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戈和戟為何會式微呢

看板Warfare作者 (古事記王子)時間13年前 (2011/02/21 12:33),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24 (看更多)
最近看了一下楊泓比較新的著作,借這個標題回一下。恕刪大部份。 ※ 引述《sfsm (鹹魚)》之銘言: : ※ 引述《chenjo (疾風之狼)》之銘言: : : 再古時候的戰場上戈是步兵用來將騎兵從馬上或是戰車上勾下來的武器, : : 後來與矛結合演變為可勾可刺的的戟, : : 請問為何在漢代後戟就淘汰式微了呢? : : 就算弓弩的箭海攻勢盛行,但步兵跟騎兵的近距離肉博衝突應該還是不可避免吧? : 為什麼會式微呢? : 因為以前的歷史學家一開始就搞錯了。 : 戈不是用來對付騎兵或是戰車的, : 而是『戰斧』的一種衍生武器... 其實楊泓文章的重點本來就不在於戈而在於復原車戰的實際狀況,所以這還得從 他怎麼復原車戰的歷史脈絡說起。這中間一個很重要的點是,根據目前的考古發掘報 告,商代可能根本沒有戰車對戰車對衝的車戰,這是至少西周時期才有的發展。商代 沒有這種車戰的理由大至有以下幾點: 1.商代的馬車幾乎都是兩馬而非四馬,動力較不足。 2.商代的馬車又比較粗重;而從西周到戰國,戰車的設計越來越輕便,車體尺寸 也越趨窄小。 3.周代的戰車也比較堅固,比如說輪輻就比商代的要多,而且是越後來越多;也 因此從輪軸伸出來的專(斬刈徒兵的尖刺)才有發展的可能,否則車體結構承受不了這 種衝擊。 4.商代的馬車並沒有專門分化,乘坐運輸作戰用的都是同一種款式,也就是說可 能比較不符合作戰的需求。 綜合以上幾點,楊泓認為商代的戰車主要還是指揮兼火力支援用的,商代的主力 兵種其實是步兵。這也可以從考古發掘中找到支持的證據:商代的戈幾乎沒有長樒, 都是短的。所以他的論點其實是倒過來的:戈原本就不是為了車戰而發展出來的兵器 ,正好相反,是由於發展出來了車戰,原本短柄的武器必須變成長柄。 當然在春秋時代的車戰中是否戈就是那樣的用法其實我自己是滿有疑問的,至少 從《左傳》裡頭的記載來看,關於戰車描寫的主要還是車左的神射和車右的個人勇武 ,車右還常得跳上跳下的(所謂的「超乘」)。戰車對衝、車轂錯擊的戰鬥場面主要是 出於楚辭中〈國殤〉一篇的描寫,但這已經是戰國時代的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78.221 ※ 編輯: KoujikiOuji 來自: 59.115.178.221 (02/21 12:35)

02/21 12:45, , 1F
02/21 12:45, 1F

02/21 13:20, , 2F
推!
02/21 13:20, 2F

02/21 13:48, , 3F
02/21 13:48, 3F

02/21 17:19, , 4F
oo
02/21 17:19, 4F

02/21 19:14, , 5F
推專業
02/21 19:14, 5F

02/21 21:47, , 6F
推楊泓....我也喜歡看他的書XD
02/21 21:47, 6F
文章代碼(AID): #1DOUi1s6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OUi1s6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