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台灣為南島原鄉之個人管見

看板historia作者 (K神我們巴西見)時間8年前 (2015/11/03 09:04), 8年前編輯推噓9(9055)
留言64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0 (看更多)
※ 引述《ilha ()》之銘言: : 南島語族的源流,可以從幾個途徑來探討: : 1.比較語言學 : 2.生物包裹(如構樹) : 3.工藝(文化傳播) : 4.口傳傳說 : 5.生物遺傳分析 : 上述每個途徑都未必能絕對保證查得出原鄉。 : 1.語言有可能發生用語代換的現象,祖語擬構也會有不同方案 : 2.生物包裹只能反映指標生物的擴散,而未必與人的擴散吻合 : 3.工藝的擴散亦未必如同人的擴散,一定有唯一性的對應 : 4.口傳傳說通常很難真實反映遠古,因為代際言傳可能改變 : 5.目前無法做到100%人人都抽血的全抽樣,故信心水準令人懷疑 : 南島語族原鄉在台灣有一個難題是,台灣研究者會傾向承認台 : 灣為主導的方案。這個自身地方性的主觀想法會限縮台灣研究 : 者的客觀性 這部份原作者已經有發文解說這個研究了 轉自 http://pansci.asia/archives/87653 其實作者說的很清楚 所有的事情應該要從「南島語族」談起(接下來我會明確使用這個名詞)。 南島語族是一個「語族」是一個「語族」是一個「語族」(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 請把它們想像成一群有著相似發音、結構、或是文法的語言們。 使用這群語言的人們同時還共享其他的文化特徵,例如航海技術,或是樹皮布文化等等。 關於南島語的起源,大部分的語言學者認為,現存南島語中,語言結構最複雜、 最多樣化的地方是臺灣,所以推論臺灣是南島語以及與南島語相關的文化的發源地, 這就是所謂的「出臺灣說」(Out of Taiwan)。 .......................................................................... 為什麼我會如此強調南島「語族」或南島「文化」呢?因為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研究的 解釋能力,也是我們研究的解釋限制。 我認為,解釋研究時,使用南島「民族」 這個名詞是有點危險的(僅限於中文,英文的話「南島語族」跟「南島民族」 可以有明確的區別),到底要用文化還是血緣來定義民族?我們的研究有能力推論 文化的傳播與擴散,但是「人」只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傳播也不一定跟著血緣的 傳播,所以這項研究沒有辦法告訴大家「臺灣原住民的祖先就是現在這些說南島語 的玻里尼西亞人的祖先」(基本上這是人類遺傳研究能做到的事)。 ......所以很可能說著南島語的人間不一定有血緣關係。當然,說南島語的人跟血緣 定義的南島民族會有一定的重疊(在幾千年前CCR還沒那麼盛行的時代……), 可是沒有辦法確定重疊多少。如果說講南島語的人就是南島民族,或是做出有關 民族擴散的推論,我覺得容易有民族主義方面的聯想,也誤解了文章中所要表示的意義。 : 從獨木舟能否克服黑潮,從而導致大規模的民族擴散?這個角 : 度來看,可以很清晰看出爭點 : 漢人在:東吳→隋煬→元朝→明朝 : 360 680 320(年數估值) : 的過程中,有3次征夷州(琉球)失敗的紀錄,以及最後佔領台灣 : 的紀錄(明鄭)。這顯示了航海技術高超也很難運輸1萬人的武裝 : 部隊定居台灣。則BC5000~BC3000的獨木舟如何運輸大量的南島 : 民族由中國東南沿岸進入台灣,進而成為原鄉? 不無疑問 : 同樣可以觀察阿拉伯人傳播伊斯蘭教的路線來觀察,高超航海 : 技術如何引導東南亞信奉回教的海陸路線。係透過: : 非洲東岸→錫蘭→蘇門答臘→婆羅洲 : 的路線。 是否需要到大量的南島民族移民這不無疑問? : 考察漢人與穆斯林的海路路線,台灣很可能只是保有高度分化 : 的一個語言庫,而且保存有比較古代的用法的時間膠囊。東南 : 亞島嶼群反而比較是擴散路線的核心中繼站: : (漢藏+南島+傣卡岱)的古代超級語族,分化出南島語族的前身 : 後,跑到了中南半島,進入東南亞群島地區,然後沿菲律賓北 : 上台灣,並在台灣產生了一個時間膠囊 菲律賓的移民是否有進入台灣本島這不好說 但跟蘭嶼的原住民有很密切的關係 可以參照 〈島、國之間的「族群」:臺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tan的口傳歷史〉 連結: http://goo.gl/6X1hzn : 而其他人則四散到大洋洲、整個東南亞群島 : 特殊的是婆羅洲的一支倒到了馬達加斯加 : 我甚至懷疑南島語族有一些小的文化影響,傳播到了非洲東岸 : 影響了斯瓦希里文化的前身(雖然作用是相對較小的) 中南半島的民族跟來自台灣的文化傳播路徑本身並非不能相容 作者也強調 會覺得我這樣講聽起來讓研究超沒說服力的嗎?科學研究很多時候帶給我們的本來就 不是結論,而是我們設計的實驗與觀察能否支持或反駁前人建立的假說。隨著時間過去, 工具進步,同樣的實驗設計也可能會出現更加細緻的結果,當然也可能有人提出推翻 目前推論的新解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21.1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46512683.A.8A2.html

