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討論] 還要愚弄聽眾多少年 痛批音響界十大謊言
共 23 篇文章

推噓0(0推 0噓 7→)留言7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ShadowHeart (Keep walking囧尼 walker)時間10年前 (2013/11/25 17:34), 編輯資訊
3
0
1
內容預覽:
既然有了上一篇李小龍式的單挑. 那不妨再來一篇葉問版的我要打十個. http://financenews.sina.com/h/2009-06-11/09073169394.shtml. 出處同樣是新浪.不過時間拉回到2009年. 本文一口氣選了線材.真空管.數位....等十位對手同台較量. 不過有
(還有20個字)

推噓2(2推 0噓 1→)留言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takase (............)時間10年前 (2013/11/25 17:55),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十大謊言這篇已經戰到爛了,再加上我還想吃晚餐,所以簡單回一下煲機的問題. 最初煲機會被提出 (break-in burn-in run-in....隨便啦). 除了心理層面"越聽越順"的原因以外,一定程度是因為古早喇叭懸邊比較硬,. 所以需要去"煲". 至於有通電的器材,本身也需要一定時間的上電才能
(還有29個字)

推噓47(50推 3噓 180→)留言23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tropotato (tropotato)時間10年前 (2013/11/25 19:57),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 ~. 器材要burn這我是相信. 讓震動器材材質彈性疲乏後聲音自然會變,不過變好變壞那是個人聽感的問題. 如果說電路有磁化效應,也要特定金屬,你說要磁化銅銀金,啊不就......呵呵. 還有憶阻器這裡應該不適用吧. 反正商人為了賺錢什麼都扯得出來. 加上一堆人都感覺好像有差,就像我發了費雯後好
(還有45個字)

推噓6(6推 0噓 22→)留言28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INIKS (阿咧?)時間10年前 (2013/11/26 02:16), 編輯資訊
1
1
3
內容預覽:
剛剛看到這篇,關於音響玄學or科學 這個主題好像討論了不少次,. 剛好睡不著,試著在網路上GOOGLE了一下,發現一些東西..... 雖然版上神人不少,除了聽感鑽石耳的前輩!. 或是能夠實際測量,拿出數據來討論的M大,都讓小弟學到不少。. 不過,今天難得有可以補充的東西,就讓我野人獻曝一下,分享一下
(還有1435個字)

推噓3(3推 0噓 21→)留言2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tsunamimk2 (我想我是真的愛妳)時間10年前 (2013/11/27 18:00), 編輯資訊
1
0
1
內容預覽:
其實不是 這是為了高bitrate的狀況 例如拿usb來傳. full hd video+7.1 channels的 loss就是掉框 或者h.264的話,馬賽克. USB DAC一般只有兩個聲道 就算是384Kbps/32bit的PCM stream吧. raw data realtime送也不過
(還有513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