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為什麼台灣不推廣高架公車專用道

看板MRT作者 (呼嚕啦啦)時間8年前 (2015/09/19 21:58), 編輯推噓34(34093)
留言127則, 3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看中國廈門公交快速系統非常成功, 參見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B%88%E9%96%80%E5%BF%AB%E9%80%9F%E5%85%AC%E4%BA%A4%E7%B3%BB%E7%B5%B1 沒有複雜的重軌系統,也沒有昂貴的機電設施, 單單橋樑高架2線道爾爾,上頭供一般公車行駛, 用地較多的也只有站址而已, 不僅用地少、造價便宜、施工快速、A型路權、低噪音等優點, 為什麼台灣不大量推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1.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42671120.A.090.html

09/19 22:04, , 1F
你以為全世界有多少這樣的系統?
09/19 22:04, 1F

09/19 22:05, , 2F
全中國也只有廈門有,連日本都只有名古屋那一小段
09/19 22:05, 2F

09/19 22:05, , 3F
你為什麼會覺得台灣可以大量推廣
09/19 22:05, 3F

09/19 22:06, , 4F
這系統的優點只有A型路權吧
09/19 22:06, 4F

09/19 22:09, , 5F
廈門是未來未來改軌道運輸預留的吧
09/19 22:09, 5F

09/19 22:16, , 6F
在台灣 一定會有民眾說 蓋高架橋給公車走 浪費錢~
09/19 22:16, 6F

09/19 22:27, , 7F
...還是別說了 BRT在台灣整個黑掉了
09/19 22:27, 7F

09/19 22:29, , 8F
這只有省下機電的成本,但對於公車來說,立體化的成本遠大
09/19 22:29, 8F

09/19 22:29, , 9F
於效益,就如同輕軌一樣,因為主要是以施工便利,以及滿
09/19 22:29, 9F

09/19 22:29, , 10F
足小規模的需求為主,相比一般的捷運,設施都比較簡單,
09/19 22:29, 10F

09/19 22:29, , 11F
對於這類系統,除非不得已,通常不會花大錢立體化。
09/19 22:29, 11F

09/19 22:29, , 12F
土建就貴翻了 而且廈門是打算隨時能升輕軌
09/19 22:29, 12F

09/19 22:41, , 13F
我以為蓋一座捷運,最耗錢的部分就是土建成本
09/19 22:41, 13F

09/19 23:05, , 14F
以前新北投支線是不是有考慮過?
09/19 23:05, 14F

09/19 23:13, , 15F
每次看BRT媒體下面讀者留言,會說要高架的
09/19 23:13, 15F

09/19 23:13, , 16F
肯定是把廈門跟名古屋案例當神拜,
09/19 23:13, 16F

09/19 23:13, , 17F
要不然就是開車族。
09/19 23:13, 17F

09/19 23:14, , 18F
沿線民眾會說影響房價
09/19 23:14, 18F

09/19 23:30, , 19F
這樣不如蓋輕軌; 沒有不貴的機電設施,有昂貴的土建成本
09/19 23:30, 19F

09/19 23:34, , 20F
造價昂貴、施工很久、噪音恐怕沒比AGT類型的好多少
09/19 23:34, 20F

09/19 23:37, , 21F
好啦 應該是可以省到一些鋪軌、試車的時間就是了...
09/19 23:37, 21F

09/19 23:41, , 22F
真心覺得廈
09/19 23:41, 22F

09/19 23:41, , 23F
門的BRT很棒啊...
09/19 23:41, 23F

09/19 23:42, , 24F
只比高架捷運節省20%的成本,何不升級?
09/19 23:42, 24F

09/19 23:50, , 25F
沒有比高架捷運省多少 但穩定度與載客量卻輸高架捷運
09/19 23:50, 25F

09/20 00:04, , 26F
咱們來瞧瞧廈門多久升級LRT~
09/20 00:04, 26F

09/20 00:07, , 27F
廈門在中國要排上蓋地鐵還很有得等
09/20 00:07, 27F

09/20 00:18, , 28F
台灣LRT在被玩爛的話大概就真的只能改傳統的地下鐵了....
09/20 00:18, 28F

09/20 00:18, , 29F
...
09/20 00:18, 29F

09/20 00:39, , 30F
高架腳踏車道其實也ok
09/20 00:39, 30F

09/20 00:43, , 31F
機慢車道,機車族一定挺到底
09/20 00:43, 31F

09/20 00:44, , 32F
要高架還不如把某些道路改成只準公車或只準機車用。
09/20 00:44, 32F

09/20 00:47, , 33F
不如把一些高架快速道路立體化搞好
09/20 00:47, 33F

09/20 01:00, , 34F
只比高架捷運節省20%的成本,那其實五楊高架應該是要
09/20 01:00, 34F

09/20 01:00, , 35F
蓋捷運.
09/20 01:00, 35F

09/20 01:21, , 36F
五楊高架來個三層疊疊樂這樣?
09/20 01:21, 36F

09/20 01:36, , 37F
40公里雙向4線 (有些地方是6線)只要882億
09/20 01:36, 37F

09/20 01:40, , 38F
用這種規模蓋捷運.只需要1100億實在划算!!
09/20 01:40, 38F

09/20 02:18, , 39F
我覺得廈門BRT要轉輕軌可能性很低,因為地鐵現在正在興
09/20 02:18, 39F
還有 48 則推文
09/20 20:57, , 88F
不知道通車前可以美化清潔一下嗎
09/20 20:57, 88F