11/03 09:29, , 1F
順便點醒一下他的5.吧,信心水準不是那樣用地~
11/03 09:29, 1F

11/03 09:37, , 2F
第5點可能對統計學有不小的誤解,就不特別提出了
11/03 09:37, 2F

11/03 19:48, , 3F
95%信心水準的基因研究報告,信是不信? 別忘了還有5%的機率
11/03 19:48, 3F

11/03 19:50, , 4F
99.9%信心水準基因研究報告,信乎!但若只有一個學者做出來..
11/03 19:50, 4F

11/03 19:50, , 5F
族群研究真的可以透過科學化客觀公正的抽樣就抽出來嗎?
11/03 19:50, 5F
這可以看統計學發展的介紹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03_3_09/ 裡面有一段話可以看出統計的意義 統計人員對如下所舉之類問題的答案深感興趣:是否接受本批送驗成品? 吸煙與得癌症有關嗎?張三會於下屆選舉中獲勝嗎? 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必須由具「代表性」的特殊狀況以「瞭解」一般的狀況, 由樣本「推測」群體。因此,由統計人員所推測得到的結論都不是絕對肯定可以接受。 事實上,統計人員的職責之一是量度他所得結論肯定的程度,但是我們不能以為統計的 缺乏肯定性而誤認為統計數學不嚴密,因為構成統計基礎的數學是機率論,它有固若磐 石的數理化基礎和經嚴密證明的定理。 裡面講中央極限定理的內容很重要 這有助於理解信賴區間的意義 ※ 編輯: asdf95 (111.253.21.192), 11/03/2015 21:33:00

