這四件事無一不錯。 這就是你奉為聖經的李穎中校的回憶。 這裡面最白痴的錯誤就是錯誤八,別的還可說老年人記錯或是存心嘴砲誇耀200師 戰績來解釋(但其實有的也不行,像同古攻防戰的回憶就錯的很離譜,說臘戍被日 軍左翼包抄攻下更是可笑),他自稱是200師軍醫,負責照顧戴安瀾,理應對戴安瀾 受傷前後的印象最為深刻,結果竟然錯得這麼離譜? 我不敢說他沒有參加遠征軍第一次入緬的戰鬥,但我現在可以確認他的回憶可說一 點價值都沒有。 如果說《魂兮歸來:隨中國遠征軍赴印緬抗戰手記》的故事是假的,那表示我 是被作者運用豐富的資料蓄意欺騙;而你會對這李穎的資料這麼信以為真,表 示你連基本的查詢都沒有,只要看維基上的戴安瀾資料,就會發現李穎說法頗 為可疑,因為死亡日期根本不對!要說判斷有問題,嘿,某人只怕比我更嚴重 ! : : 按照鄭庭笈的回憶,事件經過是: : : 1942/5/18晚,200師在夜行軍時,600團遭遇日軍伏擊,戴安瀾隨即帶599團上前支 : : 援,引起夜間混戰,後來在598(鄭庭笈那一團)團回援下,擊退日軍,但戴已經 : : 重傷。隨後在召開的中高階軍官會議中,決定萬一戴安瀾逝世,則由鄭庭笈接掌指 : : 揮權,隨後繼續撤退,拖到5/26下午,戴安瀾在缺少醫藥的情況下傷重不治,隨後 : : 200師參謀長周之再就來找鄭庭笈,打算按照先前決議,由鄭接掌200師指揮權,但 : : 鄭思考後認為還是應該讓副師長高吉人指揮,而他兩人協助較好,於是他們回去告 : : 知高吉人,隨後由高吉人召集營長以上軍官集會,宣布由高接掌指揮權而定案。 : : 這裡面有兩點要注意: : : 第一個:高吉人始終都在,並沒有不在部隊中。 : : 第二個:先前會議中會做出由鄭庭笈接掌指揮權的決定,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這是 : : 戴安瀾的決定,否則在副師長在的情形下,不可能下級軍官可以主動決定 : : 跳過副師長。 : : 因此,很抱歉,按照鄭的回憶,則他確實是差一點接掌指揮權,只是他後來推掉而 : : 已。 : 首先這回憶可沒有講是戴安瀾的意思,有發生也只是意圖的兵變事件,高吉人當 : 時是否在場就已經不敢相信你的判斷。如果是貨真價實的事為什麼在真的發生戴 : 安瀾逝世又不敢接。 可以啊,你有本事找到足以否定鄭庭笈的回憶資料,就拿出來嘛! 最好是這是兵變啦,如果是兵變,先不說高吉人竟然就這樣默默承受很詭異,就是 後來鄭庭笈又怎會乖乖將兵權交回去?而事後又怎麼會沒有追究?難道兵變跟兒戲 一樣,可以說不玩就不玩的? 難道鄭庭笈跟可以跟高吉人說:「副座,前幾天心情不好,我就兵變一下,解除你 的指揮權玩玩;今天心情比較好,就不兵變了,指揮權還你,你大人有大量,不要 放在心上啊~」 還有,不用牽拖是我的判斷,回憶是鄭庭笈的回憶,我只是引用而已,你要嘛就找 到足以否定鄭庭笈回憶的資料,有辦法觀落陰叫他的靈魂上來也行,少在那邊手上 沒有資料,卻硬扯這不會發生。 : : 2.在尼祿死掉後,羅馬陷入內戰(所謂的「四帝之戰」),裡面由鄂圖對上羅馬日耳 : : 曼軍團指揮官的第一次貝德拉坎會戰裡,鄂圖就是任命他老弟出任全軍指揮,跳過 : : 一堆資深的軍官,而鄂圖自己則離開軍隊。所以最後鄂圖軍就是以他老弟為全軍指 : : 揮官。 : 你都寫得明白,家屬接任指揮本來就從來沒有什麼按官階可言。 奇怪,我一直都說,副手接任是常態,但有特例。 是你們這些陰謀論者一直說「一定是副手接位」。 照你現在的說法,你又承認有特例了?麻煩你先統一一下你的說法。 : : 3.