09/20 21:24, , 89F
坦白講. 我覺得坐國道客運比MRT舒適.
09/20 21:24, 89F

09/20 21:32, , 90F
路如果鋪得夠平.車用好的.坐公車像坐轎車就舒適啦
09/20 21:32, 90F

09/20 22:13, , 91F
國道客運是因為一定有位子吧,不能站。
09/20 22:13, 91F

09/20 22:14, , 92F
而且國道養護等級和市區挖挖補補差很多
09/20 22:14, 92F

09/20 22:23, , 93F
國道是城際,對手是台鐵...捷運只負責區內,功能不一樣
09/20 22:23, 93F

09/20 22:39, , 94F
BRT還挖補. 再來嫌舒適度.這蠻衝突的
09/20 22:39, 94F

09/21 00:00, , 95F
機場捷運是屬於快鐵的範疇,與一般的捷運有些不同
09/21 00:00, 95F

09/21 00:28, , 96F
機捷的班距和站距 通勤鐵路無誤 XD 來幫KL打個廣告
09/21 00:28, 96F

09/21 00:28, , 97F
最近吉隆坡剛通一條高架BRT
09/21 00:28, 97F

09/21 00:29, , 98F
機捷可以想成JR和台鐵的 快速和各停
09/21 00:29, 98F

09/21 00:44, , 99F
機捷是四不像混血兒
09/21 00:44, 99F

09/21 01:20, , 100F
本來就有這種捷運啊,比較少見而已。
09/21 01:20, 100F

09/21 01:26, , 101F
可是這條捷運很貴. 應該不止貴高架BRT2成.是貴幾倍.
09/21 01:26, 101F

09/21 10:28, , 102F
話說機捷這種模式的捷運 在歐美比較少見 一般就是用傳統鐵
09/21 10:28, 102F

09/21 10:29, , 103F
路 亞洲的話 其實也就東京(筑波快線) 首爾(AREX和9號線)有
09/21 10:29, 103F

09/21 10:31, , 104F
KL和曼谷的機場快線就不提了 那種大概就純粹是機場的聯外
09/21 10:31, 104F

09/21 10:33, , 105F
機捷蓋這種模式不錯啊 讓大台北首都圈電鐵的種類更多樣性.
09/21 10:33, 105F

09/21 10:40, , 106F
有時候還會想說 如果當初機捷是蓋成台鐵模式 像六家線之類
09/21 10:40, 106F

09/21 10:40, , 107F
的 不知道會是何種光景?XD(車站也是台鐵流?)
09/21 10:40, 107F

09/21 10:42, , 108F
其實說真的 蓋成台鐵模式經費也不會比較低 (快通車吧!)
09/21 10:42, 108F

09/21 12:11, , 109F
台鐵模式還得延用窄軌? 只有ATP?
09/21 12:11, 109F

09/21 12:12, , 110F
如果是硬體不相容於台鐵那也沒意義。
09/21 12:12, 110F

09/21 12:12, , 111F
相容的話,品質又犧牲太多
09/21 12:12, 111F

09/21 12:13, , 112F
大概只有當初桃林通機場的備案,會考慮這招
09/21 12:13, 112F

09/21 12:14, , 113F
既然新線沒包袱,就量身訂做新規格較划算
09/21 12:14, 113F

09/21 12:17, , 114F
(亂想)如果是台鐵模式 在北車勢必也是要再設新站
09/21 12:17, 114F

09/21 12:18, , 115F
比較像東京站的京葉線車站 在站體附近地下再設新站XD
09/21 12:18, 115F

09/21 12:25, , 116F
所以綜歸以上 其實蓋一條全新系統也不錯啊~~~
09/21 12:25, 116F

09/21 12:26, , 117F
我也想過是台鐵但改新規格,類似捷運車廂,
09/21 12:26, 117F

09/21 12:26, , 118F
自動化ATC,高架標準軌....但看來和機捷9成像
09/21 12:26, 118F

09/21 12:27, , 119F
大概只有Logo不同...阿,那就機捷就好了
09/21 12:27, 119F

09/21 12:30, , 120F
嗯嗯 其實只要可達相同目的 不管是蓋成筑波快線或是京葉線
09/21 12:30, 120F

09/21 12:31, , 121F
模式 都蠻OK的啊~~
09/21 12:31, 121F

09/21 12:32, , 122F
這兩條都是通勤鐵路 一個傳鐵一種是捷運型.東京好玩的就在
09/21 12:32, 122F

09/21 12:32, , 123F
這XD
09/21 12:32, 123F

09/21 12:34, , 124F
等同台北的機捷和微笑號 其實也蠻有趣的啦
09/21 12:34, 124F

09/21 17:46, , 125F
被刪那篇推文說的google自動車很有未來風
09/21 17:46, 125F

09/21 17:47, , 126F
但無人系統要能做到那樣靈活配製 短時間內應該很難 冏"
09/21 17:47, 126F

09/23 23:06, , 127F
其實就政治上不可能 不用吵
09/23 23:06, 127F
文章代碼(AID): #1L_MeG2G (MR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_MeG2G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