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發問] 為什麼中國容易大一統?

看板historia作者 (普蘭可)時間18年前 (2006/05/02 18:39),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4 (看更多)
※ 引述《exeexe (千江有水千江月)》之銘言: : 我覺得這個題目要進一步討論的應該是「是什麼原因使得中國經常有統一的政權?」 也不一定是經常 只是後來越來越經常... 其實可以拿歐洲為什麼會持續分裂做個比較 拿戰 一戰 二戰打下來 打完還是分裂局面 跟中國秦 隋 宋的差別在哪呢? 我認為答案是...拿破崙跟德國是最後打敗仗的一方...(好廢話啊XD) 身為打敗仗的一方 拿破崙只來得及讓拿破崙法典通行 秦始皇則搞了度量衡統一 交通銜接 文字統一 這樣一來之後就不容易再維持分裂了 當歐洲國家其中之一有所創新 以之為中心開始擴張時 會碰到地理上的問題(而打敗仗) 歐洲的中間卡著阿爾卑斯山脈 不過很多人都輕鬆(?)越過去了 所以這是小case 打到孤懸一角的西班牙就會比較棘手 拿破侖跟希特勒一樣搞不定 不過羅馬就搞定過 所以這也不是不可克服 但是到了英倫三島時 就麻煩了 不但拿希兩個人望著短短的海狹興嘆 羅馬到最後也得 徹兵回來 往東邊打過去 還會碰到廣土眾民的俄國 難以征服 而往中東打過去 過了兩河流域 波斯 還接著有印度 這是亞歷山大的極限 但地理上的破碎 使亞歷山大一死 帝國就四分五裂 歐洲也受過匈奴 蒙古和土耳其的威脅 把與歐洲有所關聯的地區放在一起看 會發現連動區域太廣 幾乎不可能全數佔領 而且呈現中心地區較小 周邊地區較大的現象 也就是說 歐洲地理上較近於全球化 中國的地理環境則相反 中心地帶是平原丘陵 高山和險惡地帶在周圍 人口密集的地帶也在中間 外圍外族居住地帶很難支持足夠的人口 因此外族雖然擾邊 卻不容易完全擊敗中國 一旦佔領了中國 也不得不把統治中心 移到中國境內去 所以導致容易"漢化" 往海外看去 不論日本 台灣 和海南島都面積與人口太小 日本或許可以扮演英國的角色 但是中國比起法國來說實在人口太多太大了 因此在火器進步到可以克服面積人口障礙之後 日本才攻入中國 之前只到朝鮮就動不了 中國的地理條件相當程度上是完整孤立的 中心大而周邊小 中國到晚近才與世界發生關係並不是偶然 在這樣的地理條件下 西方要遠渡重洋與中國發生接觸 日本要克服面積與人口障礙而能影響中國 都得是在現代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才會發生 以上是我的淺見 -- gps.wolflord.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37.230 ※ 編輯: plamc 來自: 59.104.137.230 (05/02 19:13)

05/02 19:40, , 1F
有見地
05/02 19:40, 1F

05/03 10:13, , 2F
中原地區是中心大而周邊小,所以容易形成統一
05/03 10:13, 2F

05/03 10:14, , 3F
歐洲地區是中心小而週邊大,所以容易形成分裂
05/03 10:14, 3F

05/04 03:47, , 4F
05/04 03:47, 4F

08/31 09:31, , 5F
太好了 這篇高見~!!!
08/31 09:31, 5F
文章代碼(AID): #14LpRi61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LpRi61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