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檔案應該交給誰?歷史學人在氣什麼?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黃小羊)時間8年前 (2016/03/15 16:32), 8年前編輯推噓21(21046)
留言67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8 (看更多)
※ 引述《TheRock (就是這樣)》之銘言: : 標題: Re: [轉錄] 檔案應該交給誰?歷史學人在氣什麼? : 時間: Tue Mar 15 02:46:21 2016 : : 推 blue1234: 相信胡顧問有把歷史資料保存好 也相信紙本不會很脆弱 03/15 15:38 : → blue1234: 一拿到市售掃描機掃描紙就壞掉 裡面的字就突然消失 我覺 03/15 15:39 : → blue1234: 得不會 我國小六年級課本放到現在沒有任何保存措施依然 03/15 15:40 : → blue1234: 健在 沒有因為溼度問題而都黏在一起 我現在快三十歲了 03/15 15:41 : → blue1234: 不管有沒有被考證說這些歷史資料是否為真 全面公開讓世 03/15 15:42 : → blue1234: 人評斷 可能會痛 但沒有痛過哪知道傷後痊癒的柔軟 03/15 15:43 : 推 blue1234: 國小老師:"我們這一屆是國立編譯館出的課本最末屆 大家 03/15 15:45 : → blue1234: 要保留起來當紀念啊~"(國小老師是中國河南人) 03/15 15:46 說個故事吧。 做為醫師,有時要幫病人辦理入住安養院前的檢查。 檢查項目包括抽血檢驗有無B型肝炎和梅毒等血液傳染疾病。 某次對一個老年男性病患抽血檢驗,驗出報告上寫著梅毒:陽性。 於是病人的孩子們開始質疑:是不是驗錯了?我老爸很潔身自愛從不亂來的。 是你們拿錯檢體了吧?或是你們醫院機器出錯了吧? 還好病人的太太不在,否則搞不好鄉土劇的劇情就要上演了。 老先生從沒有亂來,卻在老年時檢查出梅毒的可能性存在嗎? 有的,因為梅毒檢驗是血清免疫檢驗。而人到了年紀大時,免疫系統不如年輕 時敏銳,是有可能產生類似得過梅毒的免疫反應,而在抽血時被檢測出來。 另外的可能是,在老先生年輕時接受過輸血,而當時輸的血液檢測不完善,不小心 輸了梅毒帶原者的血液進去,而使老先生得了輕微的梅毒。 如果病人家屬拿著檢驗報告自行解讀,不聽醫師的解說,就可能發生上述的誤會。 同樣的,拿著這些檔案原稿自行解讀,也可能會產生各種的誤解。 也許上面寫著某甲舉報他小學同學某乙為匪諜,然後牽出一大串組織,使某丙、 某丁和某乙都被送到綠島,同時某甲拿到奬金。 但是實際上,可能是特務盯上某丁很久了,為了某個原因,於是在報告中寫上 某甲舉報,循線破獲某乙的組織。 但某甲那時根本沒和某乙來往,奬金是特務自行吞掉。 直接公布檔案,某乙、某丙、某丁的家人,會不會去找某甲算帳呢?會不會因 此恨上某甲,要求賠償,卻反而放過了亂寫的特務? 特務造假報告的例子,彭明敏教授的「自由的滋味」中就有提到。 彭教授在潛離台灣前,足不出戶好幾個月來讓監視他的特務放鬆監視。讓特務覺 得彭教授安分了,然後彭教授才出逃。 直到彭教授已經安抵瑞典,在台灣監視彭教授的特務們,交回去的報告還是彭教 授在島內四處旅遊!(因此特務可以申報出差費四處遊山玩水) 官方檔案可不可信,還是需要仔細的解讀比對。牽涉到這麼多人過去的生活、名 譽等等,更要仔細小心。我之前轉貼的「故事」網站原文裡,有獨立記者林育立 參觀前東德檔案局的採訪文章。德國人的嚴謹,是他們的轉型正義沒有使東德社 會崩潰對立的原因之一。 台灣目前社會上的對立和不信任感,比德國來說我想還差的遠。立即開放這些檔 案讓任何人都能觀看及自行解讀,造成的問題會有多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71.6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58030743.A.AAE.html

