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豐田將無償開放混合動力車專利

看板car作者 (缺鈣缺很大)時間5年前 (2019/04/03 17:09), 5年前編輯推噓28(31356)
留言90則, 4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0 (看更多)
原文連結: http://bit.ly/2FTYBr2 原文內容: 豐田將無償開放混合動力車專利 豐田確定了年內無償開放自身擁有的混合動力車(HV)相關技術專利權利的方針。豐田希 望以全球燃效規定強化為東風,通過向其他競爭企業無償提供技術,力爭擴大混合動力車 市場。如果相關零部件的對外銷售帶來需求增加,混合動力車的成本有望下降,還有助於 強化主要零部件相同的純電動汽車(EV)的競爭力。 豐田此次開放的專利數約為2萬3740件,至2030年前無償提供。開放的是豐田在混合 動力車中培育的馬達和電力變換裝置、系統控制等技術。不僅僅是混合動力車,與插電式 混合動力車(PHV)、純電動汽車共通,可以活用的技術也很多。據悉,使用者向豐田提 出申請,經過協商簽署合約後可以無償利用。 加快改善排放燃效的中國汽車廠商等對混合動力系統很感興趣。豐田將向自身難以 製造的企業銷售混合動力車系統。如果包括其他企業在內的混合動力車相關零部件的生産 規模擴大,純電動汽車的成本也有望降低。豐田還希望在起步晚的純電動汽車的商品化方 面扳回一局。 純電動汽車作為新一代車受到關注,但要全面普及,電池成本的下降、續航距離延 長和電力基礎設施完善等課題很多。 各汽車廠商面臨被稱為「CAFE」的燃效規定。這是對各企業銷售的全部汽車的平均 燃效加以限制的規定,如果混合動力車佔比較多,容易滿足規定。 除了日歐美之外,在出台要求車企生産和銷售一定量新能源汽車這一另外規定的中 國也被採用。在中國,預定到2030年之前分階段強化限制政策,當地企業的很多正在加快 採取改善舉措。 豐田無償放開混合動力車專利使用權的背景是,純電動汽車(EV)等電動車需求擴 大之際,存在感變弱的危機感。豐田似乎有意促使至今沒有開展混合動力車業務的企業進 入,把混合動力車培育成電動車暫時的王牌,在純電動汽車真正普及之前提高競爭力。 豐田在1983年就自主開發純電動汽車,雖然早早涉足純電動汽車領域,但是自2012 年發售的小型車「eQ」之後再未推出量産車。在全球強化環保限制的背景下,豐田依然注 力於混合動力車,在純電動汽車方面出現落後。2020年豐田在中國將時隔8年發售純電動 汽車新款,加快擴充已落後於大眾等的産品線。 一方面,豐田在混合動力車領域具有壓倒性優勢。豐田1997年推出世界首款量産混合動力 車「普銳斯」。在價格方面,相對於汽油車等也逐步具有了競爭力。卡羅拉混動版在中國 的售價為230~29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89~17.5萬元),與非混動版卡羅卡價格相倣 (200~230萬日元)差距不大。除了日本外,豐田的混合動力車在歐洲和中國也擴大了銷 量,累計銷量達1300萬輛。 豐田似乎認為,即使向競爭對手提供混合動力技術,也能依靠其積累的量産技術和 品牌影響力等保持優勢地位。「普銳斯」發售之初,豐田不公開技術,「市場規模增長緩 慢」(豐田高管)。此次豐田則免費放開技術,完全轉變戰略。 豐田的高管曾表示「環保技術普及才有意義」,暗示在電動車領域將推進開放戰略 。在燃料電池車(FCV)領域,豐田已經開放了約5680項專利,時間截止到2020年底。 全球主要國家正在加強汽車的環保限制。例如被稱為「CAFE(平均燃油經濟性)」 ,限制各汽車廠商燃效平均值的方式。美國、歐洲和中國已經引入該方式,日本也將於 2020年引入。 在環保標準最為嚴厲的歐洲,2015年將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限定為每公里130 克,要求2021年降至每公里95克,較2015年相比減少近3成。如果汽車廠商無法達成目標 ,將被處以罰款。 據英國調查公司PA諮詢集團統計,日美歐韓的13家主要汽車廠商中,2021年能達到 該標準的只有豐田和本田等5家車企。德國福斯被認為有可能需要支付14億歐元的罰金。 各汽車廠商正在加緊開發純電動汽車,但是純電動汽車的正式普及還需要一些時間。除了 價格高外,由於1次充電的續航里程有限,不少消費者對長距離使用感到不安。豐田認為 不少汽車廠商對混合動力車感興趣。2018年以來,豐田與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就提供技 術進行磋商。 調查公司英國IHS Markit推算顯示,到2030年在全球的汽車銷量中純電動汽車僅佔 11%。混合動力車將佔43%,較2018年相比提高僅40個百分點,接近汽油車。 不過,混合動力車可能成為過渡期的技術。英國、法國、西班牙計劃2040年起禁止 在國內銷售汽油車、柴油車以及混合動力車。中國將混合動力車從新能源車的對象中排除 。因此,從長期來看,必須開發純電動汽車等環境負擔更小的車。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Toyota 發展油電技術超過20年了 等到目前油電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後才要開放感覺只是在壓榨其油電技術的最後剩餘價值 汽車工業大國,德日美中法 其中德國已經宣示了要全力發展純電動車 日本除了Toyota 外,大車廠Honda、Nissan 也都在發展純電動車 美國在Tesla 帶頭下,一堆新創公司也是在全力發展電動車 老牌車廠GM 也跨過了銷售20萬輛電動車的門檻 中國更不用說了,是電動車的大本營 而Toyota 現在宣布要開放其油電技術,實在看不出來有哪個比較大的車廠會想要合作 就算真的有比較小規模的車廠想要用Toyota 的油電 與其說是合作,但在Toyota 自己油電技術這麼成熟的狀況之下 多半是直接跟Toyota 購買油電系統成品來用比自己拿專利來研發還要更划算 其實開放技術專利有幾個前例可以看 第一個是Tesla 開放其專利 這個例子應該還算是成功 中國的小鵬汽車明著就用了很多Tesla 的技術 甚至其創辦人以前有回想辦法連繫上了Elon Musk 問他許多Tesla 開放專利的內容以及技術細節 不過Elon 只跟他說這些專利你可以用,但是要怎麼用就要自己去研究 暗著也是買Tesla 的車回來拆、做逆向工程"學習" 也挖了一些Tesla 的員工過去 第二個例子就是Toyota 開放其氫燃料電池車的專利 不過這例子只能說是失敗 並沒有真正達到擴展市場的目的 以上這兩個例子都是為了拓展市場為目的而開放專利 但這次Toyota 要開放油電技術專利就有些不同 目的除了是想直接賣油電系統外 另一個目的大概是想藉由開放油電技術來挽回一些想往純電路線走的車廠的心 畢竟一但純電動車發展起來了 第一個死掉的並不是燃油車,而是屬於過渡技術的油電車 這可以從幾個電動車發展的很好的國家中觀察的到 例如挪威 近十年電動車銷量大幅發展 選擇變的很兩極化,不是選擇電動車就是繼續開純燃油車 居中的油電車市佔率一直上不去 https://i.imgur.com/PrGyb5O.png
跟那些研究認為油電車會隨著電動車發展而慢慢普及很不一樣 https://i.imgur.com/7zcc0mF.jpg
-- 2018年Elon Musk 私人飛機的24萬公里旅程路線: https://youtu.be/I-HCMbTDWV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52.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54282565.A.EC9.html

