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

看板historia作者 (Sympathy for the Devil)時間11年前 (2013/04/13 01:42), 編輯推噓13(13022)
留言35則, 1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8 (看更多)
在介紹這本書之前,我想請大家先看個youtube的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_KhS2k9WSn4
Anyone who is not shocked by quantum theory has not understood it -Niels Bohr 如果一個人不曾對量子論感到震驚,他就根本沒有理解量子論。 量子論到底有什麼好震驚的?我不懂量子論不也活得好好的嗎?世界不也正常運作嗎? 為了一窺量子物理的主張,我購入了標題這本既是科普,也是歷史,文體更像小說 的奇書。用奇書來形容這本書,似乎給人一種搞怪的感覺,但我必須不諱言的說。 這是用中文寫作的科普書籍中,我看過最好的一本。就算跟Richard Dawkins那 出類拔萃的"自私的基因"比起來也絲毫不落下風,甚至猶有過之。 書名「上帝擲骰子嗎?」是一個有名的科學史事件。 1927年的第五次索爾維會議,愛因斯坦與波耳展開了量子物理的論戰。 愛因斯坦的這句「上帝擲骰子嗎?」正是對量子物理的質疑。 讓我們先等等,愛因斯坦不正是用他在1905年發表的光電效應論文拿到諾貝爾獎嗎? 身為量子物理的開創性先鋒,怎麼在20年過後反對起量子物理來了? 而且愛因斯坦的反動之道並不孤單,薛丁格也與他站在同一陣線。 薛丁格不是以「又生又死的貓」這個量子思維實驗聞名的物理學家嗎? 反對勢力看起來軍容健壯,量子物理如何在強大的反對勢力中生存下來 甚至在今天還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物理學理論。這中間的過程峰迴路轉,饒富趣味。 要談起這場論戰,實在不能不對物理學的發展史作一個簡介。 本書的作者先從波動與粒子的光學物理戰爭說起 從牛頓的光學粒子說一統江湖,百年後Thomas Young的光學波動說發起反逆戰爭 把粒子說掃到歷史的角落中。但冥冥之中天道循環,幾乎已成為物理學幽靈的粒子學說, 卻因為1900年普朗克的黑體輻射研究借屍還魂。粒子與波動這對宿敵似乎註定要 再次決戰,但這次他們也會發現這個宿敵存在的終極意義......。 於是,這就是這本量子物理史話的重點了。 在這個歷史故事中,我們將可以看到「世界」這個概念如何被打破又重建。 我們看到因果律在量子物理中如何的無力,讓愛因斯坦毅然決然的與量子物理決裂。 我們看到古典物理學的黃金帝國曾經如此的富麗堂皇,但在量子物理學前傾然坍塌。 同時,看似一統天下的量子物理又引發了什麼問題? 在物理學中我們居然要討論「人的意識」?如果我們逃避意識,就又得面對平行宇宙? 一個量子物理學真的能夠徹底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嗎? 普朗克為什麼說「世界是不連續的?」 這句看來很帥但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究竟如何困擾一頭栽進量子物理的物理學家?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科學史,更是二十世紀最令人玩味的哲學思考 我們更將看到牛頓和拉普拉斯的幽靈如何糾纏著物理學家 讓他們對量子物理永遠都感到戒慎恐懼。 這是一部有著歷史,科學,人性,哲學的跨領域科普書。 你如果對量子物理,科學史,哲學思考任何一個領域有興趣,這本書能帶給你的樂趣 都遠超過單一領域所能有的,我個人非常推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61.86

