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還要愚弄聽眾多少年 痛批音響界十大謊言

看板Headphone作者 (對酒當歌)時間10年前 (2013/12/01 18:37), 編輯推噓4(5135)
留言41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23 (看更多)
小弟完全沒有理工科常識,只是嘗試說出一些意見,請大家指教。 我想,對於這次的辯論雙方,可以大略分類為: 【理論派】 根據科學理論,數位線不可能影響音質。 【實務派】 根據實測經驗,數位線會影響的音質。 對彼此的反駁: 【理論派】 此現象不存在,實測經驗中所體會到的音質差異,都是基於心理認知的影響。 【實務派】 此現象存在,科學理論目前還不能解釋數位線有差,是因為現有理論不完善。 我想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大家不在同一個層面上討論問題,所以很多時候都在隔空對戰。 首先,我們要確定的是「這種現象存不存在」,才能進行後續討論。 否則,在「理論上不可能的預設下談不存在」,和在「實測中必然對的預設下談存在」, 實在很難有交集。最後便會出現這兩種對不上點的爭論: 1. 我就是聽得出啊,你想怎樣!!!??? 2. 理論上就是不可能啊,你到底信不信???!!! 只有確定「數位線是否影響音質」的現象是否存在後,我們才能繼續研究: (至於這樣的大規模盲測要怎樣執行,小弟就懶得去想了) 1. 此現象不存在。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會在實測時覺得有差?這種實測經驗是心理影響?還是其他環節造成的?? 2. 此現象存在。 那麼為什麼現有的科學理論不能完整詮釋他呢?是因為現有理論不完善?還是其他原因? 否則,我們只能原地打轉,在各自的世界中,談各自的經驗和理論。 然後,兩派的理論和經驗,又有不能迴避的盲點: 1. 堅持理論至上者,往往忽略了宇宙中還有很多確實存在,但我們卻至今無法解釋的現象 。歷史上有許多事,是以前認為理論上不可能、不存在的,後來卻被推翻。 理論上堅持沒差者,也有可能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他們提出的理論或許沒錯,但是他們 的理論並不適用於解釋有差的現象。 就好像1+1=2是毋庸置疑的常識,但是,當我左手拿著2顆蘋果,右手拿著3顆蘋果的時候, 你又怎麼能據1+1=2來斷定我手上不可能有5顆蘋果? 你或許會說,數位線傳輸就是這樣簡單,不可能有別的可能性。 這就好像質疑我手上有5顆蘋果的人說,1+1就是=2,怎麼可能會是5? 2. 堅持經驗至上者,往往忽略了大腦的感受易被主觀意識所誤導,因此人類歷史上才會有 那麼多的迷信、盲從和愚昧。 經驗上堅持有差者,他們所進行的測試,往往是小規模的、個人的、不嚴謹的,實驗的次 數也遠遠達不到可作為「鐵證」的要求,也不足以證明這不是心理作用或巧合。 這就好像你今天出門撿到一百塊,前天出門也撿到一百塊,大前天出門還是撿到一百塊, 並不足以斷定你每天出門都會撿到一百塊。 你能夠據此判定所有撿不到一百塊的人都是「木手」,都要回家砍掉重練嗎? 除了「理論派」和「實務派」,或許還有第三派。 他們認為,不管「數位線有沒有差」的現象在客觀上是否存在,只要人們主觀聽起來有差 ,那就是有差了,也就有意義了。 反之,如果聽起來沒差,那就沒意義了。 所以,這個問題,根本不用多爭什麼是非對錯,自己爽就好。 他們的理論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小弟認為他們的主張是有些脫離上述兩派的論述的。 (或者可以說,是不衝突,甚至可以兼容的) 暫且稱他們為「心理派」。 心理派認為,只要心理上認為有差異,則這種現象即是存在。 而理論派和實務派之間的爭端,則是因這種現象在物理世界中存不存在而起的,至於心理 上覺得有沒有差,是另外一回事。 簡單來說,心理世界的存在,和外部世界的存在,是不同的概念。 理論派可以堅持「理論上沒差」的觀點,但未必不能接受「心理覺得有差,那你爽就好」 的概念。 實務派也可堅持「經驗中有差」的觀點,但同時也可以覺得「聽不出的木耳是幸福的」。 ~~~~~~~~~~ 最後補個小故事。 原Po是相信「數位線有差」派的,因為我自己也玩過幾次盲測。 當然如前所述,盲測的次數和嚴謹度,不足以拿來作為科學上的證據。 但我個人是覺得,真的有差啦!哈哈~ 但是!!! 我是十分同意音響器材的品牌、身價、外型、材質和宣傳手法,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們的 判斷。 當然,很多情況下,這種心理暗示不足以扭轉聽感,但是對固有的聽感,有一定的強化作 用。 我個人的經驗是,背對器材,完全請閃光盲測時,雖然也聽得出差異,但是這種差異感比 面對器材時小很多,沒有當初「哇!!!根本就差很大!!!」的聽感。 在玩320k mp3和無損盲測時也一樣。 自己看著foobar亂按時,會覺得mp3都是垃圾,無損好很多。 但我去那些測試「金耳朵」的網站去玩盲測時,答錯的幾率也不小,大概有一兩成。 然而,聽不出數位線或mp3的差距,是否就是木耳,應該放棄玩音響/聽音樂了呢? 我覺得不必然。 我身邊有很多玩音樂的朋友,對音準和節奏變化異常靈敏。音樂造詣之高,我望塵莫及。 但是,他們之中,很多是覺得mp3和無損沒差的,順順聽就好。 小弟是覺得,玩音響/聽音樂本來就是很多方面的事,每個人的長處也不一樣。 「耳力」不是一個單純可量化的東西,他可能是很複雜。 有人的耳力擅長於辨別不同頻率,有的擅長辨識音色的差異,有的或許對力度、三頻更為 敏感。 所以,只是辨別不出mp3和無損,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聽不出Monster和HD800,那才叫慘…… 或者說……幸福??X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59.191.232