04/03 17:11, 5年前 , 1F
佛心公司 不愧是世界銷量第一車廠
04/03 17:11, 1F

04/03 17:11, 5年前 , 2F
toyota 布局很久了吧
04/03 17:11, 2F

04/03 17:12, 5年前 , 3F
因為油電車還是要加油 單純買玩具 新奇感 當然買電動車
04/03 17:12, 3F

04/03 17:15, 5年前 , 4F
「幾兆」營收的公司真的不太需要你去煩惱啦!公司裡面人才
04/03 17:15, 4F

04/03 17:15, 5年前 , 5F
當油電車一公升可以跑100公里 其實就沒有非電動車不可了
04/03 17:15, 5F
丟香蕉皮進去就能有動力開車的話,那也不需要電動車或燃油車了 問題是能不能做到 油電技術已經發展到接近理論上限了 內燃機熱效率最高就是那樣 想要一公升油讓一般的車跑100公里,那你可能需要另外一套物理學才行

04/03 17:15, 5年前 , 6F
濟濟,沒道理你想的跟他們想的一樣啊~不然就是你「幾兆」
04/03 17:15, 6F

04/03 17:16, 5年前 , 7F
了。
04/03 17:16, 7F

04/03 17:16, 5年前 , 8F
教主還是專攻電動車就好了
04/03 17:16, 8F

04/03 17:16, 5年前 , 9F
大部分都快到20年專利解鎖期了吧!
04/03 17:16, 9F

04/03 17:17, 5年前 , 10F
這要是台灣廠商, 看看會被寫成怎樣...
04/03 17:17, 10F

04/03 17:18, 5年前 , 11F
推,大器。技術領先到極致,開放也不怕
04/03 17:18, 11F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4/03/2019 17:24:04

