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台灣為南島原鄉之個人管見

看板historia作者 (ooo)時間8年前 (2015/10/11 04:58), 編輯推噓10(10033)
留言43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0 (看更多)
左鎮人是距今二萬到三萬年的現代智人 Austronesian是「語族」,其分類與DNA沒有關係(但可以靠DNA推測語言的傳播) Melanesian/Polynesian/Micronesian是更近代西方依照可見到的文化生物地理樣貌 主觀分類出來的人群區別,早已被學者批判已久(但還是有其分類上的意義) 回到構樹那篇文章。它最重要的發現就是太平洋諸島上的構樹都有haplotype cp-17, 而這個haplotype只有在臺灣南部的構樹才有。因為構樹必須經由人為移植,因此 可以合理推測構樹是被說著南島語的人群從臺灣一路帶到太平洋。這與南島語族出 臺灣說相合。 但是,文章也指出,臺灣北部的構樹有haplotype cp-1,應該是來自福建。 問題來了,把構樹從福建帶來臺灣的人群, 1.說的是南島語嗎? 2.與在福建的古人群是同一群人嗎? 3.還是只是在進行跨海峽貿易互動? (我們其實也不能確定最近發現的馬祖亮島人說的是否是南島語) 有一說法是在中國東南部、珠江三角洲、越南北部曾經有一群說著「古南島語」的人群 因人口壓力或來自北邊族群的進逼,逐漸遷徙到台灣,剩下的則開始被同化,因此 我們現在在中國東南包括百越身上,已找不到任何南島語的蹤跡(見張光直、臧振華 的研究),但這不代表南島語不曾在中國東南上被使用過。 事實上,構樹那篇論文第六頁就有這段話:「北臺灣帶有cp-1的構樹,反映的是南島 語族從福建離開中國的狀況。」 南島語族從臺灣擴散出去到太平洋,我想現在已經有非常多的資料證實,但在之前 的狀況為何?臺灣與中國東南、東南亞是否曾有一個說著南島語的互動貿易文化圈? 這還有待許多研究來證實(如焦天龍的史前台灣海峽航行研究)。 另外之前calebjael說的臺灣前、臺灣時、臺灣後的看法,與最近 洪曉純與Mike Carson合寫(2014)的半導體理論暗合:原鄉與作為中繼站,其實並非 相矛盾的狀況。 ※ 引述《MADAOTW (MADAO)》之銘言: : 雖然有點離題 但想問一下 : 有沒有相關研究指出目前已發現的舊石器左鎮人(現代人)是屬於什麼人種嗎? : 是 melanesian ,austronesian還是其他 : 有介於國外對尼安德塔人基因研究的成功 : 我想台灣自己應該也能做才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1.206.239.1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44510715.A.CC8.html

