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發問] 為什麼中國容易大一統?

看板historia作者時間18年前 (2006/06/18 14:21), 編輯推噓20(20048)
留言68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14 (看更多)
※ 引述《HARMONISA (無名)》之銘言: : ※ 引述《nakadachi ( ￾ NN￾ )》之銘言: : : 我現在在讀了一些藏語的教材 : : 有一些感想 所以挖這篇文章出來講一下 : : 我發現書面藏文是一個例外 : : 書面藏文據一些史書記載是松贊干布 統一西藏之後 : : 令大臣模仿梵文字母造的 : : 時間是七世紀 但是現存最早文獻只有八九世紀的 : : 而統一正字法是九世紀 : : 所以九世紀之後 藏文單詞的拼寫法就再也沒有改變 : : 文法是有改變 但是並沒有變的和口語相同 : 我對藏文實在不熟,看你的說法,我的理解是似乎仿梵文字母 : 原是表音字,但在統一正字法後,已使這些仿梵文字母 : 大多失去拼音字母的功能了,改而具有很大的"表意文字” 這裡我講的不清楚 事實上 假設藏文真的是七世紀造的 那七世紀的藏語和當時的拼寫是不是相符 沒有人能保證 只能猜測"不會相差很多" 那到了九世紀統一正字法時 藏語和當時的拼寫是不是相符?? 也沒有人說的出來 統一正字法只是規定一種拼法為標準(為何會有其他拼法也是個謎 可能是反映方言) 統一正字法是不是跟語言變化有關 沒有人知道 比較確定跟語言變化有關的可能只有把-nd -rd -ld一律改成-n -r -l 由於並沒有對拼寫作全面改革 所以直覺上推測當時的發音和拼寫已經有差距了 : 的成分了。這樣似乎實質上是從表音文字轉成表意文字了。 : 字母只代表了原來的意思而固定下來,不再和口語發音有關 : 這是一定的,既然文字與語音沒有太直接關係,當然沒辦 : 法拼寫出來了。過去在統一正字法時期的發音,因為經過 : 了長時間演變,,和現在的發音一定已經不同了。所以只 : 能把這些字當作表意的文字來記了。 : 這裏很特別的是,最後似乎是放棄了大部分它的拼音功能呢?很有 : 趣的是,語言學家,將世界各地的語言劃分了好幾種不同的語系 : 漢藏語系是同一個系統,是不是語言的特性,最後還是走向 : 了具有表意文字的特性。或是表達彿教教義的文字,最後成了神聖 : 的經典,不能改變,統一正字法實施,放棄了原來有拼音的功能 : 表音文字性質。 書面的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相比,終究在文字和口語 : 發生落差,一定是比較大的。 : ,必定大於表 : 音文字是一定的。 漢藏語系的特性是"音節"的地位很重要 這或許是原因之一 單音節的詞數目很多 用組合多個有意義的單音節的詞組合成複音節的詞 或是單音節的詞根附上詞綴組成複音節的詞 所以藏語和漢語不管如何演變 中世紀以來一個詞的音節數目總是保持一定 除了一些特例 (羌語是例外 詞綴音節消失) 另外 政治中心有助於維持統一的正字法 藏語的正字法是依附王權而確立的 漢語的文字字型和讀書音是政府運用修書 科舉等手段確立的 假使要把範圍擴大到所有"文言分家"的語言 阿拉伯語是文言分家 蒙古語在建國之前也是文言分家 中亞各國在近古也有一個以阿拉伯字母書寫的共通書面突厥語 併入蘇聯之後才創造出各族的書面語 日語在明治維新之前也是"文言分家" (但是跟漢語一樣另有口語文學) 所以我還是傾向認為統一正字法是政治統一的結果 但假使沒有政治影響 正字法的演變還是跟不上口語 只能讓政策傾向創新才能讓文言合一 歐洲語文的發展跟民族國家的發展有關 而就算在歐洲 英文和法文的正字法還是不能完全反映口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93.242 ※ 編輯: nakadachi 來自: 211.74.5.207 (06/18 20:00)