11/03 21:35, , 6F
故史學上追溯南島語族原居地就得接受99%信心DNA檢測?
11/03 21:35, 6F

11/03 21:35, , 7F
不準質疑那1%的可能性?
11/03 21:35, 7F

11/03 21:36, , 8F
我改一下句子
11/03 21:36, 8F

11/03 21:36, , 9F
目前無法做到100%人人都抽血的全抽樣
11/03 21:36, 9F

11/03 21:37, , 10F
即使DNA等抽樣研究的信心水準高達99.999%
11/03 21:37, 10F

11/03 21:37, , 11F
都還是值得懷疑的
11/03 21:37, 11F

11/03 21:37, , 12F
更進一步說 即使做到了現代人的100%全抽樣
11/03 21:37, 12F

11/03 21:38, , 13F
由於已經無法對過去的人也做相同的100%全抽樣
11/03 21:38, 13F

11/03 21:38, , 14F
呃,你真的誤解統計學的意義了.......
11/03 21:38, 14F

11/03 21:38, , 15F
因此基因檢測技術都還是有它的極限性存在
11/03 21:38, 15F

11/03 21:39, , 16F
有人能過作出一個族群的全時段、全區位的100% co-hort嗎?
11/03 21:39, 16F

11/03 21:39, , 17F
這些研究只能做為參考依據 但不能完全不保持懷疑
11/03 21:39, 17F

11/03 21:40, , 18F
不必去攻擊我「誤解統計學的意義了」
11/03 21:40, 18F

11/03 21:40, , 19F
我可是有上過統計學跟生物統計學的
11/03 21:40, 19F

11/03 21:41, , 20F
作者也沒說不能懷疑,但應該是提出證據,就算要懷疑統計
11/03 21:41, 20F

11/03 21:41, , 21F
你應該理解的是 生物統計學移到史學來 他的工具性必須收縮
11/03 21:41, 21F

11/03 21:41, , 22F
的資料有誤,也應該就資料本身的取樣或數據偏差下手
11/03 21:41, 22F

11/03 21:41, , 23F
構樹的擴散 無法等於人類的遷移
11/03 21:41, 23F

11/03 21:42, , 24F
構樹的擴散資料 非常正確 但是無法證明人的擴散
11/03 21:42, 24F

11/03 21:42, , 25F
作者自己都沒講人類的遷移了......
11/03 21:42, 25F

11/03 21:42, , 26F
他已經做了過度的推論了 瞭嗎?
11/03 21:42, 26F

11/03 21:42, , 27F
那至少新聞的延伸解釋也有些過了
11/03 21:42, 27F

11/03 21:43, , 28F
而既然作者也都沒說構樹擴散 代表人類遷移
11/03 21:43, 28F

11/03 21:43, , 29F
那麼以後也拜託在論台灣是南島起源假說的時候 別提構樹了
11/03 21:43, 29F

11/03 21:44, , 30F
南島語族的擴散 和 構樹的擴散 沒有統計正相關 更無因果關係
11/03 21:44, 30F

11/03 21:44, , 31F
新聞過度解讀跟研究本身何干?
11/03 21:44, 31F

11/03 21:45, , 32F
這樣整個史前史要怎麼研究?
11/03 21:45, 32F

11/03 21:45, , 33F
我管他研究的信心水準有99.9999%的宣稱 我都不覺得有用處
11/03 21:45, 33F

11/03 21:46, , 34F
那你先證明用構樹當例子 來研究南島語族起源的史前史如何用?
11/03 21:46, 34F

11/03 21:47, , 35F
何不解釋一下? 既然原論文作者沒提到構樹跟人遷徙何干的話
11/03 21:47, 35F

11/03 21:47, , 36F
樹皮布技術原創於中國東南沿海 構樹原生於台灣 99.9%信心
11/03 21:47, 36F

11/03 21:48, , 37F
能夠證明南島語族起源於中國東南沿海? 抑 起源於台灣?
11/03 21:48, 37F

11/03 21:48, , 38F
解說一下如何?
11/03 21:48, 38F

11/03 21:49, , 39F
你如何面對兩種對立立場的科學研究 而都擁有 99.9%信心水準?
11/03 21:49, 39F

11/03 21:50, , 40F
尤其是在史前史的領域?
11/03 21:50, 40F

11/03 21:50, , 42F
ilha 網址裡面有信箱,自己去問台大學者可以嗎?
11/03 21:50, 42F

11/03 21:50, , 43F
我想他應該能給你滿意的答案
11/03 21:50, 43F

11/03 21:50, , 44F
徹底解說一下如何? 我很期待你的突破是史學方法論的大躍進
11/03 21:50, 44F

11/03 21:51, , 45F
既然你在這裡找不到解答,何不親自去問專家?
11/03 21:51, 45F

11/03 21:52, , 46F
你指派我工作做甚麼呢? 攻擊我「為何不向學者請益」是嗎?
11/03 21:52, 46F

11/03 21:52, , 47F
我不需要去問專家啊 我問他 他反問不喜歡我的論點的話怎麼辦
11/03 21:52, 47F

11/03 21:52, , 48F
兩種對立立場的科學研究?
11/03 21:52, 48F

11/03 21:53, , 49F
不需要隨意就指責他人沒學過統計 或不敢去問更高段的學者
11/03 21:53, 49F

11/03 21:53, , 50F
那不過是想中斷對話而已 不聊了 881
11/03 21:53, 50F
構樹借由史前移民外擴到其他地區 但之後的傳播卻並不一定是由台灣出去的史前移民 這很難理解嗎? ※ 編輯: asdf95 (111.253.21.192), 11/03/2015 21:58:08

11/03 21:57, , 51F
南島語族起源於何處?台灣?菲律賓?東印尼?有幾個假說
11/03 21:57, 51F

11/03 21:57, , 52F
這些假說大多是由歐美學者提出的 有問題可以自己去信詢問
11/03 21:57, 52F

11/03 21:57, , 53F
我都不奉陪
11/03 21:57, 53F

11/03 21:58, , 54F
就醬子 對話結束
11/03 21:58, 54F

11/03 21:59, , 55F
奇怪,我有說錯嗎? 什麼叫指派你工作?
11/03 21:59, 55F

11/03 22:00, , 56F
去問這個研究的學者解答你的疑問,難道我說錯了?
11/03 22:00, 56F

11/03 22:00, , 57F
???
11/03 22:00, 57F

11/03 22:30, , 58F
教授會唸一下哪間學校的初統沒教好,然後放置吧xD
11/03 22:30, 58F

11/03 22:37, , 59F
即使我初統沒學好 也無法因此讓構樹擴散完證南島起源於何處
11/03 22:37, 59F

11/03 22:38, , 60F
人身攻擊對於對話討論有何好處?不過是想終止對話罷了
11/03 22:38, 60F

11/03 22:38, , 61F
99.99%信心水準的科學文獻 無法直接轉換為史學研究的結論
11/03 22:38, 61F

11/03 22:39, , 62F
瞭嗎? 這是史學方法的問題 而不是統計學的問題
11/03 22:39, 62F

11/03 22:39, , 63F
我不會再參與這個對話 就醬子
11/03 22:39, 63F

11/04 09:26, , 64F
會拿信心水準抬摃就知道不用談了
11/04 09:26, 64F
文章代碼(AID): #1ME0WhYY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E0WhYY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