04/03 17:20, 5年前 , 12F
喔 讚喔 棒
04/03 17:20, 12F

04/03 17:21, 5年前 , 13F
教主見解鞭辟入裡
04/03 17:21, 13F

04/03 17:22, 5年前 , 14F
小弟我拜讀後內心澎湃不已
04/03 17:22, 14F

04/03 17:25, 5年前 , 15F
問題是全改電車 額外的電從哪來
04/03 17:25, 15F
這以前就計算過了,實際上需要的電並沒有想像中的多

04/03 17:26, 5年前 , 16F
話說豐田電動車也會用tnga底盤嗎? 那根本不怕成本戰阿
04/03 17:26, 16F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4/03/2019 17:29:12

04/03 17:35, 5年前 , 17F
讚喔 感覺油電車的時代正式來到
04/03 17:35, 17F

04/03 17:38, 5年前 , 18F
看來電動車對車市的影響力越來越巨大了
04/03 17:38, 18F

04/03 17:38, 5年前 , 19F
等電動車可以做到完全 off road ..不會被電逼著跑在說
04/03 17:38, 19F

04/03 17:39, 5年前 , 20F
要是今天電車欠電刁車在林道深處,該怎救??
04/03 17:39, 20F
燃油車沒油在深山裡,怎麼救?送油過去啊 電動車沒電怎麼救?送電過去不就好了 又不是要牽電線過去才能充電,能充電、能救援的方式多的是 就只是看哪一種做成商業計劃後能夠被市場所接受而已

04/03 17:40, 5年前 , 21F
接下來歐美中只要把環保法規繼續加嚴限制 就是電動車的天下
04/03 17:40, 21F

04/03 17:40, 5年前 , 22F
只是油電車用的阿特金森,說真的也是 off road 的弱點吧
04/03 17:40, 22F

04/03 17:40, 5年前 , 23F
04/03 17:40, 23F

04/03 17:41, 5年前 , 24F
可以把都市內的機車全都狗肉化,這樣子就一桶糨糊了
04/03 17:41, 24F

04/03 17:43, 5年前 , 25F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4/03/2019 17:49:39

04/03 17:47, 5年前 , 26F
一桶漿糊了
04/03 17:47, 26F

04/03 17:49, 5年前 , 27F
油電最終會隨著電池容量增大變成電油車
04/03 17:49, 27F

04/03 18:11, 5年前 , 28F
早就該這樣做了
04/03 18:11, 28F

04/03 18:12, 5年前 , 29F
送電? 一台也狼可以載幾十公斤汽油,但能載多少電???
04/03 18:12, 29F
這又不是我隨便說說的,你可以去看蔚來怎麼做的。 另外把車開到沒電是一種極端的情境 要一直拿這種極端情境來講根本沒完沒了 台灣有多少地方是連插頭都沒有的? 又有誰會沒規劃就把車開到那還開到沒電的?

04/03 18:14, 5年前 , 30F
我是比較想要看到狗肉出 Kcar 啦,電池多塞幾顆這樣...
04/03 18:14, 30F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4/03/2019 18:27:12

04/03 18:29, 5年前 , 31F
未來油電車電池越來越大顆 然後就電動化了
04/03 18:29, 31F
還有 22 則推文
04/03 19:53, 5年前 , 54F
你也只能提挪威這種國家來嘴電車發展。都不用考慮人家9成水
04/03 19:53, 54F