06/19 16:20, , 1F
漢文字的字型在秦漢以後確立統一成型,之後的二千年,
06/19 16:20, 1F

06/19 16:22, , 2F
為什麼沒有根本的改變,我是覺得和讀書音、政府修書、
06/19 16:22, 2F

06/19 16:22, , 3F
科舉是沒有太大關係的,可以拿從唐以前沒有科舉的時代
06/19 16:22, 3F

06/19 16:22, , 4F
和之後做比較對照組,即使在胡漢雜處最長期混亂分裂的
06/19 16:22, 4F

06/19 16:23, , 5F
五胡十六國時代,也沒有出現改變字型的聲音,所以科舉
06/19 16:23, 5F

06/19 16:23, , 6F
、政治中心,也不是重點,因為表意的漢字本質上,根本
06/19 16:23, 6F

06/19 16:23, , 7F
就沒有改變原來字型的動機和必要吧。
06/19 16:23, 7F

06/19 21:48, , 8F
你應該去看看集韻 收集了唐宋以來多少民間的異體字
06/19 21:48, 8F

06/19 21:49, , 9F
敦煌變文也有很多異體字 書法字帖也會看到異體字
06/19 21:49, 9F

06/19 21:51, , 10F
到現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異體字
06/19 21:51, 10F

06/19 22:12, , 11F
唐宋以後,比之前的五胡十六國時期來說,不是科舉、政治
06/19 22:12, 11F

06/19 22:13, , 12F
中心更盛的時候,照你說的,應該更少啊,為什麼反而更多
06/19 22:13, 12F

06/19 22:14, , 13F
呢?我認為這些不是因素。況且異體字占一本書籍,或文
06/19 22:14, 13F

06/19 22:15, , 14F
章有多少比例呢?即使政府不干預,我認為也無足輕足,社
06/19 22:15, 14F

06/19 22:16, , 15F
會科學不是自然科學沒有絕對的事,可以分析的是大方向,
06/19 22:16, 15F

06/19 22:41, , 16F
我只是認為若無科舉,當然不能說沒影響,只是若沒有,也不
06/19 22:41, 16F

06/19 22:45, , 17F
致產生文字字型產生根本上的變革。
06/19 22:45, 17F

06/19 23:02, , 18F
從五胡十六國數百年混亂的分裂的時期來看,確實沒有發生
06/19 23:02, 18F

06/19 23:03, , 19F
上比唐宋有更大的根本變異的情況吧!
06/19 23:03, 19F

06/20 01:36, , 20F
說不定異體字就是五胡十六國時產生的 沒有絕對的事
06/20 01:36, 20F

06/20 01:54, , 21F
整體上看字型並沒有根本的差異,不然豈不是
06/20 01:54, 21F

06/20 01:54, , 22F
要再來個第二次文字統一嗎?
06/20 01:54, 22F

06/20 01:55, , 23F
不過在中原王朝之外的朝鮮在使用漢文、漢字經過千年後
06/20 01:55, 23F

06/20 01:55, , 24F
就我在圖書館看清朝時期他們的朝鮮實錄,和漢文小說
06/20 01:55, 24F

06/20 01:56, , 25F
和中原並無不同。表意文字的特性我認為還是主要原因
06/20 01:56, 25F

06/20 02:01, , 26F
朝鮮"以小事大""世事中華" 世宗又非常重視漢文化
06/20 02:01, 26F

06/20 02:07, , 27F
當然和中原並無不同 到底異體字有多不同還是請你去看
06/20 02:07, 27F

06/20 02:09, , 28F
集韻吧 我講再多也沒有用
06/20 02:09, 28F

06/20 02:11, , 29F
對了 朝鮮也有科舉 而且考的是漢文
06/20 02:11, 29F

06/20 02:14, , 30F
你所見到的 不能不說和科舉還有朝鮮政府的態度無關吧
06/20 02:14, 30F

06/20 09:44, , 31F
漢朝400年有科舉嗎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人難道
06/20 09:44, 31F

06/20 09:46, , 32F
因文字根本改變 而看不懂了嗎
06/20 09:46, 32F

06/20 21:05, , 33F
看來你不知道漢書有這樣的記載 "漢書藝文志: 漢興,蕭何
06/20 21:05, 33F

06/20 21:14, , 34F
草律,亦著其法曰: 太史試學童,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
06/20 21:14, 34F