03/15 16:38, , 1F
把我寫的一字一句看完,用心讀,不要先入為主,拜託。
03/15 16:38, 1F

03/15 16:38, , 2F
謝謝原PO看得起我 特地等可以推文的時間到才推文
03/15 16:38, 2F

03/15 16:40, , 3F
一樓才請把人家的文章一字一句讀完好嗎
03/15 16:40, 3F

03/15 16:40, , 4F
我的點很簡單 全部公開 反正國軍有部份在做假資料啊 讓
03/15 16:40, 4F

03/15 16:40, , 5F
我說的話要做的事,吳教授可以認可,你覺得吳教授會不知
03/15 16:40, 5F

03/15 16:41, , 6F
家自己去解讀 如果台灣的走向分裂就分裂吧
03/15 16:41, 6F
我不是針對TheRock,也不是反對公開。 我反對的是未經解讀就全面公開讓任何人都能自行解讀。 林育立的報導裡,提過德國是讓當事人自行申請閱讀自己的被監視檢舉檔案。非當事人 則不能申請,因為這些監視檔案裡可能有當事人的隱私。 我認為比起讓任何人都能自行檢視所有的文件、自行解讀,德國的作法好很多。 那位一直跳針說許教授不公布的,當年台史所從胡先生那購入的有兩部分,228的和白 色恐怖的。228的經過這麼多年的解讀,公開的成果就是那兩本 保密局台灣站的資料。 而且228的資料,好像還有第三本準備出版。這是長年解讀的成果。白色恐怖的部分可 能還沒解讀到,也就還沒有成果可以展示。 說許教授吞了史料不公布,這樣的指控也太沉重不實了。 ※ 編輯: Tomwalker (111.250.71.65), 03/15/2016 16:51:43

03/15 16:41, , 7F
道你說的這些嗎?如果他知道而且還認可我,你是否要考慮
03/15 16:41, 7F

03/15 16:42, , 8F
一下看待我所要做的事情的角度?
03/15 16:42, 8F

03/15 16:42, , 9F
該來得不應該一直被壓制住 而不讓他爆開才是最可怕
03/15 16:42, 9F

03/15 16:45, , 10F
wu52iou: 我想做的事跟他的文章有絕對衝突嗎?我要建的是
03/15 16:45, 10F

03/15 16:45, , 11F
另外我不懂為什麼要等一群人解讀完成 才能把資料公開?
03/15 16:45, 11F

03/15 16:46, , 12F
blue 臺灣需要的是引流,你的做法是讓它潰堤...
03/15 16:46, 12F

03/15 16:47, , 13F
讓大家願意拿出資料的平台,然後在資訊開放部分,在立即
03/15 16:47, 13F

03/15 16:47, , 14F
德國人也是有解讀,不是直接攤開給大家看阿...
03/15 16:47, 14F

03/15 16:48, , 15F
開放跟經徹底研究後才開放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這篇回文舉
03/15 16:48, 15F

03/15 16:49, , 16F
可能我的作法極端啦 不過到現在都七十幾年了 加害者跟被
03/15 16:49, 16F

03/15 16:50, , 17F
的例子就只想導向唯一的選擇,卻也將整件事過度簡化。彷
03/15 16:50, 17F

03/15 16:50, , 18F
彿以為只要做過徹底的研究就不會有爭議、紛爭。但根本不
03/15 16:50, 18F

03/15 16:51, , 19F
害人或許已經不在世上 我能理解國民黨的心態 但不能理解
03/15 16:51, 19F

03/15 16:51, , 20F
是這麼一回事。有些事情就是內建吵架本,但不吵問題就無
03/15 16:51, 20F

03/15 16:51, , 21F
支持得經過解讀才能公開的人心態
03/15 16:51, 21F

03/15 16:53, , 22F
對我而言解讀過了 意思會不一樣 我想看的原始資料 不想
03/15 16:53, 22F

03/15 16:53, , 23F
法解決。想要什麼都不出錯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努力減少
03/15 16:53, 23F

