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教師的反省機制付之闕如

看板Education作者 (謝謝妳~~)時間18年前 (2006/03/06 20:0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43 (看更多)
針對你的回文 一起作個回應 舉個例 女性主義 從19世紀伊始 從一開始 是要求和男性要完全平等 第二階段 是要求男性要去除生殖器和其平等 現在 第三階段 先肯認兩性差異後 再探討這樣的成因 接著持續再可能達到平等的議題或場域上努力 基本上我是一貫抱持著 第三階段的看法來看社會問題的 這個角度我感覺蠻好的 希望可以和你共享 至於對照組實驗組是否要拿勞工和教師來比 我的出發點是 1.(公立)教師和勞工都是領固定薪水的勞動階級 2.他們彼此都有雇主 3.雇主一個是國家 一個是企業主 4.在台灣 因為國家教育政策採社會主義 企業主是在資本主義的場子上和全球競爭 5.觀察這其中所造成的差異性 另外 我在前文舉出 我們來個數據 一百位教師他們從小到大的社會經濟背景 一百位勞工(指勞力密集 EX襪子工廠 紡織工廠) 他們從小到大的社會經濟背景 要教師換勞工 可以! 簡單沒問題 要勞工換教師 為什麼不行? 只是因為個人人耐的問題嗎? 就已經將 勞工設定在勞力密集非技術密集類的勞工 而這群廣大的勞工 目前(2006)正是失業的最主要人口 我比較的目的並不是在檢討教師薪資 我的目的是在於 教師拿了多少錢 就應該做多少事 若是沒做事 或是根本就在混的 就應該請他回家吃自己 而不是讓國家把他養退休後再養他到天國為止 然後誤人子弟幾十年 我從頭到尾只在一處 回應一位板友提到的關於薪資問題 提到教師薪資確實不錯 但並沒有提到一定要減薪的論說 以上 是我的想法 以下 是我覺得一個大學生在台灣 對於社會將來或是現在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承認 不平等的殘酷現實 承認 弱肉強食的競爭法則 但 抱持著每個人都有機會都有可能性的原則 且持續創造每個人的可能性 若因某種程度因年齡因體力因社會背景沒有機會 這個社會必須能給有規律的救濟活動 這是我們所有有能力的人可以做的 這次的回文 內文充滿了對於我的想法和看法的臆度和猜測 這樣並不好 可以使用詢問式的方式來確認我的想法 我想這樣會更好 否則容易那抓一點這抓一句 造成筆戰失焦 ※ 引述《ntnuufo (心靈上的平靜)》之銘言: : : 是啊 所以我能做的就是 : : 把他們的子女好好的教好 : : 這樣算是親身親力吧? : : AND 比爾蓋茲如何同情你我不在乎 : : 但我在乎他持續關注在許多社會弱勢者身上的態度 : : 還有 我不喜歡您這樣 請別人多唸點什麼書的 下筆方式 : : 蠻不尊重人的 : 如果你覺得文字很尖銳 我可以跟你抱歉 : 但我從頭到尾都覺得你討論的論點根本沒掌握對方向 : 你不喜歡我的下比方式 同樣的 : 你對老師的觀點 也讓我覺得你很沒禮貌 : 說得老師的待遇似乎是造成所謂短期勞工的原罪 : 請問你又先尊重老師這群人暸嗎? : 關心弱勢跟教師工作福利好壞沒關係 : 教師福利好壞跟基層勞工的福利也沒關係 : 教師教學不分學生背景 本來就都得依樣認真 : : 而我的觀念是 : : 教師的福利制度已經很不錯了 : : 至少當國家財政的刀子沒大幅動到教師的薪資之時 : : 而我把兩件事情混在一起談 : : 實在很抱歉 : : 勞工的福利該被照顧 : : 教師的福利算是不錯 : : 以上兩句這是我的看法 : 教師福利多好見人見智 看國家想要素質多好的教師而定 : 但在我看來 你似乎仍覺得 當教師薪資被大幅減少 勞工福利 : 會因此受重視而上升(不然你不會特別扯到教師福利) : 我提出依各觀點 信多少在你 當教師薪 資 福利被刪減到 : 沒有優秀青年願意投身基層教職時 社會階層的底層才真正不會在有流動 : 及翻身的機會 因為社會上層的子女教育依賴學校教師的需要比率低 : (他們有雄厚的社會資本可以尋求更優秀的教育資源及教師) : 而底層族群子女依賴基層學校教師教育比率高 你自己可以思考看看 : : 但是我認為身為享受高等教育的我們 : : 是不是更應該去思考 : : 為什麼這些人"只"能當勞工 : : 而無法有進一步的發展 : : 以上是我的另一個看法 : : 而不是很無情的說 : : 這是適者生存 遠古時期說不定這些人還比你我都還利害勒 : 社會上的弱勢與否是相對的 : 另外你既然知道上述兩件事不應混唯一談 : 就請你專對弱勢族群來討論 : 勞工並均非弱勢 請你不要被媒體引導 輕易將社會隨意二分化 : 這是我的看法 : 此外在你的言論上我感到你有嚴重傳統的士大夫職業高低觀念 : 不然你不應該說 "只"能當勞工這樣的話 若你現在也身為教師 : 更是歧視技職體系的嫌疑 : 勞工是社會工業的必需 他們重要性沒有不如教師 : 勞工也有技術高下的差別 所以他們收入不見得少於教師 : 有臨時工 建築工地工人 企業生產線技術員等等 : 你想指什麻 他們會選擇該職業 可能興趣 能力不同 文化不利 父母教養態度 : 等等 都有可能, 但你不能只認為 他們好像"都是"因為"不幸"才被迫當勞工 : 這是你要清楚的 我不否認有部份勞工法規 條款不適當 對勞工可能沒有合適的 : 保障 需要政府注意 但不等於勞工是較低下的職業 也不等於都是弱勢族群 : 更不代表教師的薪水跟勞工福利有啥 相關性 : 請尊重你所受過的高等教育給予的思考訓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66.122

03/06 22:40, , 1F
同理國立大學學生 花了多少高教補助 也應該做多少事??
03/06 22:40, 1F
文章代碼(AID): #1432PO-5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32PO-5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