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公車客源真的跟捷運一樣嗎?

看板MRT作者 (☯)時間6年前 (2017/11/08 19:07), 6年前編輯推噓14(14043)
留言57則, 15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真正的歷史脈絡是這樣的 日治時期乃至民國50-60年 各縣市都是大眾運輸黃金期 那時的臺灣人基本上都是坐大眾運輸 (西螺大橋通車時 據家人口述是一家老小9人市公車-臺鐵-客運 轉3-4次車去看的) 經營客運的都是當地望族有錢人 公車也是班班爆滿 後來經濟富裕 各縣市快速私有運具化 中央政府也幾乎沒對地方客運有什麼建設 糖鐵是1982年就廢光了 臺鐵支線1990年代也喊拆 造成出現大眾運輸斷層 (大概10年前 臺南臺中都還有用了二、三十年的古董市公車) 只有臺北拿到的錢特別多 後來又順利接上捷運時代 (但其實跟其他國家比還是慢) 大眾運輸的比例才一直沒掉太多 所以臺灣的大眾運輸追根究底 還是要承認是中央政府投資太少 讓原來的超高比例 跌到各縣市現在10%不到 ※ 引述《MiaoXin (妙信)》之銘言: : 不好意思, : 臺北的例子您有點忽略它的歷史脈絡了。 : 在沒有捷運的時候每天早上光復橋華江橋都是災難。 : 公車滿滿的學生背貼背的站 : 公車又被滿滿的私人轎車圍繞 : 轎車裡面有一個人上班的, : 也有載小孩上學的。 : 中華路南站、臺北車站在七點到九點, : 公車太多,沒辦法停在固定位置, : 所以大家都要跑起來追逐著自己的公車。 : 不然下一台又要再跑一次, : 因為不知道他會停在哪一邊。 : 然後捷運通車路網健全之後, : 很多人不會搭公車了。 : 就跟我們跑去日本一樣只會搭地鐵。 : 納莉過後,捷運停了一陣子。 : 我看到國小小朋友問公車司機能不能刷捷運的票。 : 小朋友沒有零錢跟公車磁卡,只能默默的下車了。 : 捷運的旅客當然是從公車來的, : 加上當初開車騎車現在不想風吹日曬雨淋跟塞車的人移過來的。 : 然後比較年輕的已經不會搭公車了, : 寧願轉一大圈捷運還比較優雅。 : 個人一點印象… : 感謝板友提醒,納莉時還沒有悠遊卡 : 講錯的部分修正一下 : ※ 引述《duodeviginti (XVIII)》之銘言: : : 最近一堆縣市也要開始蓋捷運 : : 但鄉民有些就質疑為何不先公車培養運量 : : 但老實說 以大眾運輸最便利臺北為例 : : 只坐捷運而打死不坐公車的市民 大有人在 : : (例如寧可坐捷運繞路 也不坐918、952這種快速公車) : : 所以看來客源完全不一樣 : : 當然不用說機場捷運通車前 二省道(新北大道)一天有幾班公車 : : 又例如臺南大橋火車站 其實只看公車運量 附近也不太方便 : : 但這站卻是臺鐵捷運化業績第2名 : : 放眼望到曼谷 BTS班班客滿 但沒空調的不關門巴士也還是在跑 : : 軌道運輸 跟 公路運輸 客源真的一樣嗎? : : 還是戰後以來 中華民國的交通部拖延投入軌道建設的藉口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77.2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10139240.A.9E2.html ※ 編輯: weichia (42.72.77.228), 11/08/2017 19:08:46 ※ 編輯: weichia (42.72.77.228), 11/08/2017 19:12:48

11/08 19:12, 6年前 , 1F
1969年台北市公車開放民營後,除了市公車(今大都會)接受
11/08 19:12, 1F
※ 編輯: weichia (42.72.77.228), 11/08/2017 19:14:25