唐初第一次淺水原會戰。該役裡李世民因為生病無法親自指揮,於是他將指揮權委 : : 交給行軍長史(參謀長)劉文靜接手。那我們來看看劉文靜是否有資格接手: : 李世民又沒有死,他把統領的部隊交給自己長史和司馬臨時統領也正常。 奇怪,這時候就變成可以長史和司馬統軍了? 死亡是永遠不能指揮,生病不能視事是暫時不能指揮,但總之都有一段時間 不能指揮!為什麼「死亡」就不可以給長史,「生病」就可以? 李世民是不是不能指揮?是嘛! 他部下是不是有軍中地位比劉文靜尊崇的人物?有嘛! 那照你的說法,為什麼會是劉文靜統軍,不應該是劉弘基才合理? 少給我玩文字遊戲,我說得很清楚「指揮官有權力在(他認為)必要時,將指揮權 不按照這個常規,而移轉給副手以外的其他人員」,少給我在死亡跟不能指揮上牽 拖! : : 這是一個疑點,但我認為以魏延的反應,是先不通知他這一點是說得通的。是先通 : : 知他,就會陷入我以前說過的兩難:魏延不甩,但你又不好處置他,在大敵當前的 : : 情況下,要怎麼辦?魏延很明顯的不是高吉人或鄭庭笈啊! : : 萬一魏延說那丞相你回去養病,我繼續留下來作戰,問題就來了。 : 諸葛亮在生,什麼問題都沒有,諸葛亮有足夠的權力去整魏延,諸葛亮一死 : 而不叫魏延來理這樣才是問題。 你也不用再硬凹,你只要把我問的幾個疑問回答出來就好了,尤其是: 1.丞相府幕僚抱在一起論。(附上史料證據) 2.魏延不去大營理由。 3.楊儀收買大營所有將領證據。(附上史料證據) 4.所有將領都想殺掉魏延升官證據。(附上史料證據) 5.費禕因為顧慮魏延會繼續北伐而決定和楊儀合作害死魏延證據。(附上史料證據) 6.楊儀為何要去試探魏延理由。 嘿,剛剛才發現,你完全迴避掉回答這個問題。到底為什麼你們眼中「名不正言 不順」接掌指揮權的楊儀,會願意冒著失去指揮權的風險,把孔明死亡的消息通 知魏延? 7.主帥「死亡」,軍權不可以移交給「長史」,也就是你眼中的「私人副官」; 主帥「生病不能指揮」,軍權就可以給「長史」,仍是你眼中的「私人副官」。 請你解釋,為什麼同樣是主帥不能指揮,差別這麼大? 難道主帥生病,長史的指揮能力和個人威望就會自動加成? 還有,為什麼你眼中的「私人副官」,可以指揮軍隊? 8.舉出當國君或是等同國君的國家實質領導人死亡時(尤其他還身兼遠征軍主帥), 遠征軍會不撤退回國內的例子。我說過了,我舉出12個中外例子(事實上如果翻 書還有更多例子)證明遠征軍在這種狀態下,第一選擇就是退回國內,我就優待 你們,你們陰謀論者有本事,就給我舉出12個反例,證明遠征軍在這種狀態下不 會撤回國內,那你們再來說「繼續北伐是合理的」! 9.能夠比鄭庭笈的回憶還要權威的證據。 等你能拿出這些資料,你再來說你有理由。不然,嘿,你還是去編你的暴民版三國 志算了,最好還拿去投稿給各歷史、戰史雜誌,我非常期待有這一天的到來! -- 「有幾件事你要特別注意。首先,認清楚什麼是事實,什麼又是事實 之後的真實。」王五道:「好好分清楚這兩樣東西,你就不會輕易被 自己看到、聽到的東西所欺騙,這樣一來,或許你的人生可以少掉很 多遺憾吧!」 ~~~架空小說‧《風姿正傳》‧王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86.161 ※ 編輯: Hartmann 來自: 123.204.86.161 (09/04 23:58) ※ 編輯: Hartmann 來自: 123.204.86.161 (09/05 00:16) ※ 編輯: Hartmann 來自: 123.204.86.161 (09/05 00:20)