04/13 07:08, , 1F
好精采的介紹!! 讀完這篇之後超想買
04/13 07:08, 1F

04/13 08:04, , 2F
以前上物理史時, 老師把量子物理那段講得很精采
04/13 08:04, 2F

04/13 08:23, , 3F
第五次索爾維會議....想到那張怪物群集的照片
04/13 08:23, 3F

04/13 10:18, , 4F
這些問題我以前搞過 蠻有意思的 後來我也有買這本書
04/13 10:18, 4F

04/13 10:36, , 5F
那張照片的席次是怎麼排的?愛因斯坦看起來有點像孫大砲 XD
04/13 10:36, 5F

04/13 10:38, , 6F
好像前排坐著的都是老人,年輕的則是站到後排去
04/13 10:38, 6F

04/13 10:40, , 7F
喔,原來那個有鷹眼氣勢的男人正是海森堡
04/13 10:40, 7F

04/13 18:35, , 8F
彩色復原版+名字
04/13 18:35, 8F

04/13 18:42, , 9F
當年物理學家幾乎都是柏林大學的,會聚在一起不難
04/13 18:42, 9F

04/13 19:29, , 10F
愛因斯坦也很喜歡年青正妹的說 雖然還沒有到向蘿莉下手
04/13 19:29, 10F

04/13 19:30, , 11F
的地步
04/13 19:30, 11F

04/13 20:53, , 12F
這本超棒
04/13 20:53, 12F

04/13 22:42, , 13F
我記得愛因斯坦反對的似乎是把機率導入量子力學?
04/13 22:42, 13F

04/13 22:44, , 14F
因為有學派認為,無法得到準確的粒子位置和數量,只能用機率
04/13 22:44, 14F

04/13 22:45, , 15F
蓋估 (好像是叫「哥本哈根詮釋」) 而他反對此說
04/13 22:45, 15F

04/13 23:10, , 16F
愛因斯坦反對的理由,其實已經感覺像是宗教
04/13 23:10, 16F

04/13 23:12, , 17F
所以波耳、海森堡才哀嘆,當年那個不拘泥常理的人現在如此頑固
04/13 23:12, 17F

04/14 03:21, , 18F
探索頻道有幾個節目在介紹量子力學和其歷史,真的很...玄
04/14 03:21, 18F

04/14 04:04, , 19F
用比較親民的例子來講吧:圓周率是個常數,眾所皆知,但有人
04/14 04:04, 19F

04/14 04:05, , 20F
能在數線上指出它的〔精確〕位置嗎?不能,只能〔存在〕於腦
04/14 04:05, 20F

04/14 04:06, , 21F
袋裏,或是公式中。
04/14 04:06, 21F

04/14 04:08, , 22F
我個人認為量子物理與其說是量測,不如說是認知的問題。
04/14 04:08, 22F

04/14 07:29, , 23F
圓周率的例子有點奇怪,難道1,2,3就有辦法在數線上
04/14 07:29, 23F

04/14 07:29, , 24F
指出精確位置嗎? 如果1,2,3可以的話,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
04/14 07:29, 24F

04/14 07:30, , 25F
圓周率就不行
04/14 07:30, 25F

04/14 10:07, , 26F
因為圓周率沒辦法寫成分數的形式表示
04/14 10:07, 26F

04/14 10:13, , 27F
問題是你為什麼覺得1,2,3就能精確指出?
04/14 10:13, 27F

04/14 11:24, , 28F
1,2,3是離散的,沒有實數線稠密性的特質,若單純討論整數,對大
04/14 11:24, 28F

04/14 11:26, , 29F
多數人來講,要在數線上[定位]比較容易理解及想像;但圓周率一
04/14 11:26, 29F

04/14 11:27, , 30F
[定位],就有那種尿不乾淨的感覺,再怎麼擠,結果還是一樣
04/14 11:27, 30F

04/14 23:09, , 31F
沒辦法寫成分數的根號2一樣可以在數線上表示阿
04/14 23:09, 31F

04/15 16:45, , 32F
這本不錯喔 我有買
04/15 16:45, 32F

04/19 01:01, , 33F
根號是因為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畢氏定理去呈現吧?
04/19 01:01, 33F

04/22 15:01, , 34F
不能指出精確位置與沒有精確位置是兩回事吧
04/22 15:01, 34F

01/01 21:52, 5年前 , 35F
愛因斯坦反對的理由,其 https://muxiv.com
01/01 21:52, 35F
文章代碼(AID): #1HQ4Tw17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Q4Tw17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