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怒嗆王建煊 學生哽咽「那賺錢養我」

看板Policy作者 (大厚黑海賊團長---雨燕)時間13年前 (2010/12/10 22:25), 編輯推噓0(0024)
留言2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6 (看更多)
大學,到底是什麼機構呢? 總結a大,n大與s大的意見,我重新出現這個問題。 沒錯,當初一堆學院升格為大學,本來就是不對的, 而後來一堆高職轉成綜合高中,也是十分奇怪的, 當然外國有這樣一個綜合中學,但是在台灣很難做到, 因為人人都想拼大學,所以一堆補習班就出現了, 幾乎只要你有高中就能撈個大學念念,而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一方面,想憑著這不良風潮,拿貸款讀大學, 另一方面,最上總是嚷嚷著學校交的很不實務啦,或者以後沒用。 這就得了便宜還賣乖最佳寫照。 回想起來,王院長說這話很難聽,不過就我聽來也有幾分道理, 板上也不乏反省的聲音,但是仍有很多不滿的聲音, 就「打工是為了賺實務經驗」,然後衍伸出「學校有義務培養學生實務經驗」, 說不對,似乎很不恰當,我應該說這樣真的能幫助學生? 實習課到底是拿來幹麻的呢?實驗課到底又是拿來幹麻的呢? 戶外參訪又是要拿來幹麻的呢?交換學生、開發學程又是幹麻的呢? 大學生想在四年內學到什麼實務經驗呢? n大提出了一些人文社科當例子,譬如法律等, 那你知道外國有很多是學士後法律學系呢? 再者,你又知道外國也有部份是採用學士後醫學系呢? 原因是什麼?你不妨可以想想。 衍生s大的話,大學是為了作能夠讓技術突破十幾年的研究, 科大是為了三四年內的具體技術訓練, 因此實務經驗就這兩者的用途來說是不同的,不能相堤而論。 我想再也沒有比大學四年更有時間去汲取知識、觀察社會與探求興趣了吧, 然而,是不是被失業率嚇到了,所以要求大學要多增一些實習課呢? 但是就台灣民情而言,如果各大學通通同質,最後依然是比印象與好名聲, 所以,除非你的實力真的被面試官了解,否則依然無用。 理工科替代性很弱,因為專業知識很強, 但換句話說,並不保證你有足夠能力去擠下已經在位置上的人, 再說了,台灣大學生的工資比大陸工資依然貴很多, 開放台灣與大陸的貿易與投資後,自然會到工資便宜的地方設廠, 台灣就人口與市場潛力而言,並不及於大陸,因此失業自然會多很多。 如果,我是老闆我並不需要低階技術勞工,而是要高階技術勞工, 但是高階技術勞工可以靠經驗累積,再來就是你本身有新技術, 因此,除了能夠讓老闆認為你有這方面的技術知識,不然誰要你? 那如何去挑選?首先我一定挑台清交成四所大學的理工領域學生, 誰要你淡江、輔大,甚至主管認為的排名更後面的學校呢? 因此,理工領域的就過來擠人文社科領域的行業,服務業、商業等, 除了更高專業的領域,如法律、會計等受過專業長期訓練的人, 事實上人文社科領域的學生替代性很高,唯一能與人競爭的是你腦袋裝的, 不是你手上能做的,你能接多少訂單,你能處理多少訂單,才是能力, 這個東西,不是靠實習就能訓練的,只有天賦,以及後天的經驗。 也因此,不乏在人文社科領域上看到理工科的身影, 那麼實習對那些理工科的人而言,又有什麼用呢? 實習頂多讓你知道個大概,但是這無異是管中闚天,井底之蛙, 多少大學生會知道去思考,自己去查資料,大多只是眼見耳聽為憑罷了。 因此,與其如此,反不如就把科系間的隔閡打破,讓大學變成不分系, 各大學改為各領域學院組成,每個學生必須修該領域基礎科目以及選修專業, 然後再依照各學院規定,頒予修業證明, 尤其是人文社科更應如此,因為太多科系的大一基礎科目都是相同的, 而且該領域各科系,都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只有打破這種區別, 才能真正訓練領域人才,換言之,大學生不斷要有該領域知識更要有專長。 要真的要學校培養學生實務經驗不是不好,而是這樣成效真的高嗎? 我認為,讓在大學真正有能力、興趣明確或性向相符的人進入專業培訓的地方, 然後讓大學內各學院自己去決定要培養怎樣人才, 有時候,我認為學校要教的不是實務人才,而應該是領域核心人才, 也就是除了真正有能力且興趣志向確定的人,讓他們受專業訓練外, 大學生在學校就是要學習更種知識,並且了解實務與理論的互相不足者等, 以及培養正確的專業倫理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然後,我認為為了培養大學生能夠獨立研究的能力, 我到希望學校能開放學生對若干科可以提出事先申請後,只要參予期末考試就好, 把剩下的時間去修其它自己認為自己學不來的或必要的科目, 藉此縮段修業年限,與其讓學生蹲在教室睡覺、聊天、鬼混, 不如自己回家去學習、讀書來的更好。 真怕大學學費貴或浪費時間,就自己自修吧,由學校進行考試認證即可, 也不用進教室聽了兩三小時的客,嘴裡罵老師教不好又怕點名,這樣不錯啊,不是? 可以讓有心想在更短時間修完大學四年者,可以完成啊, 當然依然必須保留擋修的規定,至少是一種「資格」篩選吧。 其實,我真的很希望,台灣能引入法國與德國的大學制度, 不過我擔心另一個問題,補習會更猖獗,所以算了,隨緣囉。 -- 我們只有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 被正在這裡的我們互詡為天才,走出面前這扇門, 我們就什麼都不是,只不過就是個人,而不是我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212.162