06/20 21:16, , 35F
又平帝時"征天下通小學者以百數人,各令記字於庭中"
06/20 21:16, 35F

06/21 07:55, , 36F
你竟然拿漢初來講???
06/21 07:55, 36F

06/21 08:22, , 37F
你沒有說明經過幾百年後,五胡十六國時,漢字已經根本改
06/21 08:22, 37F

06/21 08:23, , 38F
改變了嗎?認不得前朝的字了嗎?這才是核心重點
06/21 08:23, 38F

06/21 11:27, , 39F
06/21 11:27, 39F

06/21 11:27, , 40F
http://0rz.net/6a1wY 這些回答了核心問題嗎?
06/21 11:27, 40F

06/21 22:56, , 41F
你的核心問題叫做"認不得前朝的字了嗎?"
06/21 22:56, 41F

06/21 22:59, , 42F
可是現在好像不是在討論這個問題 就像你說的
06/21 22:59, 42F

06/21 23:00, , 43F
社會科學沒有絕對的事 那我說科舉有助於文字統一
06/21 23:00, 43F

06/21 23:01, , 44F
並不代表假使沒有政治因素文字就一定"認不得"
06/21 23:01, 44F

06/21 23:02, , 45F
文字是會出現異體 但是認不認得還是有別的原因
06/21 23:02, 45F

06/21 23:09, , 46F
假使你的定義是 只要字體認得就代表沒有改變
06/21 23:09, 46F

06/21 23:10, , 47F
那是你跟我的定義不一樣 這樣爭論就不會有結果
06/21 23:10, 47F

06/21 23:30, , 48F
所以,你所討論的只是科舉會不會造成一些異體字
06/21 23:30, 48F

06/21 23:31, , 49F
的產生!那你和我所關心的問題的層次就不同了!
06/21 23:31, 49F

06/22 00:17, , 50F
是政治力會建立"正體字" 太高層次的問題是沒有辦法討論
06/22 00:17, 50F

06/22 00:21, , 51F
因為你說過 社會科學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06/22 00:21, 51F

06/22 00:22, , 52F
認不認得牽扯到的很多 跟字體字型沒有"絕對"的關系
06/22 00:22, 52F

06/22 01:29, , 53F
我覺得相同的其它條件,不獨中國特有,在其
06/22 01:29, 53F

06/22 01:30, , 54F
它統治地區也有,並不覺得有特別稀罕,但是
06/22 01:30, 54F

06/22 01:30, , 55F
以文字本質來看,全世界從過去到現在出現那
06/22 01:30, 55F

06/22 01:30, , 56F
麼多文字,幾乎只有漢字不使用字母,和其它
06/22 01:30, 56F

06/22 01:30, , 57F
相對的表音文字有相當大程度的不同,也許數
06/22 01:30, 57F

06/22 01:30, , 58F
量比是千、萬比一,但是能達到人口、疆界有
06/22 01:30, 58F

06/22 01:30, , 59F
羅馬帝國程度,(中國人口幾乎一直是世界第一
06/22 01:30, 59F

06/22 01:31, , 60F
也許一直占世界五分之一以上)而又能維持二
06/22 01:31, 60F

06/22 01:31, , 61F
千年以上文字統一的,在字母世界一個也沒有,
06/22 01:31, 61F

06/22 01:31, , 62F
但是卻在一種稀少的文字種類上出現了,我在想
06/22 01:31, 62F

06/22 01:31, , 63F
在統計學上,應該具有重大義意吧!
06/22 01:31, 63F

06/22 02:11, , 64F
這要看你是如何定義字母世界的"文字統一"
06/22 02:11, 64F

06/22 02:16, , 65F
是字母相同還是怎樣 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
06/22 02:16, 65F

06/22 02:42, , 66F
如果你還是討論的方向是這種層次,我覺得已經沒有和你討
06/22 02:42, 66F

06/22 02:43, , 67F
論的必要了。
06/22 02:43, 67F

06/22 22:28, , 68F
不知所云 你自己去找一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人吧
06/22 22:28, 68F
文章代碼(AID): #14bF3Tae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bF3Tae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