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文] 其實罷免沒過才是天祐台灣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被害人就是欠檢討啦)時間9年前 (2015/02/14 22:11), 9年前編輯推噓-5(3830)
留言41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6 (看更多)
買東西之前 比較多人應該還是會先做功課 像說買硬體要先爬文 或像說買iphone之前你就應該要知道 像說ios的一些app 是不是比Android少 有個需要手機去錄音通話的人 堅持要買iphone 有爬過文的人跟他說 誒 雖然iphone是一個可以打電話的選擇 但ios沒有提供錄音通話的app喔 結果買手機的人說 我們總是要嘗試吧 就花了好多好多錢 抱了一隻iphone回家 但試到最後終於他發現 靠盃iphone真的不能錄音 然後回過頭跟建議的人說 ”現在的ios有個不合理的app上架規定; 如果我沒有買iphone 我怎麼會不知道iphone還真的不能錄音; 光是這點就讓人知道這個ios的app設計有多誇張“ 我不知道 如果你是先前那個給建議的人 你會怎麼想? 我想這些有意見的朋友們 本質上也都不是失敗主義者 畢竟門檻高 大家都知道 而事實上這些朋友對於割闌委的作為 也都是多有鼓勵 但 為了凸顯誇張而去耗費的時間精力 是否值得呢? 這個社會的資源 或說媒體能關注的事件數 是有限的 這些時間精力 有沒有其他可能也值得花的地方呢? 我自己的話是認為覺得 文明發展至今 不是已經走到代議政治了嗎? 為什麼會越走越回去 想走直接民權呢? 直接民權我也不反對 但有些門檻 是不是其實有需要先透過代議政治的參與來克服? 甚至直接去參與代議政治 那不是比較有效果嗎? 最後 我支持有志之士加入國民黨 謝謝 如果您不反對ROC的話 加入國民黨 應該不算是很糟糕的選擇吧? PS 好奇問一下 有人知道國民黨台北市第二區黨部 有多少黨代表嗎? ※ 引述《wizardfizban (瘋法師)》之銘言: : → a1122334424: 之前補選投票率都不到四成 這種一發式的 我認為可以 02/14 20:22 : → a1122334424: 做為參考 還有今天214 還有很多人認為5成太高沒希望 02/14 20:22 : 其實不對。 : 今天近四分之一的人出來投票,然後幾乎都是同意罷免。 : 這說明了什麼?仔細一想就會發現。 : 現在的罷免制度有個不合理的但書,那就是沒出來投的視為反對。 : 所以如果你反對罷免,你不用出門去投票,這也是罷免前國民黨一直在宣傳的不要去投票 : 。 : 不去投票就等於反對罷免外,也實質讓5成投票率的門檻達成可能下降了。 : 所以在這個台灣的第一次罷免,我們看到了同意罷免的幾乎都出來投了。 : 反對的不去投就可以很簡單的讓罷免失效。 : 今天如果反對的也有出來投票,投票率會只有近25%嗎? : 想也知道不可能那麼少。就是因為他們不來投就等於投了反對票才會搞成這樣。 : 光是這點現實就讓人知道這個罷免制度的門檻有多誇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4.1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23923114.A.528.html

02/14 22:14, , 1F
其實我認為 科技進步 資訊透明下 直接民權效率不見得
02/14 22:14, 1F

02/14 22:14, , 2F
低於代議 不過目前看來 參與度很微妙就是
02/14 22:14, 2F

02/14 22:15, , 3F
國民黨有魔戒
02/14 22:15, 3F
那你就沒有資格叫有志之士惹~ ※ 編輯: kccn (140.112.4.199), 02/14/2015 22:16:02

02/14 22:16, , 4F
加入國民黨 改變國民黨? 你認真的?
02/14 22:16, 4F

02/14 22:16, , 5F
不要 太傾中了
02/14 22:16, 5F
有志之士-1

02/14 22:16, , 6F
從根開始爛掉的東西 整個切除才比較合理吧?
02/14 22:16, 6F
你明明知道超級難切 卻不換把刀 這樣有比較合理嗎? ※ 編輯: kccn (140.112.4.199), 02/14/2015 22:18:50