12/11 07:37, , 1F
哈 互相交流想法 :)
12/11 07:37, 1F

12/11 07:37, , 2F
個人覺得英文教育失敗,就是太缺少實習教育...
12/11 07:37, 2F

12/11 07:38, , 3F
只是死背書 死背單字文法, 無法活用, 引不起學生的興趣
12/11 07:38, 3F

12/11 07:41, , 4F
該大幅增加實習 譬如各種英文生活會話教學,實際用英文溝通
12/11 07:41, 4F

12/11 07:42, , 5F
閱讀各種簡單的英文作品 甚至是看影片聽歌等
12/11 07:42, 5F

12/11 07:42, , 6F
該減少少見的文法與單字教學...
12/11 07:42, 6F

12/11 07:44, , 7F
連最基本的英文會話都不會,卻要去學古典文法
12/11 07:44, 7F

12/11 07:45, , 8F
這真的是不會走路就要去賽跑... 以前聽老師說法是
12/11 07:45, 8F

12/11 07:46, , 9F
會話這麼簡單, 到了業界在學或自學就可以
12/11 07:46, 9F

12/11 07:46, , 10F
結果呢? 騙笑~ 看看國人的英文會話與溝通能力吧...
12/11 07:46, 10F

12/11 10:04, , 11F
重點在大學教育要跟補習班一樣教會話~還是教補習班沒有
12/11 10:04, 11F

12/11 10:07, , 12F
的古典文法?至於溝通能力的關鍵在心理障礙~而非能力高低
12/11 10:07, 12F

12/11 18:25, , 13F
我這麼說好了,英文教育失敗是因為這不是真正的語言
12/11 18:25, 13F

12/12 08:57, , 14F
<--- 英文學了用不太到 = = 所以我的英文滿差的=
12/12 08:57, 14F

12/12 08:58, , 15F
再加上己經進社會工作 不考試也不靠英文吃飯 會退化 科科
12/12 08:58, 15F

12/12 17:30, , 16F
在補充一下,英文本來就不是我們的語言,會好是訓練
12/12 17:30, 16F

12/13 07:43, , 17F
我要是遇到外國人 大多還是比手劃腳 + 台灣國語腔破英文
12/13 07:43, 17F

12/14 07:37, , 18F
現在一些大學都在開英文會話班 原來大學也算開補習班了 ^^
12/14 07:37, 18F

12/14 07:39, , 19F
可以想想看我們英文基礎教育的主要目地該是啥...
12/14 07:39, 19F

12/14 07:39, , 20F
是為了要讓大家都能跟外國人做生活溝通?
12/14 07:39, 20F

12/14 07:40, , 21F
還是要大家都能讀懂古典英文文學?
12/14 07:40, 21F

12/14 07:43, , 22F
在學校時無法克服英文溝通的心理障礙 到社會就更難克服吧
12/14 07:43, 22F

12/14 07:43, , 23F
看看整體平均英文溝通能力就知了,不要說這是企業該要教.
12/14 07:43, 23F

12/14 09:02, , 24F
樓上,這種事不要強求比較好 接受現實卡實在 so be it
12/14 09:02, 24F
文章代碼(AID): #1D0ZXQRO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D0ZXQRO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