11/08 19:14, 6年前 , 2F
補貼以外(“只有臺北拿到的錢特別多”),公車運量沒掉太多
11/08 19:14, 2F

11/08 19:14, 6年前 , 3F
應該是民營業者競爭+路線分配策略的結果?
11/08 19:14, 3F

11/08 19:22, 6年前 , 4F
還有人口成長啊
11/08 19:22, 4F

11/08 19:46, 6年前 , 5F
正確,那年代我祖母要用走的去外縣市。真的是步行喲
11/08 19:46, 5F

11/08 19:54, 6年前 , 6F
原來如此,不知道公路總局收路線是不是也惡化了這樣的情
11/08 19:54, 6F

11/08 19:54, 6年前 , 7F
11/08 19:54, 7F

11/08 20:54, 6年前 , 8F
長輩其實都搭過公路總局 在開始家家有車的時代後 各
11/08 20:54, 8F

11/08 20:54, 6年前 , 9F
縣市的大眾運輸卻停滯了
11/08 20:54, 9F

11/08 21:08, 6年前 , 10F
以前公路局全盛時期 路線多到畫起來就像臺灣的血管 從
11/08 21:08, 10F

11/08 21:08, 6年前 , 11F
大動脈(高速公路)動脈(省道)到最後面的微血管(偏鄉支線
11/08 21:08, 11F

11/08 21:08, 6年前 , 12F
)都有 現在只能緬懷了
11/08 21:08, 12F

11/08 21:13, 6年前 , 13F
民營化浪潮下 民營業者只挑好做的 剩下爛的自生自滅
11/08 21:13, 13F

11/08 21:14, 6年前 , 14F
當初抨擊公路局效率不彰的人 大概也沒想過公路局吃了多少
11/08 21:14, 14F

11/08 21:14, 6年前 , 15F
難做的路線
11/08 21:14, 15F

11/08 22:21, 6年前 , 16F
11/08 22:21, 16F

11/08 22:22, 6年前 , 17F
簡單說就是從日治時期的軌道主義到後來演變成大公路私人
11/08 22:22, 17F

11/08 22:22, 6年前 , 18F
載具主義
11/08 22:22, 18F

11/08 22:23, 6年前 , 19F
現在只是要回到軌道的大眾運輸主義要花上更多社會成本
11/08 22:23, 19F

11/08 23:41, 6年前 , 20F
但是其實在工業化以前,整個總運量也不大,所以實際上當時
11/08 23:41, 20F

11/08 23:41, 6年前 , 21F
的班次也不會比現在多
11/08 23:41, 21F

11/08 23:45, 6年前 , 22F
總人口大約一千三百萬
11/08 23:45, 22F

11/08 23:48, 6年前 , 23F
大公路主義 只想著十大建設 沒想到地方的運輸
11/08 23:48, 23F

11/08 23:50, 6年前 , 24F
如果蔣經國時代就把各都會軌道運輸弄起來有多好
11/08 23:50, 24F

11/08 23:50, 6年前 , 25F
回不去了 恨
11/08 23:50, 25F

11/09 00:10, 6年前 , 26F
十大建設包括鐵路電氣化跟北迴線,哪是大公路主義
11/09 00:10, 26F

11/09 00:14, 6年前 , 27F
那個年代都市化現象也不如現在,很多郊區城鎮都住很多人
11/09 00:14, 27F

11/09 00:14, 6年前 , 28F
電氣化鐵路改善城際運輸是當時的主要需求沒錯
11/09 00:14, 28F

11/09 00:16, 6年前 , 29F
買 EMU400 跟台鐵蓋第一代通勤站時大概才注意到問題
11/09 00:16, 29F

11/09 00:18, 6年前 , 30F
北部的基隆-中壢 柴快有用,但也注意到窄門的問題
11/09 00:18, 30F

11/09 00:32, 6年前 , 31F
只能說當年台灣經濟發展飛太快了 當年哪有錢又做公路又做
11/09 00:32, 31F

11/09 00:34, 6年前 , 32F
鐵路 如果要維持軌道運輸為大宗 當年十大建設就要包糖鐵
11/09 00:34, 32F

11/09 00:34, 6年前 , 33F
客運化甚至改軌了
11/09 00:34, 33F

11/09 00:36, 6年前 , 34F
急速發展令到政府再有錢可以回來做鐵路之前每家每戶都已經
11/09 00:36, 34F

11/09 00:36, 6年前 , 35F
買了車 但當年糖鐵真的客運化的話難保會變成第二個JNR
11/09 00:36, 35F

11/09 01:03, 6年前 , 36F
不妨參考當年亞洲四小龍的地鐵動工時間
11/09 01:03, 36F

11/09 07:08, 6年前 , 37F
shter大+1 其實我也不覺得台灣有特別大公路主義
11/09 07:08, 37F

11/09 07:08, 6年前 , 38F
香港地鐵 1960~1970年代提出規劃.研究,1975年動工
11/09 07:08, 38F

11/09 07:08, 6年前 , 39F
新加坡地鐵 1960~1970年代提出規劃.研究,1983年動工
11/09 07:08, 39F

11/09 07:09, 6年前 , 40F
台北捷運 1960~1970年代提出規劃.研究,1988年動工
11/09 07:09, 40F

11/09 07:09, 6年前 , 41F
(嚴格說來,頂多是台灣的行政與施工效率比較慢)
11/09 07:09, 41F

11/09 07:09, 6年前 , 42F
至於朝鮮半島的南北韓地鐵都又更早了
11/09 07:09, 42F

11/09 13:06, 6年前 , 43F
太早規劃人潮不夠 太晚規劃徵地又貴
11/09 13:06, 43F

11/09 13:07, 6年前 , 44F
都市計畫都預留捷運路廊會是個好辦法嗎?
11/09 13:07, 44F

11/09 13:41, 6年前 , 45F
然後旁邊的地皮就漲價了
11/09 13:41, 45F

11/09 16:29, 6年前 , 46F
有一個概念叫做台北捷運開工前被拖了十年
11/09 16:29, 46F

11/09 18:40, 6年前 , 47F
為何會被拖十年?
11/09 18:40, 47F

11/09 19:04, 6年前 , 48F
議會審預算跟用地徵收(很大機率附帶民眾抗爭)
11/09 19:04, 48F

11/09 19:04, 6年前 , 49F
這就可以耗掉好幾年了
11/09 19:04, 49F

11/09 19:22, 6年前 , 50F
請找台北市政府因為捷運計畫被擱置,決定自行規劃中運量
11/09 19:22, 50F

11/09 19:22, 6年前 , 51F
路網的那段歷史
11/09 19:22, 51F

11/09 22:12, 6年前 , 52F
現在一些新道路都有預留捷運路廊,像安坑中間就留著
11/09 22:12, 52F

11/10 00:04, 6年前 , 53F
路線本身問題還比較小 比較大的問題是在於車站
11/10 00:04, 53F

11/10 00:04, 6年前 , 54F
還有更大的問題是機廠
11/10 00:04, 54F

11/10 04:55, 6年前 , 55F
以前鄉下的長輩小時候上學上班去車站去鄰鄉去哪都是搭公車
11/10 04:55, 55F

11/11 23:17, 6年前 , 56F
就算預留用地變貴,至少省掉拆遷費
11/11 23:17, 56F

11/11 23:17, 6年前 , 57F
而且先漲起來先多收你稅啊 說來說去還是要預防囤地
11/11 23:17, 57F
文章代碼(AID): #1Q0kLedY (MR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0kLedY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