09/05 00:56, , 1F
魏延此時也拿到費禕的死亡證明啦...應該能接掌元帥才對吧
09/05 00:56, 1F

09/05 00:58, , 2F
boman網友主要是認為會被擋在中軍帳外,不過他手上有節
09/05 00:58, 2F

09/05 01:57, , 3F
(假設此節的效力真的有那麼大)和費禕的死亡證明
09/05 01:57, 3F

09/05 08:00, , 4F
請問一下,楊儀要拿什麼理由擋?魏延又為什麼不硬闖?
09/05 08:00, 4F

09/05 08:00, , 5F
持節的效力差不多等於尚方寶劍了,你說效力大不大呢?
09/05 08:00, 5F

09/05 08:02, , 6F
數萬漢軍都盯著看,結果沒有任何一個在事後幫魏延講話?
09/05 08:02, 6F
※ 編輯: Hartmann 來自: 123.204.86.161 (09/05 10:11)

09/06 23:28, , 7F
題外話 日軍55D在42年應該只有6大隊在緬甸 也就是說
09/06 23:28, 7F

09/06 23:28, , 8F
師部帶著四各大隊 就可以稱之為師團主力了 200D擊敗
09/06 23:28, 8F

09/06 23:29, , 9F
4個大隊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09/06 23:29, 9F

09/06 23:33, , 10F
要知道張靈甫在一號作戰下 應該有多次擊退一個聯隊
09/06 23:33, 10F

09/06 23:33, , 11F
的戰績
09/06 23:33, 11F
1.關於這點,我印象中鄭庭笈的回憶中是說兩個大隊,我想他的判斷該比這位李穎先 生的說法準確的多。 2.至於張靈甫的事情又不適合與200師當時的情況對比。張靈甫本身驍勇善戰,且74軍 戰力精強,另外裝備對比於國軍其他部隊,是比較好的(扣去接受美援的部隊), 照曼兄的評論,74軍的一個師,可以在野戰場合和日軍的一個聯隊對攻,這在抗戰戰 場上是及其罕見的(抗戰國軍常見的是一個師只勉強等於日軍一個大隊,而且還是對 方攻我方守,如果是野戰場合對攻,則一個師未必能贏一個大隊)。 當然,從同古攻防戰看來,在戴安瀾指揮下的200師戰力也很驚人,如果是正常情況 ,不管是兩個大隊或四個大隊,他確實未必不能擊退。但問題是,今天200師是被日 軍在夜間伏擊!所有人的回憶都指出,200師是在夜行軍中被伏擊,陷入混戰,換言 之,國軍完全沒有預期到會發生這種事,且夜間混戰也使戴安瀾無法指揮,這樣必 然使軍隊的戰力嚴重下降。說實話,易地而處,即使是換成張靈甫率58師來面對這 場伏擊,我也不認為張靈甫能讓國軍打得更好,因為日軍已經佔盡一切優勢。 同時,不要忘了,200師在撤退時,重裝備不是丟了就是根本沒運過來,補給也等於 斷了,換言之即使沒有被夜間伏擊,200師也沒有什麼火力能殺出一條血路(頂多只 有迫擊砲,而老太爺---指82迫砲,抗戰時國軍對82迫砲的暱稱---是否有足夠的砲 彈可以用來射擊也值得懷疑,事實上是可以斷定不可能有足夠的彈藥可用);反過 來說,一號作戰時,張靈甫至少還是有有限的火力支援的,俄國76.2野砲雖然爛, 至少也還是砲,他可以期待王耀武給他攻擊時加強一下,再者,他的82迫砲砲彈也 一定比200師那時充足。 因此,我認為,不能拿張靈甫在一號作戰中的優秀指揮,來推論戴安瀾在200師突 圍時也能做到同等的事情,因為客觀條件差異太大了。

09/06 23:44, , 12F
老人家講當年勇實會有心或無意地誇大,記憶有錯漏
09/06 23:44, 12F

09/06 23:44, , 13F
也是常事。
09/06 23:44, 13F
嘿,我可是有考慮到這點,但是那你要怎麼解釋錯誤八?細節記錯不足為奇,但是這 為李穎先生卻是全部記錯,而且是他理該印象最深的事情!這至少說明一件事,即使 他沒有虎爛或偽造,他的回憶也不可信。 ※ 編輯: Hartmann 來自: 123.204.86.161 (09/07 09:40)

09/16 02:26, , 14F
200師參謀長周之再亦名周維翰,文章中稱閻維翰只是姓
09/16 02:26, 14F

09/16 02:27, , 15F
錯,不知是記錯還是排版的錯。
09/16 02:27, 15F
文章代碼(AID): #1AeJZTmN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eJZTmN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