10/11 10:04, , 1F
有沒有關於東部cp-5構樹跟琉球相關性的研究?
10/11 10:04, 1F

10/11 10:30, , 2F
10/11 10:30, 2F

10/11 11:30, , 3F
臺灣南島語族與琉球應有史前接觸,雖尚無直接證據
10/11 11:30, 3F

10/11 11:31, , 4F
也有可能是歷史時代的傳播,如夏威夷的構樹有一部分是
10/11 11:31, 4F

10/11 11:32, , 5F
19世紀的中國日本移工帶來的
10/11 11:32, 5F

10/11 12:49, , 6F
想問下遠古時代,有沒有駕駛獨木舟飄洋過海的可能性
10/11 12:49, 6F

10/11 12:52, , 7F
目前發現最早為8000年前的浙江跨湖橋獨木舟
10/11 12:52, 7F

10/11 12:58, , 8F
日本也出土了7500年歷史的獨木舟
10/11 12:58, 8F

10/11 13:05, , 9F
大百越根漢族遷移的結果?
10/11 13:05, 9F

10/11 13:09, , 10F
學術界對于南島語族為什么一代又一代地向茫茫大海深處
10/11 13:09, 10F

10/11 13:10, , 11F
遠航還弄不清楚。猜想是大陸上的歷史事件(戰爭、饑荒)
10/11 13:10, 11F

10/11 13:12, , 12F
促使南島語族不斷地向海洋遷徙。他們也掌握獨木舟技術
10/11 13:12, 12F

10/11 13:13, , 13F
(浙江的良渚遺址也發現史前獨木舟)
10/11 13:13, 13F

10/11 13:31, , 14F
蘭嶼的拼板舟可以往返蘭嶼跟巴丹群島之間進行貿易
10/11 13:31, 14F

10/11 13:31, , 15F
從數千年前開始遷移,南島民族船隻技術也隨之進步
10/11 13:31, 15F

10/11 13:32, , 16F
從獨木舟開始,後來發展出舷外浮材(outtrigger)
10/11 13:32, 16F

10/11 13:33, , 17F
船的大小也變大,波里尼西亞和紐西蘭的南島民族
10/11 13:33, 17F

10/11 13:34, , 18F
都發展出大船,可搭載二十人以上作長距離航海的程度
10/11 13:34, 18F

10/11 13:35, , 19F
這些發展都增加了長途航海的可能性,而南島民族也的確
10/11 13:35, 19F

10/11 13:35, , 20F
做到了
10/11 13:35, 20F

10/11 13:37, , 21F
https://goo.gl/aOtb3R 古代波里尼西亞船隻的複製品
10/11 13:37, 21F

10/11 13:38, , 22F
https://goo.gl/iiZtCK 毛利的戰船
10/11 13:38, 22F

10/11 13:38, , 23F
我想用來長途航海是沒問題的,讓人有興趣的是動機
10/11 13:38, 23F

10/11 13:39, , 24F
還有他們究竟如何做到,而留在台灣的族群,有些往高山
10/11 13:39, 24F

10/11 13:39, , 25F
遷移,像泰雅、布農,他們的語彙中關於航海的部份
10/11 13:39, 25F

10/11 13:40, , 26F
經過長時間,慢慢的就消失了
10/11 13:40, 26F

10/11 13:46, , 27F
歐洲人紀錄的,大溪地的船 http://goo.gl/ISPbGE
10/11 13:46, 27F

10/11 13:47, , 28F
同上,也發展出帆 http://goo.gl/Q6DLDO
10/11 13:47, 28F

10/11 14:03, , 29F
推!!
10/11 14:03, 29F

10/11 14:17, , 30F
波利尼西亞稱呼獨木舟為稱之為獨木侯(hou),近似漢語
10/11 14:17, 30F

10/11 14:32, , 31F
樹皮布制作起源于華南地區,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的樹皮
10/11 14:32, 31F

10/11 14:33, , 32F
布石拍距今7000—6000年以上,而越南則距今4000—3500年
10/11 14:33, 32F

10/11 14:35, , 33F
馬來半島距今3500年前后。廣東咸頭嶺遺址樹皮布石拍是
10/11 14:35, 33F

10/11 14:44, , 34F
目前認可的全球最早的。
10/11 14:44, 34F

10/11 15:06, , 35F
我不知道你說的近似漢語是哪來的,波里尼西亞稱獨木舟
10/11 15:06, 35F

10/11 15:08, , 36F
Vaka,跟台北地區的巴賽族語的獨木舟 Bangka 是同源詞
10/11 15:08, 36F

10/11 15:09, , 37F
兩者有相同的語源。
10/11 15:09, 37F

10/11 15:46, , 38F
從一篇新聞報導中看到的,南島語族後人赴閩尋根中說的
10/11 15:46, 38F

10/11 16:10, , 40F
補充一下,獨木舟或是有舷外浮材的獨木舟,毛利語稱為
10/11 16:10, 40F

10/11 16:12, , 41F
waka 或 waka ama,庫克群島稱 vaka,夏威夷稱 wa'a
10/11 16:12, 41F

10/11 16:13, , 42F
大溪第跟薩摩亞稱為 va'a
10/11 16:13, 42F

10/11 16:15, , 43F
10/11 16:15, 43F
文章代碼(AID): #1M6Nlxp8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M6Nlxp8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