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還要愚弄聽眾多少年 痛批音響界十大謊言

看板Headphone作者 (............)時間10年前 (2013/11/25 17:55),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3 (看更多)
※ 引述《ShadowHeart (Keep walking囧尼 walker)》之銘言: : 既然有了上一篇李小龍式的單挑 : 那不妨再來一篇葉問版的我要打十個 : http://financenews.sina.com/h/2009-06-11/09073169394.shtml : 出處同樣是新浪.不過時間拉回到2009年 : 本文一口氣選了線材.真空管.數位....等十位對手同台較量 : 不過有趣的是 : 本文作者拿了引擎做比喻 : 某程度上的認同了煲機的作用性 : 究竟音響是指玄妙難測的太極.還是拳拳紮實的詠春(不過王家衛是個例外XD) : 會出現定論的一天嗎? 十大謊言這篇已經戰到爛了,再加上我還想吃晚餐,所以簡單回一下煲機的問題 最初煲機會被提出 (break-in burn-in run-in....隨便啦) 除了心理層面"越聽越順"的原因以外,一定程度是因為古早喇叭懸邊比較硬, 所以需要去"煲" 至於有通電的器材,本身也需要一定時間的上電才能進入穩定的工作狀況 而近年電路學也有提出憶阻器的概念,應該也有關係吧 回到耳機,依廠商設計概念的不同,可能對煲機的認知會有所分歧 以歐陸三廠的耳機為例 耳罩的軟化/貼合 側壓程度會對聲音有一定的影響 我個人覺得這算是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點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6.10.138

11/25 19:32, , 1F
前幾天林家樑也有發文 http://tinyurl.com/ldenoh4
11/25 19:32, 1F

11/25 20:34, , 2F
推林主編好文~
11/25 20:34, 2F

11/29 11:34, , 3F
憶阻器的概念應該和你想說的沒有關係
11/29 11:34, 3F
文章代碼(AID): #1IanwEzJ (Headphon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3 篇):
文章代碼(AID): #1IanwEzJ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