04/03 19:53, 5年前 , 55F
力發電、身為產油國外銷賺大錢補貼國內電動車、國內油價全球
04/03 19:53, 55F

04/03 19:53, 5年前 , 56F
數一數二高等對電車超級有利的條件,其他有什麼國家能像他們
04/03 19:53, 56F

04/03 19:53, 5年前 , 57F
一樣?
04/03 19:53, 57F

04/03 19:57, 5年前 , 58F
開放了,其他車廠也是要有一定技術實力才做得出一樣的東西,
04/03 19:57, 58F

04/03 19:57, 5年前 , 59F
專利claim和實例通常都寫得很廣,廣到就算你看專利也不知道那
04/03 19:57, 59F

04/03 19:58, 5年前 , 60F
個組合才是正確答案
04/03 19:58, 60F

04/03 20:16, 5年前 , 61F
我記得豐田Hybrid專利已到期。任何人都可使用。
04/03 20:16, 61F

04/03 20:27, 5年前 , 62F
我說了,他特別強調目前還有申請中的專利
04/03 20:27, 62F

04/03 21:23, 5年前 , 63F
台灣目前看起來還是油電方便許多
04/03 21:23, 63F

04/03 21:26, 5年前 , 64F
不看好油電 台灣這麽小,電動汽車算滿有市場的
04/03 21:26, 64F

04/03 21:40, 5年前 , 65F
豐田THS(混動)部份專利(行星齒輪結構)已在2017年到期.
04/03 21:40, 65F

04/03 21:54, 5年前 , 66F
純電要贏油電還有一段路要走吧==
04/03 21:54, 66F

04/03 21:55, 5年前 , 67F
油電還是目前移動最有利的方式,要同時2個都失效或是
04/03 21:55, 67F

04/03 21:55, 5年前 , 68F
不足,比單一一個難很多
04/03 21:55, 68F

04/03 21:56, 5年前 , 69F
不過你用PSD結構卻不踩到其他還沒到期專利 有點難度
04/03 21:56, 69F

04/03 21:57, 5年前 , 70F
er...其實油電同樣是一個失效就幾乎不能用了 除非PHEV
04/03 21:57, 70F

04/03 21:57, 5年前 , 71F
電池異常還能走 但是馬達壞掉或者引擎壞掉 都是顧路
04/03 21:57, 71F

04/03 21:58, 5年前 , 72F
馬達壞掉(或者完全沒電)會卡死 引擎壞掉(或沒油)就
04/03 21:58, 72F

04/03 21:58, 5年前 , 73F
只能靠那小的可憐的電池再苟延殘喘個3km....
04/03 21:58, 73F

04/03 22:02, 5年前 , 74F
PHEV破百公里應該不是問題。沒有三公里的問題
04/03 22:02, 74F

04/03 23:06, 5年前 , 75F
哇靠!!!!!!!超大氣欸欸欸欸
04/03 23:06, 75F

04/03 23:31, 5年前 , 76F
不能說失效才對,馬達失效是都GG,應該說油量/電量
04/03 23:31, 76F

04/03 23:41, 5年前 , 77F
油電混合達到技術極限,可不可以請你提證據?
04/03 23:41, 77F
第一代和第二代Prius 所用的1NZ-FXE 引擎,熱效率是37%。 第三代Prius 用的是2ZR-FXE 引擎,熱效率是38.5%。 第四代Prius 約為40%。 熱效率從37%到40%,用了14年的時間 進展如此之緩慢,不是已經達到了目前技術極限是什麼?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4/03/2019 23:57:00

04/04 00:41, 5年前 , 78F
油電不止豐田,它國有做出油電驗證車,破八十啪。
04/04 00:41, 78F

04/04 01:12, 5年前 , 79F
特斯拉熱效率超過90% 再乘上火力發電效率依然屌打油電
04/04 01:12, 79F

04/04 04:31, 5年前 , 80F
豐田跟本田已經有48~52%的內燃機在工廠
04/04 04:31, 80F

04/04 04:32, 5年前 , 81F
各大廠已經把目標設在2025年45%、2030年48%
04/04 04:32, 81F

04/04 04:32, 5年前 , 82F
這跟你的假說有差距喔
04/04 04:32, 82F
這不是什麼假說,這些是Toyota 自己給的數字。 Toyota 也曾經在2015年說馬上就能把熱效率提升到50% 四年過去了現在呢?還是一樣在40% 打轉 熱效率50% 的內燃機當然有,F1 引擎就是 但那離一般民用還有好大一段距離 14年才提升3%,你確定它能在2025年就跳到45%? 目標跟現實總是有差距 現在熱效率40%,而實際油耗大約在25km/L 就算熱效率經過N 年後最終達到50% 好了 也不可能做到某人隨便講講的100km/L

04/04 04:44, 5年前 , 83F
跟電還是差 40% 永遠跟不上
04/04 04:44, 83F

04/04 07:22, 5年前 , 84F
一定還是油電車是最後的王道,反正自己選都用電開就好了
04/04 07:22, 84F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4/04/2019 09:43:24

04/04 15:20, 5年前 , 85F
太佛了 給推
04/04 15:20, 85F

04/04 15:23, 5年前 , 86F
豐田一年可是花了 一兆多日幣研發費
04/04 15:23, 86F

04/04 15:25, 5年前 , 87F
快跟台灣軍事預算差不多惹 真是富可敵國
04/04 15:25, 87F

04/05 01:51, 5年前 , 88F
有一句話很重要 "環保技術普及才有意義" 電動車對我這種
04/05 01:51, 88F

04/05 01:52, 5年前 , 89F
窮人來說不敷使用且無法負擔...
04/05 01:52, 89F

04/05 15:58, 5年前 , 90F
如果加上十年維修保養費 120w Model3比80w油車便宜
04/05 15:58, 90F
文章代碼(AID): #1Sf7X5x9 (ca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Sf7X5x9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