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有關洋博士和土博士

看板PhD作者 (venti)時間18年前 (2006/02/23 23:25), 編輯推噓4(407)
留言11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6 (看更多)
※ 引述《Ackbar ()》之銘言: : 看了前面幾篇文章 : 總覺得不少人認為出國唸書才是王道 出國唸書的確是王道 但是不是為了讓自己鍍金 (我不否認有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效應 但我的認知裡 這只是附加價值) 學生出國唸書是讓你的眼界不要侷限再你一個地方 像歐洲學校就非常鼓勵學生交流 每個學生大概都至少會交流一次 這樣除了可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觀 另一方面也會讓學生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博士級以上鼓勵出國唸書 則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 同一時間也是拓展學術人脈的好機會 敝校副教授以上的 同常都不是原來學校出來的 來源非常雜 中美英法瑞日都有 同一個學校出來的不會再同一個學校教 似乎是國外學校不成文的規定 : 留在台灣唸書的都是沒志氣 : 我也遇過教授級人物這樣子說過 : 如果情況真是如此 : 那我真的有一個疑問想請教各位板友 : 現在各大學校的教授 : 不多數都是從國外回來的嗎 : 學成歸國 : 不就應該把國外好的研究風氣帶回台灣嗎 : 怎麼這麼多年過去了 : 洋博士也好幾代了吧 : 台灣的學術風氣還是被評論的一文不值 簡單兩個字 "環境" 美國學術界有龐大的財團支持 學者比較不用餓肚子研究 歐洲學術界有龐大的國家制度支持 學者有很多空閒時兼研究 歐洲大陸的大學 很多沒有提供"暑修"跟"寒修"課程 因為這段時間是給學者研究用的 說實話 台灣的大學比財力 恐怕連美國一流大學的零頭都比不上 要比國家制度跟支持 更連歐洲都比不上 歐洲大陸一流學府都是國立的 基本上跟台灣很像 可是看看最近各個歐洲政府搞的菁英大學計畫 光經費台灣就比不上了 再加上歐盟的EIT計畫 要把歐洲各國精英大學串聯 作一個菁英中的菁英大學 說實話台灣腦殘的教育部哪裡跟的上國外的腳步? : 個人期望 : 那些看不起台灣的學術環境而想要出國闖一闖的 : 當學成歸國 : 請把好的帶回台灣發揚光大 : 畢竟 : 學術的發揚是靠"人" : 不是靠"光環" 學術的發揚不只靠人 更靠資源跟環境 在台灣要研究學術 資源比人少 環境比人差 更慘的是 在台灣做任何事都還要靠"人" 在台灣沒"人際背景"光靠學術成就想爬上去當教授............ 最後 我還是鼓勵大家出國唸書 台灣學生素質並不差 差的只是沒有環境跟資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4.112.71.182

02/24 00:12, , 1F
中肯!~~~
02/24 00:12, 1F

02/24 01:42, , 2F
抱歉吹毛求疵一下(1) 我覺得第一句應該是出國唸"好學校"
02/24 01:42, 2F

02/24 01:44, , 3F
才是"王道"; (2)你所謂資源方面描述似乎太過簡化,例如
02/24 01:44, 3F

02/24 01:45, , 4F
在 IC 設計測試...方面 CIC 所能提供的資源和環境我相信
02/24 01:45, 4F

02/24 01:46, , 5F
沒幾個歐洲國家能超過台灣。再來,做比較偏理論的研究者
02/24 01:46, 5F

02/24 01:48, , 6F
經費問題並沒占這麼重的角色,如清大的張正尚和前中正的
02/24 01:48, 6F

02/24 01:49, , 7F
張真誠... 等教授的研究(偏理論)成果是非常端得上抬面的
02/24 01:49, 7F

02/24 01:55, , 8F
最後,台灣雖不算大富也不算太窮,不知"連零頭都比不上"
02/24 01:55, 8F

02/24 01:56, , 9F
那句是否有什麼數據/報告佐證,願詳讀之,謝謝。
02/24 01:56, 9F

02/24 04:12, , 10F
The original post tells the true story.
02/24 04:12, 10F

02/24 05:28, , 11F
↑ true or false 你說一句話就算? 這未免也太便宜了吧?
02/24 05:28, 11F
文章代碼(AID): #13_TFFoX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3_TFFoX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