03/15 16:53, , 24F
看原始資料加上附註解說的那種
03/15 16:53, 24F

03/15 16:55, , 25F
那去買書,把書裡的附註資料剪掉不就好了。
03/15 16:55, 25F

03/15 16:55, , 26F
錯誤。而我打算做的,就是盡可能協助做好準備工作。醬。
03/15 16:55, 26F

03/15 16:56, , 27F
我沒有反對TheRock啊。我只針對推文裡的blue1234回。
03/15 16:56, 27F

03/15 16:56, , 28F
只是想把檔案當藝術品觀賞,看不懂也無所謂是吧
03/15 16:56, 28F

03/15 16:57, , 29F
我為什麼要讓他賺版稅啊?
03/15 16:57, 29F

03/15 17:00, , 30F
那人家辛辛苦苦的研究,你一毛錢不付就拿去看,不會不
03/15 17:00, 30F

03/15 17:00, , 31F
好意思?
03/15 17:00, 31F

03/15 17:01, , 32F
想學德國做轉型正義,但德國人的嚴謹倒沒學到
03/15 17:01, 32F

03/15 17:10, , 33F
原件還是能看到,只是你要去調閱,快說十萬八千次了(累
03/15 17:10, 33F

03/15 18:03, , 34F
不要再洗風向當各版說故事!到底什麼時候要第三方公
03/15 18:03, 34F

03/15 18:03, , 35F
正原稿上傳公眾瀏覽 說一堆廢言
03/15 18:03, 35F

03/15 18:06, , 36F
#1MvQZ54p (PublicIssue) 什麼時候要回應?
03/15 18:06, 36F

03/15 18:56, , 37F
鄉民正義就是眾口鑠金,殊不知這才是最危險的
03/15 18:56, 37F

03/15 19:17, , 38F
你傳的倫理研究報告,我看了沒?你覺得呢?
03/15 19:17, 38F

03/15 20:08, , 39F
wat語氣好大阿,你說第三方就第三方?
03/15 20:08, 39F

03/15 20:21, , 40F
#1MvAqBL7 (Gossiping) 來看看噓爆的原因 有人還要帶
03/15 20:21, 40F

03/15 20:21, , 41F
風向如同新聞所說的作法?不是都澄清信了嗎?
03/15 20:21, 41F

03/15 20:28, , 42F
被噓爆的原因不正是鄉民被帶風向嗎?又,鄉民大家共識都有
03/15 20:28, 42F

03/15 20:28, , 43F
了,就是緩公開,先初步解讀再說,真不知道你在堅持什麼?
03/15 20:28, 43F

03/15 20:39, , 44F
誰跟你緩公開?想帶風向別想!終於說出一大堆鬼扯的
03/15 20:39, 44F

03/15 20:39, , 45F
目的了!
03/15 20:39, 45F

03/15 20:43, , 46F
不初步解讀,你一樣要找專家來看。更別說歐洲早發生過的未
03/15 20:43, 46F

03/15 20:43, , 47F
解讀流出導致無辜者受傷,另外還要付出一筆撫平傷痕的代價
03/15 20:43, 47F

03/15 20:43, , 48F
。反正你就跳你的針也沒關係,要扣帽子你繼續扣,加油阿。
03/15 20:43, 48F

03/15 20:43, , 49F
還有很多篇文章等你的跳針推文喔
03/15 20:43, 49F

03/15 20:45, , 50F
推文不是改變帶風向的人 是讓有腦的人從整串辯論中
03/15 20:45, 50F

03/15 20:45, , 51F
看出某些人執意鬼扯毫無邏輯的動機跟目的
03/15 20:45, 51F

03/15 20:49, , 52F
你不要這樣自介好不好,我看了很難過
03/15 20:49, 52F

03/15 21:01, , 53F
228慘案紀錄片 一
03/15 21:01, 53F

03/15 21:02, , 54F
228慘案紀錄片二 大家
03/15 21:02, 54F

03/15 21:02, , 55F
看看這影片中的長者幾歲了 這些受害者 跟受難者家屬
03/15 21:02, 55F

03/15 21:02, , 56F
還要等多久 影片多久了 有人還想慢慢研究完在公布
03/15 21:02, 56F

03/15 21:05, , 57F
到底是要等加害人死光了?還是被害者老去還是受害者
03/15 21:05, 57F

03/15 21:05, , 58F
最親家屬過往了,還是拖過法律追訴期 才想公布?
03/15 21:05, 58F

03/15 21:16, , 59F
小故事達人,既然你能同理這些長者的痛,那你更應該能同理
03/15 21:16, 59F

03/15 21:16, , 60F
學界謹慎解讀,只為不再造就21世紀更多無辜受害者。
03/15 21:16, 60F

03/15 21:18, , 61F
有些人結論就是等研究完當事者都過往了,天下太平什
03/15 21:18, 61F

03/15 21:18, , 62F
麼都不用追究不用審判 可以公布了
03/15 21:18, 62F

03/15 21:20, , 63F
#1Mr4EOhU (Gossiping) 新聞] 94歲納粹集中營守衛受
03/15 21:20, 63F

03/15 21:20, , 64F
審 倖存者終親眼見
03/15 21:20, 64F

03/15 21:23, , 65F
有明顯迫害事實的,跟原件內文尚不知真假的也能拿來比?真
03/15 21:23, 65F

03/15 21:23, , 66F
的是欠酸阿你。小故事達人
03/15 21:23, 66F

03/15 21:41, , 67F
哄小孩不錯用,很棒阿!騙騙小孩子
03/15 21:41, 67F
文章代碼(AID): #1MvyYNgk (PublicIssu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18 篇):
文章代碼(AID): #1MvyYNgk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