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司法首例 山難搜救不力判國賠267萬

看板Hiking作者 (Rex Tsai)時間9年前 (2015/06/08 00:55), 編輯推噓11(11011)
留言22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20 (看更多)
※ 引述《PsMonkey (痞子軍團團長)》之銘言: : 在你講冷漠之前 : 在雪羊打那篇文章之前 : 在張博崴發生山難之前 : 你說的「博崴媽媽早就在做的事」也早就有人在做了 : 我只舉我知道的例子 : 教育部的「2008 全國登山研討會」論文集 : 消防局長林聰吉寫了一篇《南投縣山難搜救工作報告》 : 當然,內容可以說很八股、p.67 的搜救流程表看起來可能很無謂 : 不過看一下這 p.66 頁列的「預防山難及提昇搜救效能建議」 : 1. 重建高山嚮導制度 : 2. 妥善應用原住民天賦 : 3. 改善山區通訊品質 : 4. 明訂登山隊伍應攜帶衛星電話及 GPS : 5. 整修登山步道,加強路徑標示 : 6. 增建山屋,避難小屋 : 7. 寬列預算徵用民間專技人才協助山難搜救 : 8. 建置專責山難搜救隊 : 9. 整合性山難搜救講習 : 你願意的話,你可能會相信 : 原來消防局的人也不是笨蛋 : 至少他們還列得出這個清單 : 週末還特地跑到谷關講那個 session : 看到第七項那個「寬」字,端得是用字巧妙 : 背後到底有多少血淚,是真的沒錢還是真的要多 A 一點錢 : 我只能說不知道的事情只能說不知道 : btw... 同一個 reference 的 p.63 列出南投縣近五年山難統計 : 順便登錄如下 : 年度 件數 出勤 救出 死亡 失蹤 受傷 : 93 21 188 52 3 0 13 : 94 14 816 104 5 1 17 : 95 8 154 8 0 1 2 : 96 22 405 43 3 1 5 : 97 13 132 4 1 0 9 : 當然,你要說這數字來路不明,我也沒法度 新聞中[1]提到消防局認為「獨攀」是山難主因,但是台灣的山難統計資料[9][10]並沒有包含 隊伍人數,只包含造成意外原因[8],且入山申請屬於警政署,山區救難則歸屬消防局,入 山申請也非依照隊伍造冊,消防局根本無法掌握隊伍人數!以 2013 年的統計為例子,南 投縣總共出動十八次,其中意外 (墜落、高山症、受傷、落石) 佔了九件,個人失誤 (遲 歸、失聯) 則佔了七件,這些數字還包含山區居民,不僅是登山遊客。 消防署最近的措施[11]一樣是踢皮球把戲,找了各種單位來開會,卻沒有正視問題。同樣是 2013 年的事故統計資料,比較台灣政府的統計資料[8]與日本警察庁[12]的報告,很明顯的 可以看出對於登山者的事故與類型掌握程度。 只有當台灣政府開始認清問題,具體提出統計資料,並嚴肅推論能夠確實降低風險的措施, 這場國賠案才有意義。 [1]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603/622014/ [9]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 近年來臺灣國內所發生「山難」之發生成因探討 http:// www.alpineclub.org.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tmd-2 [10] 健行筆記 – 網友心得分享 – 2015國際山地救援交流心得 http://hiking.thenote.com.tw/mynotedetail/555/ [11] 消防署:強化山域事故防範機制 http://hiking.thenote.com.tw/news/detail/4331/ [12] 平成25年中における山岳遭難の概況 – 警察庁 http://www.npa.go.jp/safetylife/chiiki/h25_sangakusounan.pdf 個人評論全文: http://blog.nutsfactory.net/2015/06/07/mountain-rescu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0.2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433696103.A.C31.html

06/08 01:08, , 1F
個人蒐集的部份2014資料,若以隊為單位來看,獨攀總山難
06/08 01:08, 1F

06/08 01:09, , 2F
數、迷路型山難數、外傷型山難數皆不高於團體隊伍
06/08 01:09, 2F

06/08 06:52, , 3F
"政府早就有在規劃"跟"政府真的有做"這之間差距還蠻大的
06/08 06:52, 3F

06/08 10:03, , 4F
好奇問下,總山難數沒有比較多,那山難發生後的死亡率呢
06/08 10:03, 4F

06/08 14:04, , 5F
沒有比較高
06/08 14:04, 5F

06/08 16:43, , 6F
那獨攀要佔幾成才不算高?
06/08 16:43, 6F

06/08 16:48, , 7F
你問我嗎? 看不太懂你的問題
06/08 16:48, 7F

06/08 17:07, , 8F
我想"比較高"的意思是獨攀死亡率沒有大於組隊死亡率..
06/08 17:07, 8F

06/08 20:41, , 9F
所以台灣是獨攀多還是組隊多?比率各多少?
06/08 20:41, 9F

06/08 20:46, , 10F
這我當然不知道了,會知道的只有擁有入山證名單的主管機
06/08 20:46, 10F

06/08 20:46, , 11F
06/08 20:46, 11F

06/08 21:03, , 12F
不過在5人才准入山實施前,應該可以用山屋申請隊伍來推
06/08 21:03, 12F

06/08 21:03, , 13F
估獨攀/團體比例
06/08 21:03, 13F

06/08 21:33, , 14F
若用此方法推估,記錄1000人份數據後得到獨攀/團體比例
06/08 21:33, 14F

06/08 21:33, , 15F
為5.9% / 94.1%
06/08 21:33, 15F

06/08 22:15, , 16F
推一個,有許多相當實際的資料!!很具體的討論,謝謝。
06/08 22:15, 16F

06/08 22:20, , 17F
"山區緊急救援體系檢討與建議之研究"
06/08 22:20, 17F

06/08 22:21, , 18F
裡面有些數據 可以參考一下
06/08 22:21, 18F

06/08 22:31, , 19F
那個的數據感覺有點脫離現況,因為它用了遠達民國54年的
06/08 22:31, 19F

06/08 22:31, , 20F
案例,得到平均死亡率:140 人/313 件=0.45的結果,而
06/08 22:31, 20F

06/08 22:32, , 21F
單看102年的數據是0.13,相差極大
06/08 22:32, 21F

06/09 11:25, , 22F
推!
06/09 11:25, 22F
文章代碼(AID): #1LT7Tdmn (Hik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9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LT7Tdmn (H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