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歷史上大包圍賽局的比較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普蘭可)時間3年前 (2020/10/11 23:00), 3年前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9/12 (看更多)
※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銘言: : : 我不大接受這種推到個人因素的解釋 : : 譬如把齊國最後的秀逗時間都推給后勝收錢也是一樣 : : 但是一個健康的組織會有某種機制或基本常識來排除這些錯誤決策 : : 若沒有,很難成為巔峰勢力 : 中國戰國時代如果君主耍笨,但是這種笨對國家大臣或是人民來說沒有立即的感覺 : 您覺得要怎麼用「某種機制」來排除這種決策呢? 這是因為史料沒有詳細紀載當時的機制,又喜歡只強調個人行為 搞得好像是一個人進讒言就影響國政,但每天都有人進讒言,秦國也有一拖拉庫 如果一個國家是被讒言嘴一下就倒了,即使秦國也會一下子被趙高害死,傳不過兩代 所以某種機制在任何成功的組織一定必須存在,即使這個機制有時看起來並不明顯 這種機制可能是制度或權力結構,例如蒙古崛起時,各將領也是爭權奪利勾心鬥角 但是在蒙金對決的過程中,可看到蒙古將領傾向良性競爭,分進合擊爭功但合作 金將領傾向惡性競爭,互扯後腿見死不救,這導致蒙金對決中許多決定性戰役的結果 但是金滅遼的時候也是一樣英姿煥發,而到了元朝末年,元方自己也變成金末德行 這個部分或許可解釋為草原大會發揮很大的作用,因為你亂搞友軍或對友軍玩小伎倆 到時在草原大會上不被視為真英雄會敗選,但忽必烈成為中原皇帝不管草原大會以後 這個機制就沒有了,所以後來若沒有新的管理辦法,將領會「中原化」是必然的 也可能是一種組織文化,或是教育傳承,譬如亞歷山大的教育充滿希臘神話故事 類似歷代歐洲貴族教育都要讀伯洛奔泥撒戰爭史,了解基本的現實主義常識 雖然那時候沒有所謂現實主義這個名詞 古中原也非常重視歷史,甚至很重視歷史評價,最早甚至什麼事都要先問過史官 太史官主管祭祀卜卦,最初用甲骨,裂痕超棒的最好你有人真的看得懂,其實這跟 德爾菲一樣,是利用歷史知識和情報來推斷這件事情應不應該做,不該就說不吉 這就是非常明顯的防呆機制,國君耍笨大臣勸不動的時候太史就說唉呀大凶啊.... 後來國君不爽了,改成「易」,易就是簡單的意思,就是有阿達國君覺得哼哼聽你史官 在放屁,你當國王還我當國王,改簡單一點的易,這樣我也略懂一二,看你還能胡吹? 但是易的設計也是非常有趣,研究周易就可以發現,卜到任何掛幾乎都可以說好也說壞 敘述都有一個循環性,當然世界上大多數事情本來就是有正反面有循環性沒錯, 但這種設計最重要的還是讓史官可以愛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不該做的事就說大凶 後來國君越來越自大,在西方,亞歷山大直接威逼德爾菲講好話,東亞的春秋戰國也是 越到戰國,史官體系也越式微,就逐漸失去作用,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全部知識分子 人人都熟讀歷史,如果一個組織中人人有基本常識,一聽就知道什麼是餿主意 除非到了趙高指鹿為馬的階段,否則不會因為一個人提出餿主意就影響國政 也可能是純粹的權力危險平衡,例如齊後莊公姜光濫殺大臣又公然搞人家的妻子 結果就是綠光罩頂的崔杼氣得造反把他砍了,崔杼幹了這事以後,竟然還當權很久 顯然是因為姜光太顧人怨,但是到了崔杼家也自己為了繼承問題內亂,就被慶氏消滅 慶氏後來又被鮑氏、高氏、欒氏消滅,可是,崔慶鮑高欒其實通通全都是姜姓後裔 自相殘殺成這樣,所以晏嬰在當時就看得出「齊為陳氏矣」,因為齊姜家族的文化 顯然有嚴重的問題...但是其他腦袋正常的人要亂搞之前知道處於危險平衡就會三思 所有從部落進入貴族封建的時代,不管是早期羅馬、古希臘,還是歐洲封建時代 都有貴族制衡的機制,不論形式和名稱各有不同,這些機制都有防蠢的作用在 秦國變法之後拆除了這個防蠢機制,就只剩下教育文化在防蠢,贏政早年出了餿主意 還有李斯寫諫逐客書讓他醒悟,一但出了趙高,進入指鹿為馬狀態,就沒有任何防蠢 但是齊國的中央集權化遠不如秦,應該不至於會如此 現代觀察任何大於五個人的組織,要是沒有某種防呆機制,沒幾個月就分崩離析了 (因為餿主意跟讒言是以每天等級的頻率在發生...) 觀察企業,要是真的都憑創業者的個人英明神斷,通常根本不可能傳給第二代 田齊雖然是篡位者,但是來自老牌公國陳國後裔陳完,來到齊國之後經營四代開始強大, 第五代開始積極「讓利」拉攏各勢力,所以晏嬰才會看出田終代齊 田氏並非暴發戶,不能說是田和暴發之後,到田建只傳七代,所以決策品質不穩定 當年是靠讓利得到齊國的王權,怎麼會不知道要用王道得天下 (而搞出滅宋後被圍剿的飛機) : 齊王建把國家大事丟給君王后和后勝, : 君王后就是搞內政,對秦服從。 : 后勝收秦國錢,但是不是只有他一個人收, 沒錯,各國都有人收錢 后勝若自己收錢不平均分下去,也沒辦法主導朝政 問題在於,姐是王后弟當齊相整個家族掌權,要A錢機會還不夠多? 只能跟秦國A? 當齊國滅亡全家滅光光,收錢有屁用呢? 所以后勝應該不是純粹A錢,是梅克爾主義,認為讓堤壩國家去擋秦國就好 齊國減少國防開支,休養生息,若是在齊襄王時代,這可能也不算不合理 但是請注意到齊襄王過世已經是265BC,堤壩國家已經很明顯要總崩掛掉了 (梅克爾的堤壩國家還只是雞雞叫,倒向美國,有美國撐,俄國也還沒意思真打) 到260BC就發生長平之戰,要是我們任一板友穿越去當后勝,都是要窮兵黷武備戰 全力支援堤壩國家,怎可能像齊國一樣呆呆等死 別說為國家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也不應該這麼阿呆啊... 后家也不是暴發戶,是太史家族的女兒出身,老爹還因「女不取媒因自嫁」暴怒 (或許其實是因為太史阿公預知未來,知道生了孫子會滅國所以暴怒?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246.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602428441.A.36B.html ※ 編輯: plamc (36.227.246.61 臺灣), 10/11/2020 23:16:01

10/13 01:40, 3年前 , 1F
崔慶高欒的確都是姜齊公族,但鮑氏似乎是夏朝後裔杞國
10/13 01:40, 1F

10/13 01:40, 3年前 , 2F
公子敬叔之後。
10/13 01:40, 2F
文章代碼(AID): #1VWnuPDh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VWnuPDh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