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思辯] 台灣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看板ask-why作者 (仆街)時間13年前 (2010/09/23 16: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30 (看更多)
※ 引述《sitos (麥子)》之銘言: : ※ 引述《gamer ()》之銘言: : : → gamer:對啊,所以人類幾萬年來知識的累積還比不上近1000年。 : : → gamer:然後現在我們覺得幾萬年前那種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方式很好, : : → gamer:開始想要「退化」回去,這樣倒是挺有趣的 : 哈哈,其實我不太確定這三行的話是正著講還是反著講, : 不過倒也無所謂,反正這是一個有趣的議題,就可以帶出有趣的討論。 : 對於人類過去幾萬年的知識積累,究竟能不能比得過近一千年, : 要看看量化的量尺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從今日對於「知識」, : 或者更進一步講「有用的知識」的「量」來計算,人類近一千年, : 無疑是至少有歷史以來累積知識最快速的時代,未來會不會更快, : 也不知道,但至少現在的速度絕對是過去比不上的。 : 但是,這個快速累積知識的動量,是來自於「正確的教育方式」嗎? : 其實我很懷疑。我認為近一千年之所以可以快速累積知識, : 和科技水平達到一個特定的門檻的關係甚大,而和教育方式的改變關係較小。 這叫做歷史唯物論.. 基本上此說為真 就像以前的貪污弊案等沒有比較少 是媒體不發達沒有什麼人在報導而已 交通通訊技術的發達造成現代人有資訊量大增的錯覺 其實不是資料大增 而是交流量大增 而交流量大增當然也會反向促進互動思考更增加資料量 是一種相輔相成的現象 但資料量大增只是副產品 交流量大增才是主產品 因為所謂的資訊大增 很多是重複性的東西 甚至是錯誤砲灰式的內容 google網頁得到幾萬筆資料 多數是重複的 真正關鍵有用的還是很少 : 首先,人們的溝通方式改變,是快速累積知識的第一個重要原因。 : 當沒有紙、印刷術、電報與電話以及網路的時代,知識的傳佈, : 不論是在時間上(以前人留給後來的人)和空間上(一地到另一地), : 都是非常困難的。這導致面對同樣問題的人,必須要花時間, : 解決一樣的問題,而這些知識在累積上只能算「一份」而非「多份」。 : 間接就浪費了很多時間生產同樣的知識,累積知識的速度當然就慢。 : 第二,人們的分工因為糧食有餘而精細。以前在採集狩獵時代, : 所有的人都必須要從事糧食的生產工作,沒有人有餘力,也沒有專業分工。 : 但進入農耕後,糧食漸漸有餘,專業分工讓生產知識者, : 可以更專注在自己的領域發展。甚至有近現代這種完全不需要生產, : 只需要為產生知識而工作的人。這是以前的人沒有的生存方式。 : 第三,思想工具的發展。不論是哲學、數學或科學方法,現代的工具都遠比先前成熟, : 我們有更系統化的方式去發展知識、驗證知識跟描述知識,一面確保其正確性, : 一面確保傳達的時候不容易有失誤。把過去經驗性的描述轉化為確定的歸納結果。 : 這可以讓知識在被傳達後仍保有原本的意義。精確的符號和語詞的定義, : 讓被這些符號和語詞所描述的知識,也隨之變得更加精確。 : 但上述的這幾點,和我們的「教育方式」並沒有直接的相關。 : 沒有什麼證據顯示,採用現在的教育方式,就可以讓我們更有效率地產生知識。 科技發達也會讓教育方式更有效率 但更有效率的原因是物質上的便利 不是真的有同時設計出更好的制度 所以不能代表精神上的進步 精神上進步的是廣度 [教育普及 資訊公開] 而不是深度 廣度增幅的原因是因為通訊媒體發達 深度也會正比增幅 但並沒有大量增幅 大量的作用是在廣度上 : 事實上,通才的教育,被教育的多數人,最後都不會生產新的知識, : 他們可能會重現某些舊有的知識,或者是區域性的改善某些機制, : 但多數人並不會生產新的知識,這整個系統其實是相當缺乏效率的。 : 只不過我們的社會資源豐富到可以承受這種低效率的生產方式。 : 如果今天我們的社會是很拮拘的,那代表人力越早能投入實質的生產越好, : 就像早期有很多人因為家庭經濟因素,被迫在義務教育完成後馬上就業。 : 那麼他就必須要快速地選擇一樣謀生的技能,也許沒有那麼美好, : 但也是某種程度上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如果能夠不是在經濟壓力下, : 而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似乎也沒什麼不好。 : 但我其實不懂,就是有些人,對於特定的科目表現得很不理想, : 而事實上他未來的職業與專業,也很可能用不到這些科目, : 但我們卻一直在用這些他們不善長,或只是不喜歡的科目, : 來評量他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潛力。這讓我感到相當奇怪。 所以重點不在不教 基礎教育本來就該'全押' 這沒有什麼不對 因為教育是在培養和引導興趣或潛能 不是在比較考試成績 基礎教育強迫學生不斷複習'所有科目'應付聯考 才是真正沒道理的制度 全押的點是在教而不是在考 : 難道我對地理沒興趣,不喜歡背誦,就代表我是一個學習能力很差的學生? : 就代表我不該獲得升學的機會,就代表我一定學不好怎麼寫程式? : 這些事之間當然有關聯,但我不覺得關聯度很高。 : 如果從小學開始,就讓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不違法, : 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我們若是能夠充份地給予足夠的資源, : 讓他們嘗試各種不同的領域,在完整地體驗過各種學科的特色之後, : 讓他們了解自己「真正想做什麼」,沒道理不讓他往那個方向發展。 : 有些人比較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可以一直通才教育到最後再分工。 : 也有些人很早就了解自己想要什麼,那為什麼他還得要什麼都學? : 這算是一種退化嗎? 我也不知道。只是現在的制度我也不覺得有很「進步」。 那是出在學制的不自由上 國高中才開竅回頭重唸小學數學不被鼓勵 因為教育認為學生在幾歲就該在'所有的基礎科目也該有幾歲的程度' 偏偏這種齊頭式的思想是不符合現實的 學制想要更自由 思考方式就得改變 學生在國高中期被大量的資料壓垮 只是有利到會背書的少數人 多數人都不是這種文官菁英 不快樂不適應本來就是可預見結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76.90
文章代碼(AID): #1CcmiYqA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cmiYqA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