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M43可不可以用全片幅來解決高iso的問題呢?

看板DSLR作者 (路人甲)時間10年前 (2013/11/22 20:14),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 引述《outrunner (ot)》之銘言: : 幫你修改一下命題比較清楚. : ※ 引述《greenager (greenager)》之銘言: : : EM1, 全幅 13x17.3mm = 16.1MP, 縮成5.5MP, ISO 3200 : : VS. A7R, 裁切 13x17.3mm = 9.5MP, 縮成5.5MP, ISO 3200 : 計算後得到: (所有數據來自DxO) : A7R EM1 GH3 GX7 : Manufacturer ISO 4571 5389 4391 4222 (灌水越大需設定越高) : Measured ISO 3200 3200 3200 3200 (也就是實際的ISO) : SNR (dB) 25.3 25.6 25.8 25.3 (數字越大越好) : DxO有完整的定義說明與教學文件. : 此外, 再教一個簡易的單位面積感光能力比較的"估算"方法: : "Low-Light ISO 乘 Sensor面積比倒數" : 既然是估算就表示可能產生誤差, 但這可以快速解決大部分人的疑問. : 最後釐清一個觀念: : 小片幅感光能力有限, 是因為感光元件的面積較小, : 而不是單位面積的感光能力較差. : 撇開製程技術, 一個不變的原則就是 - 雜訊始終反比於進光量. 關於雜訊的部份,我個人的理解如下: 雜訊來源:1.熱雜訊 2.光雜訊 底片原則上沒有熱雜訊,熱雜訊是數位特有的雜訊,主要是因為sensor在工作時 耗能產生的廢熱被sensor當成訊號,這也是長曝時發生的雜訊,而相機在做暗電流 去除也是指這個雜訊 鏡頭進來的光有一部份是你不要的 (包含不可見光),但進來了就是會被接收到, 這個在數位或底片是相同的 雜訊不會反比於進光量,熱雜訊只要sensor通電的時間相同,就會產生相同的熱雜訊 而光雜訊在光線不足時,大部份情況下也是跟著下降的 主要的問題在於不同的是SNR,也就是跟雜訊相比時,你真正要的訊號的強度, 在光線不足時,你想要的訊號強度下降,但雜訊卻沒有跟著下降,sensor分不出訊號 和雜訊的差異,在高iso時一併都放大,所以雜訊就被凸顯出來了 (和光線足夠時相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0.40.164

11/22 20:43, , 1F
推專業~~~~~
11/22 20:43, 1F

11/22 22:03, , 2F
11/22 22:03, 2F

11/22 22:08, , 3F
推補充. 當然我說的是放大後啦. XD
11/22 22:08, 3F

11/23 00:22, , 4F
所以很多老機子高ISO狀況high key拍的品質其實也都不差
11/23 00:22, 4F

11/23 10:22, , 5F
難怪我想說直接成反比好像怪怪der
11/23 10:22, 5F
文章代碼(AID): #1IZqgVFh (DSL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IZqgVFh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