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翻譯不一定是外文系出身...?

看板translator作者 (終於來拉..)時間18年前 (2006/02/04 12:5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3 (看更多)
我還滿同意cleopheus說的,翻譯會有譯者自己的文風,其實長短我倒覺得還好, 我比較認同的是「是否能翻出外國人『看得懂』的英文」(當然正確性是先決條件) 畢竟英翻中是翻給外國人看的(不是翻給英文很強的中國人看的) ,以前做編輯的時候,隔壁的外國人常說:「這個人寫的英文我看不懂, 這個人說的英文我不太了解」,很有趣的是,大家明明都是用同一種語言, 為什麼會看不懂呢?仔細想想,大家不覺得有時候看某些翻譯書,明明就 都是中文,可是卻看得「很辛苦」,我另一個當編輯的同學戲稱這種中文「不是中文」; 中文和英文是兩種不同的語言,語言之間的轉換,很多時候不是中文是什麼ꄊ、斷句在哪裡,轉折在哪裡,英文就可以如法泡製的,所以我倒覺得長短是沒有太大差別 ,中階的譯者可能要試著翻出「外國人懂的句子」,說起來可能很玄,到底什麼是 「外國人懂的英文,什麼不是呢?」,其實還是回到學英文的最基本,多看,多讀, 多學(如果能多「背」就更好了拉);這點我相信無論是多強的翻譯都該不斷努力 去做到的事,學無止境,一輩子也不會有最強的時候。 不過在翻譯了不少英文文章之後,發現到其實native speaker寫的英文,往往 都不會很長,頂多就兩、三句,而且句子結構都很「明顯」,不會有太多子句。 那些句子很長的文句,好像都是以前學文學時較學術或專業的英文才會出現, 所以現在翻譯我大概會避免使用太長的句子,我覺得「可能」會比較符合英美語 人士的閱讀習慣吧;不過既便是使用長句,只要句子漂亮、結構清楚、不會讓人混淆, 我是覺得長短句就真的是個人習慣了。(不過對自己英文較沒把握的人,小弟還是建議 "play it safe",用短句就很正點了拉) ※ 引述《cleopheus (祈雨娃娃)》之銘言: : 關於英文文句的長短,我有給liton看過我翻譯的文章。 : 我就是所謂的外文系的學生,主攻的剛好又是文藝復興的文學, : 特色就是句子很長,附加子句很多。往往一句四五行都算很正常。 : 所以我自己寫東西也是會很長。 : 我翻譯時如果中文句子很長,我不會特別把他弄短。 : liton大大覺得英文句子要言簡意賅。 : 而我唸文學的卻覺得句子稍微複雜一點點會比較好看。 : 所以翻譯其實很多時候都會有譯者自己的文風在內^^ : ※ 引述《kyae (kyae)》之銘言: : : 這一點我完全同意。 : : 但是問題是,市面上的翻譯書,誤譯的問題還是非常的嚴重。 : : 編輯為不稱職的譯者善後的事情也時有所聞。 : : 我想這是liton網友以「語言能力好」為出發點的感想與經驗吧? : : 其實語言能力的好壞是個很難以界定的東西,看得懂是一回事, : : 有沒有足夠的語感來翻譯又是另一回事。 : : 但是我覺得liton網友這邊所描述的情況有點「危險」, : : 因為在語言能力有待加強的階段,也是會有你所提到, : : 「看原文專業書籍的某一段 單字全懂 文法也都沒問題 : : 但是這段文章就是不懂他在講啥 或是和你本的專業知識有衝突」的情形, : : 我甚至想大膽假設,很多誤譯很可能都是在類似的情況下, : : 被不稱職的譯者以望文生義法翻出來...... : : 至於連母語人士都看不懂的文字,我相信那是非常專業的文章, : : 自然要請熟悉該領域的專業人士來處理會比較好。 : : 只是,也有很多時候,專業人士未必是稱職的譯者。:> : : 中翻英的問題又不同,在此就不討論了。 : : 這裡不知liton網友所談的是不是指中文翻成英文。 : : 這是我比較不同意的地方,因為以我的理解,中文其實是多短句的, : : (若是中翻英而中文句子長,那我想是個人書寫習慣問題了) : : 反而是英文句型的關係,在多了很多修飾語後,五六行的句子如家常便飯, : : 而且越專業(或學術)的文章越容易看到。 : :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粗淺觀察,有錯還請網友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87.166

02/07 18:17, , 1F
推這篇,說出我的心聲
02/07 18:17, 1F
文章代碼(AID): #13v3J2-M (translato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3v3J2-M (trans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