02/14 22:19, , 7F
最後一句是反串嗎?
02/14 22:19, 7F

02/14 22:19, , 8F
有點想知道你要黨代表數量幹嘛?
02/14 22:19, 8F

02/14 22:28, , 9F
反串吧 你看他第一行對照最後一行 不是反串是甚麼
02/14 22:28, 9F

02/14 22:28, , 10F
開頭破題要做功課 最後打臉不做功課
02/14 22:28, 10F
我看了很久 實在是看不懂你到底看懂了什麼

02/14 22:35, , 11F
你以爲有多少人願意當楊秋實
02/14 22:35, 11F
有志之士-many

02/14 22:40, , 12F
你加入國民黨了嗎?
02/14 22:40, 12F
上面文章已經寫得很清楚了吧 你有看完嗎? ※ 編輯: kccn (223.137.245.72), 02/14/2015 23:22:25

02/14 23:26, , 13F
有諷刺到 喝喝
02/14 23:26, 13F

02/14 23:36, , 14F
加個屁國民黨
02/14 23:36, 14F

02/14 23:52, , 15F
你知不知道一個不合理肥大的組織最後會有不少世襲制毛病
02/14 23:52, 15F

02/15 00:26, , 16F
說到底飯盒就是在反國民黨而已啊
02/15 00:26, 16F

02/15 01:16, , 17F
意思就是任何事情都要做功課 而不是雙重標準 OK?
02/15 01:16, 17F

02/15 01:17, , 18F
既然都懂的自行做功課查詢罷免相關資訊
02/15 01:17, 18F

02/15 01:18, , 19F
為何還要不做功課跑來問國民黨的事情? 功課請自己做
02/15 01:18, 19F

02/15 03:42, , 20F
國民黨是半吊子民主政黨,黨的文化内涵就是民主集中制,
02/15 03:42, 20F

02/15 03:42, , 21F
你加入它怎麼可能改變的了? 看看馬英九在黨裡多威,其他
02/15 03:42, 21F

02/15 03:42, , 22F
大老都只會跟著河蟹,這就是國民黨的性格,你太天真的想
02/15 03:42, 22F

02/15 03:42, , 23F
法了
02/15 03:42, 23F

02/15 03:43, , 24F
我覺得你不了解國民黨,可能你比較需要先做功課
02/15 03:43, 24F

02/15 07:39, , 25F
值得,你這樣論述有把現象歸因過於簡化之嫌
02/15 07:39, 25F

02/15 07:39, , 26F
因為,人生不是在算數學,如果把一盆裝過大便的碗
02/15 07:39, 26F

02/15 07:40, , 27F
經過仔細消毒後,想把它拿來盛裝食物,這時候你就會面臨
02/15 07:40, 27F

02/15 07:40, , 28F
理智上,你已經知道這碗經過徹底消毒,完全無害,但感情上
02/15 07:40, 28F

02/15 07:41, , 29F
你就是覺得很噁心,因此明明道理上接受,但感情上還是不做
02/15 07:41, 29F

02/15 07:41, , 30F
的結果,人生不是數學,除了純粹理性之外,人還有感性
02/15 07:41, 30F

02/15 07:42, , 31F
歷史上許多偉大的運動,都是從理性分析起來"徒勞無功"的
02/15 07:42, 31F

02/15 07:42, , 32F
出發點,到最後,卻產生了理性無法理解-"感動人心的力量"
02/15 07:42, 32F

02/15 07:43, , 33F
而要真正驅使歷史改變的,往往都是這種,理性無法分析
02/15 07:43, 33F

02/15 07:43, , 34F
看起來愚蠢無比,確願意像唐吉軻德一樣,做一些聰明人
02/15 07:43, 34F

02/15 07:44, , 35F
眼中"毫無任何理性價值"的事,如果要從理性角度分析
02/15 07:44, 35F

02/15 07:44, , 36F
那麼,當初鄭南榕為了爭取言論自由,不惜犧牲自己生命
02/15 07:44, 36F

02/15 07:45, , 37F
的行為,看起來也真的是愚蠢無比,因為即便他爭取到了權益
02/15 07:45, 37F

02/15 07:45, , 38F
他自己也享受不到,為什麼世界上還有這麼笨這麼不理性的人
02/15 07:45, 38F

02/15 07:45, , 39F
要幹這種事呢?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吧
02/15 07:45, 39F

02/15 19:01, , 40F
我只看到你污名化直接民權
02/15 19:01, 40F

02/15 19:06, , 41F
我不認為只靠代議政治能解決現在的假民主
02/15 19:06, 41F
文章代碼(AID): #1KtrUgKe (PublicIssu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KtrUgKe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