12/01 18:42, , 1F
根據科學理論,數位線不可能影響音質。 這句話本身就錯了吧
12/01 18:42, 1F

12/01 18:44, , 2F
數位線會影響聲音 應該是有理論支持了吧
12/01 18:44, 2F

12/01 18:45, , 3F
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正確的術語來表述這個意思,只能說個大概
12/01 18:45, 3F

12/01 18:45, , 4F
請yys兄指正~
12/01 18:45, 4F

12/01 18:47, , 5F
至於數位線影響聲音的理論,很多版大是提出過的,但可能還
12/01 18:47, 5F

12/01 18:47, , 6F
數位訊號也是類比訊號兜成的
12/01 18:47, 6F

12/01 18:47, , 7F
一開始就錯了 辯論有四方
12/01 18:47, 7F

12/01 18:47, , 8F
是無法解釋得很圓滿,所以才一直有爭議?
12/01 18:47, 8F

12/01 18:47, , 9F
1.根據科學理論,數位線不可能影響音質
12/01 18:47, 9F

12/01 18:47, , 10F
2.根據科學理論,數位線會影響音質
12/01 18:47, 10F

12/01 18:48, , 11F
3.根據實測經驗,數位線會影響的音質
12/01 18:48, 11F

12/01 18:48, , 12F
4.根據實測經驗,聽起來沒差
12/01 18:48, 12F
我想delaluna兄沒看清楚小弟的原文,而且就算真的少了兩派,又有什麼好噓呢? 我之後有補充: 《對彼此的反駁》 【理論派】 此現象不存在,實測經驗中所體會到的音質差異,都是基於心理認知的影響。 【實務派】 此現象存在,科學理論目前還不能解釋數位線有差,是因為現有理論不完善。 d兄提出的1和4/2和3,基本上沒什麼衝突。 覺得實測沒差的人,其中一部分自然會去科學上找依據。 覺得實測有差的人,其中一部分也自然會去找科學上的依據。 反之也是如此。 覺得科學上有依據可證明沒差的,便會去實測核對。 覺得科學上可解釋有差的,也可以去實測核對。 並不是說,覺得理論上沒差的人,就不會去實測; 覺得實測上有差的人,就不會去找科學依據。 我之所以標舉「實測」和「理論」兩派,並沒有說兩者必然衝突的意思。 而是就問題的起源點來分類。

