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構想] 抑制房價?

看板Policy作者 (文亞南)時間14年前 (2009/12/03 23:1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42 (看更多)
※ 引述《oodh (oodh)》之銘言: : 利用台北市公有地蓋國宅出租的設計在之前、現在分別被兩組政治人物提過 : 在本板3382篇 我有大概討論一下, : 這兩人的規劃都傾向「從學生到成家」的住所設定,也因此能供出來的量會不夠 : 只能限定年紀用租的 所謂房價過高, 或說房價的泡沫化現象 指的是房子的購買價, 跟他的使用價值不相襯的現象 使用價值可以用租金來逼近 比如說你買了一戶25坪電梯大樓, 1000萬 隔壁鄰居的房租租金一個月卻只有2萬 換算一年的房租支出24萬 當利率水準3%的時候, 1000萬元存在銀行 一年可以收入36萬 那房東會傾向賣掉房子, 把這一千萬存銀行 那會引導房價下跌 (租金也會上漲, 但是租屋市場跟賣屋市場比較是比較完全競爭一點) 但是政府迎合國人愛買房子的天性 總是不斷推出優惠房貸, 將利率水準壓到2% 讓國人用租金的水準能買到房子 但是, 月付跟房子的總價的比例還是不變的 如上文, 你的兩萬元收入, 還是要500個月才能償還房貸(還不計利息) 這也是台灣房奴的由來, 就其一生的收入都花在買房子 如果換個角度想為何房價偏高, 還是不斷的有人買 除了期待房價不斷上漲的泡沫原因之外 台灣社會上對青年人成家有購屋的預期也有關 你想娶人家家女兒, 對方就是覺得你要買了房子結婚比較好 就算你是背了500個月期的房貸也一樣 為何? 因為沒房子感覺上好像沒保障 女兒似乎會過著可憐的流浪生活, 居無定所 房東要趕人隨時可以趕人 這種情況下, 政府當房東的價值才會顯現出來 我如果有一紙跟政府的30年租約, 其效益能逼近我買了一棟房子 讓岳父不要逼我在房價明顯偏高的時候硬要我買房子 這是政府供租屋的政策優點 我覺得這種政策不需要低價 甚至要比租屋的市價略高 這才符合市場需求, 甚至是創造供給 在美國, apartment多半整棟的產權都屬於地主 委託由某公司管理 因此, 超長期的租約是常見的, 甚至是地主所喜歡的 而台灣, 大部分的都會住宅屬於condo形式 產權與管理都是分成一間一間屋主各自管理的 這種市場本來就比較沒有保障, 這也難怪台灣的岳父普遍歧視租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42.84 ※ 編輯: LORDJACK 來自: 220.134.42.84 (12/03 23:12) ※ 編輯: LORDJACK 來自: 220.134.42.84 (12/03 23:13)
文章代碼(AID): #1B5zKnJ7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5zKnJ7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