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對精神醫學的困惑 Part-1

看板medstudent作者 (恩)時間14年前 (2010/07/13 17:35),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5 (看更多)
※ 引述《amilu ()》之銘言: : 感謝各位學長姐的回文 : ※ 引述《dasein79 (白蓮教教主)》之銘言: : : 這類問題是「純粹理性」與「實踐理性」的問題。 <-但這不重要。 : : 比較重要的是,為什麼你會想問精神科的人這個問題? : 會想問精神科的人 是因為其診斷標準有點不同 : 部分醫學的criteria是建立在統計學上 : ex:血壓超過120/80,每隔幾年complication會增加多少 : 血糖HbA1C沒控制好,五年十年大小血管併發症會增加多少 : 而精神醫學在criteria的定義上 有點不同 : 上課時就是 depression符合哪幾項 時間多久以上 就是憂鬱症 : 以前有問過為什麼是這幾項 不過沒有滿意的解答 : 而這幾項來源為何? 為什麼兩周以內同時出現五項以上就給它個"憂鬱症"的名稱? : 接著就開始治療了 小弟只是剛畢業的待業男子...五月的時候也在精神科實習 我也想過原PO的問題 應該說這是每個入門者都會遇上的疑惑吧? 在臨床看過一陣子後我給自己的答案是: 精神醫學是正在發展中的醫學 所以它的診斷完全是依靠所謂的"symptomatology" 如諸位前輩所說我們責任在於界定異常且需要治療者 給予醫學上的幫助 今天有所謂的精神科病患 在古早時期沒有精神醫學時社會上同樣也有群異常者 古人發現這群人會有幻覺妄想不洗澡怪異行為之類 慢慢地這群人又被歸納出 正性症狀負性症狀 預後好的預後不好的 最後才整理出現今的診斷系統 而它所無可取代的原因是mental disease在本質上太複雜 沒辦法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有單一又絕對客觀的診斷依據 所以到今天精神醫學還是用這套系統來"輔助"我們去診斷出這群需要幫助的異常者 我覺得臨床上case看多了就會漸漸有感覺了 "健康的正常人並不會有這種行為/思考" 甚至不必醫生 家屬也可以感覺到病人 "不是平常的他/她" 因為有這種異常的"現象" 才會有因應而生的診斷現象學 而非現象學無中生有跑出來硬套在現代人頭上...... 也許隨著時間進展會發展出更加有效的精神科診斷工具 也許到時候diagnostic interview會像PE被CT打敗一樣式微 這樣大家應該可以省下不少功夫:P : 我也認同前面學長姐講過的 很多人不喜歡這樣的狀態 (尤其是門診病人) : 不過 也有部分是沒有病識感的 : 那我們是怎樣決定"他生病了!"? : 就因他跟大多數人不同嗎? : 那身旁有些怪人 會做出大多數人不會做的決定(或逃避) <--每個人周遭多少都有 : 這樣他們也有病嗎? : 這也是小弟我特別想問精神科醫師的原因 : 前文有人推薦精神病醫學史或許是個選項 : 我會去找找 : PS:正因精神醫學包含的 不僅是physical上有哪些變化 更包含mental上的改變 : 因此怎麼定義"這是一個疾病" 變在我心中 產生一個問號 : 畢竟人總會變化、每個人也會不同 (v.s 社會大眾) : 這樣的不同 到多少是個"疾病" , 還是是因為它沒被歸在DSM中所以就不是個疾病 : : 最重要的是,為什麼走精神科的人會想回答這個問題? : 沒注意就送出個邀請了 XD : : 精神醫學不是哲學,不是在探究真理的學問,精神醫學只是一種應用科學, : : 無法回答建構這個科學本身的各種假設。 : 我同意學長的說法,精神醫學是種應用科學 : 不該要精神醫學去回答它的假設 : 但就"疾病"而言,部分內科疾病用統計學來架構他的診斷及治療 : 也是因它們是physical上的改變,可以觀察統計 : 我也知精神醫學包含mental上的改變,現在科技而言上述方法還不合適 : 只是還蠻想知道是什麼架構起精神科 (診斷、治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64.183

07/13 18:07, , 1F
期待出現精神科版的CT!:p
07/13 18:07, 1F

07/13 18:59, , 2F
有function MRI, PET等,近年研究很多,但是很貴
07/13 18:59, 2F

07/13 19:01, , 3F
而且做檢查前也要有PE,同理也要先有MSE
07/13 19:01, 3F

07/13 19:01, , 4F
不然會被大老罵年輕醫師都只會開檢查單不會PE喔 XDDD
07/13 19:01, 4F

07/25 19:14, , 5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www.94istudy.com
07/25 19:14, 5F
文章代碼(AID): #1CF3DDlI (medstud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F3DDlI (med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