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還要愚弄聽眾多少年 痛批音響界十大謊言

看板Headphone作者 (阿咧?)時間10年前 (2013/11/26 02:16), 編輯推噓6(6022)
留言28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23 (看更多)
剛剛看到這篇,關於音響玄學or科學 這個主題好像討論了不少次, 剛好睡不著,試著在網路上GOOGLE了一下,發現一些東西.... 雖然版上神人不少,除了聽感鑽石耳的前輩! 或是能夠實際測量,拿出數據來討論的M大,都讓小弟學到不少。 不過,今天難得有可以補充的東西,就讓我野人獻曝一下,分享一下心得! ------------------------------------------------------------------- 這篇文章裡面有的似乎正確,有的明顯有錯,這篇就討論原PO懂的地方, 3. 關于反數碼的謊言 這部分大家應該都沒有爭議,只是文章寫的有點瑕疵,幫他補充一下。 文章裡面寫了,認為44.1kHz已經能夠記錄20kHz的訊號, 但是實際上,如果真的只用兩倍取樣率去sample訊號,就會長得像下圖的第二個: http://www.ni.com/cms/images/devzone/tut/a/0f6e74b4493.jpg
看起來失真嚴重,不過也許實際上聽不出來呢? 原PO也曾經這麼以為... 之前有分享過訊號產生器,當我把18.5kHz訊號(原PO能聽到的的上限) 用不同的sample rate去聽, 發現低取樣率是爆音刺音,較高的取樣率較為柔和。 也許整體系統不是真的能到20kHz,但是經過低取樣率,還原的訊號是突波, 反而造成多餘的爆音諧波, 親身體驗到了這種現象,所以原PO現在是高取樣率的信徒了! 6. 關于煲機的謊言 這部分是指關於run線材/器材的爭議,原文章認為完全不需要run,認為這是無稽之談。 但因為認識一些音響愛好者,也聽過他們做的class D-amp.IC , 那群朋友都認為線材/器材需要run,甚至要加快run速度,還直接把線材浸入液態氮。 總之,根據一些親身經歷,認為run線材/器材是有原因的, 原OP推測線材器材不好聽,來源是雜訊的問題。 理論上雜訊來源有: 熱雜訊(Thermal Noise) 閃爍雜訊(Flicker Noise) 巴克豪森雜訊(Barkhausen Noise) 前兩個大概有個概念,第三個比較冷門,不過是個很久之前就被發現的現象, 常見於非破壞性檢測,檢測材料的內部應力。 wiki: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rkhausen_effect 詳細: http://www.insight-ndt.com/papers/technical/t013.pdf 國內論文: http://ir.lib.nthu.edu.tw/handle/987654321/28003 Simplified Barkhausen Noise Detection System 現象為磁導線快速在線圈裡面變化,後面接了一個放大器,最後用喇叭聽,會有雜訊產生 因為線材/器材內部 結構晶格,有應力在其中,造成電場/磁場不連續, 有點類似flicker noise的現象,由於材料的defect,電子經過其中會被抓入在釋放, 而讓材料應力消失的辦法,除了等待時間經過,還有降溫讓晶格改變排列, 與我們run器材的行為不謀而合阿 (不確定通電是否能減少應力)。 有趣的是,我們在聽的音響系統,與Barkhausen實驗圖很類似, 所以可能我們買了新線材/器材,都在做了一次Barkhausen effect的實驗。 不過,理論歸理論,這個現象造成的雜訊並不一定顯著, 人耳是否真的聽的到,還要有相關資料佐證才能知道, 原OP相信,有些東西不一定是心理學,而是某些次要效應在音響系統被放大了, 造成明明沒有理論可以證明,然而又有相關說法產生, 所以保持開放的心,有問題的時候去查一些資料,也許又能學到一些科學現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7.172.136 ※ 編輯: INIKS 來自: 122.117.172.136 (11/26 02:18)

11/26 02:25, , 1F
20kHZ 的確只要兩個點就能還原....
11/26 02:25, 1F

11/26 02:27, , 2F
因為你現在講的頻率指的其實是fourier分析過後的頻譜
11/26 02:27, 2F

11/26 02:27, , 3F
也就是harmonic wave function ,確實只要震幅跟頻率就能
11/26 02:27, 3F

11/26 02:28, , 4F
還原一個sin或cos函數
11/26 02:28, 4F

11/26 02:34, , 5F
請問為什麼線材要泡液態氮咧?(舉手)
11/26 02:34, 5F

11/26 02:39, , 6F
因為在低溫的時候磁矩在各方向的機率會下降,而會集中在某
11/26 02:39, 6F

11/26 02:40, , 7F
方向
11/26 02:40, 7F

11/26 02:40, , 8F
之類的....
11/26 02:40, 8F

11/26 02:43, , 9F
所以意思是說要一直泡著嗎?還是有泡過處理就好?
11/26 02:43, 9F

11/26 02:45, , 10F
我不太懂但確實是只要降溫過就好-200度C左右,可以消除焠火
11/26 02:45, 10F

11/26 02:45, , 11F
殘餘應力,接下來非本科系所能了解XD
11/26 02:45, 11F

11/26 02:47, , 12F
深冷處理
11/26 02:47, 12F

11/26 02:56, , 13F
FT 總算看到了XD
11/26 02:56, 13F

11/26 03:07, , 14F
這樣線材的結晶不會有問題嗎?@@
11/26 03:07, 14F

11/26 03:15, , 15F
印相中學到都在講鐵碳的martensite 銅的話就不知道了...
11/26 03:15, 15F

11/26 03:18, , 16F
ㄜ 已經成線的話應該不會拿去弄吧... 塑膠部分不怕嗎?
11/26 03:18, 16F

11/26 08:10, , 17F
材料有問題問樓上就對了 現役材料系人才
11/26 08:10, 17F

11/26 08:13, , 18F
液態氮有問題去物理系或材料系裝一桶回家就對了
11/26 08:13, 18F

11/26 08:20, , 19F
我還沒修金屬.....是可以去問問教授拉
11/26 08:20, 19F

11/26 10:17, , 20F
我還以為我在看分析化學~
11/26 10:17, 20F

11/26 13:01, , 21F
取樣理論部分,還要考慮到 DAC 後面有 LPF,所以那個三角波
11/26 13:01, 21F

11/26 13:02, , 22F
會修回sin波... 不過那是理想的 LPF 才會得到理想的結果 XD
11/26 13:02, 22F

11/26 17:34, , 23F
專業
11/26 17:34, 23F

11/26 22:27, , 24F
畫那個圖的肯定不懂什麼叫低通濾波吧
11/26 22:27, 24F

11/28 14:20, , 25F
"降溫讓晶格改變排列"這是啥鬼說法阿...
11/28 14:20, 25F

11/28 14:21, , 26F
在低溫之下,晶格結構更難改變
11/28 14:21, 26F

11/28 19:19, , 27F
大感謝,這篇又讓我學到不少關鍵性的東西 :)
11/28 19:19, 27F

11/28 19:39, , 28F
kkarthur 請考慮martensite轉換這類的機制
11/28 19:39, 28F
文章代碼(AID): #1IavFeTB (Headphon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23 篇):
文章代碼(AID): #1IavFeTB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