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發問] 為什麼中國容易大一統?

看板historia作者 (Teacher666)時間18年前 (2006/05/02 18:36),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4 (看更多)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Teacher666 (Teacher666)》之銘言: : : 中國並沒有比西方來得更容易"大一統". : : 因為舉凡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九個"大一統"王朝,這些通通不是以"中國"為國名. : 的確"中國"這名詞當成現在的意思使用是近代的事 : 不過 要這樣正名的話 講起話來會很麻煩的哩...^^b 禮記˙檀弓上: 今之大夫交政於中國,雖欲勿哭,焉得而弗哭。 漢書˙卷九十五˙西南夷傳: 聖王不以勞中國,宜罷郡,放棄其民,絕其王侯勿復通。 這裡的"中國",意思是"朝廷". 詩經˙大雅˙民勞: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毛亨˙傳: 中國,京師也。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 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 這裡的"中國",意思是"首都". 不過到了近代,全都被解釋稱現代定義的"中國"XD 就像"大一統"被解釋為"統一",但在古代並不是這個意思: 公羊傳: 春王正月 隱公元年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 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曷為反之桓 ?桓幼而貴,隱長而卑。其為尊卑也微,國人莫知。隱長又賢,諸大夫扳隱而立之 。隱於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 也。故凡隱之立,為桓立也。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 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所以"大一統"在古代的原意,也不過是"奉正朔",大家都用同一套紀年方式而已.那麼 按照這樣的情況看來,歐洲向來都用耶穌紀元,所以自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以來,西方 始終都是"大一統"的. 當然也更不用說中東和猶太人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240.87

05/03 02:05, , 1F
吹毛求疵
05/03 02:05, 1F

06/12 16:54, , 2F
吹啥毛,求啥疵?
06/12 16:54, 2F
文章代碼(AID): #14LpP37s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LpP37s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