12/01 18:49, , 13F
聽不出Monster和HD800,那才叫慘 這部分我也覺得不妥就是
12/01 18:49, 13F

12/01 18:51, , 14F
推dela
12/01 18:51, 14F

12/01 19:01, , 15F
又錯了 你自己也補充在這討論理論理解跟實證經驗
12/01 19:01, 15F

12/01 19:01, , 16F
其實我很好奇器材到啥程度才會明顯發現
12/01 19:01, 16F

12/01 19:01, , 17F
是independent 那你一開始辯論雙方的分類是怎麼回事?
12/01 19:01, 17F
對不起,我承認我的分類不夠精確。 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討論指正。 請d大火氣小一點吧,我沒有要跟你戰的意思,只是說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而已。 你有不同意見,可以彼此討論啊~ 有道理的話,我完全可以修正甚至推翻我的論述。 但如果你堅持要用「噓」這種不友善的方式來表示你的不認同,那我也是沒辦法的(攤手) 我完全沒有說理論和實證不相關,或有衝突的意思。 我標舉「理論派」,是因為很多認為沒差的人,主要是從理論開始出發。 之前也有網兄提出,很多人之所以認為没差,是因為他們所用的器材不夠敏感或高檔,測 試的經驗也不夠多。(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不要稱為「實測派」比較好?) 而我所標舉的「實測派」,則是另一個方向。 當然,我遺漏了認為沒差者之中,也有很多是以實測經驗為主的。 而認為有差的,很多也有一套可詮釋的理論。 因為這次論戰中,最主要的兩派是「我聽起來就是有差啊」和「理論上就是沒差啊」兩派 。 所以我會把覺得聽起來有差但又有理論可解釋的那一派算入前者; 而把認為理論沒差同時實測也覺得沒差的的那一派算入後者。 現在想一想,d兄說得有道理,這樣分類的確不夠精確。 或許這樣分類會好一點: 1. 有差派: 1.1 理論有差派 1.2 實測有差派 2. 沒差派: 2.1 理論沒差派 2.2 實測沒差派

12/01 19:02, , 18F
flac比320k好聽的多
12/01 19:02, 18F

12/01 19:03, , 19F
不能解釋現實現象的理論=垃圾,丟掉也沒關係
12/01 19:03, 19F

12/01 19:05, , 20F
請看一下#1IcWHcyu吧XD
12/01 19:05, 20F

12/01 19:06, , 21F
aalaya大大跟露天的forbidian是同一人嗎XD
12/01 19:06, 21F

12/01 19:07, , 22F
根據科學理論,數位線不可能影響音質 開頭分類問題就很大
12/01 19:07, 22F

12/01 19:11, , 23F
開頭刪掉就好了 要分兩派也就是有無差別而已
12/01 19:11, 23F
※ 編輯: waves66 來自: 180.159.191.232 (12/01 19:32)

12/01 20:16, , 24F
看你也沒比我菜 被噓一下何必起那麼大反應-.-
12/01 20:16, 24F

12/01 20:18, , 25F
真的要"戰"就另外發一篇文了XD
12/01 20:18, 25F

12/01 21:27, , 26F
套用你的理論,我真的「那麼大反應」的話,就另外po文跟你
12/01 21:27, 26F

12/01 21:28, , 27F
戰「態度」了……
12/01 21:28, 27F

12/01 21:33, , 28F
只是噓而已,不用這樣反應吧
12/01 21:33, 28F

12/01 21:35, , 29F
我沒有怎樣啊,而且很多地方我也同意他說得有道理。但好好
12/01 21:35, 29F

12/01 21:36, , 30F
的討論,卻這樣被噓,有點不爽,我想正常吧……
12/01 21:36, 30F

12/01 21:37, , 31F
w兄…推你的文,但噓沒有這麼嚴重啦- -
12/01 21:37, 31F

12/01 21:40, , 32F
12/01 21:40, 32F

12/01 21:50, , 33F
討論有正反意見才是正常的,一面倒往某方向才奇怪
12/01 21:50, 33F

12/01 21:50, , 34F
所以別把推噓看得太重,這只是表達正反立場的一種方式
12/01 21:50, 34F

12/01 21:53, , 35F
明白,是我多慮了^^
12/01 21:53, 35F

12/01 21:55, , 36F
w兄真的不用想太多,虛就給他虛吧,不要再在意太多呀
12/01 21:55, 36F

12/01 21:56, , 37F
ptt就想成打嘴炮放輕鬆的地方就好了,上班已經夠煩了
12/01 21:56, 37F

12/01 21:57, , 38F
下班後的世界就放輕鬆吧
12/01 21:57, 38F

12/02 00:07, , 39F
推放輕鬆
12/02 00:07, 39F

12/02 00:07, , 40F
且大家背景不同,看的角度不同,著實滿有趣的
12/02 00:07, 40F

12/02 03:09, , 41F
12/02 03:09, 41F
文章代碼(AID): #1Icn5OQ7 (Headphon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1 之 23 篇):
文章代碼(AID): #1Icn5OQ7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