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戈和戟為何會式微呢

看板Warfare作者 (筆劍春秋梁父吟)時間15年前 (2008/10/31 00:47),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24 (看更多)
※ 引述《physalis79 (...)》之銘言: : ※ 引述《chenjo (疾風之狼)》之銘言: : : 再古時候的戰場上戈是步兵用來將騎兵從馬上或是戰車上勾下來的武器, : 在我的認知,戈是在戰車上的主力兵器 : 戰車不是就三人一組,一人操戈,一人御馬,一人射箭? : 車戰時兩車擦身而過,短兵器距離不夠,槍矛命中率也不高 : 橫掃一片的戈是很理想的兵器 : : 後來與矛結合演變為可勾可刺的的戟, : : 請問為何在漢代後戟就淘汰式微了呢? : 以前看過的一種說法,似乎有幾分道理 : 可勾可次的戟,有一種是槍和戈組裝的,強度不可靠 : 一種是一體成型的,但是因為造型複雜 鍛冶技術不足,強度還是不可靠 : 反過來說,好的戟就是不能量產的高檔貨 : : 就算弓弩的箭海攻勢盛行,但步兵跟騎兵的近距離肉博衝突應該還是不可避免吧? : 戟是被淘汰了,但是後來出現了同樣可割可刺的畫戟 : 但問題是,無論是戟還是畫戟(或鐮槍等),成本一定比槍還高 : 但實際效果會比較好嗎? 這是個大問題 : 槍已經很難操作了,戟肯定更難上手 : 好好練兵可能是比較務實的作法吧 以上純屬錯誤答案 戟在漢朝得到持續使用,也從兩件式的矛+戈演進為一件式的卜字型戟 雖然不清楚矛跟戟的使用比例,但無論如何戟沒有隨著車戰的消失而被淘汰 但是在南北朝時,戟消失了,被馬槊(槍)所取代 因此有人猜測槊是胡人兵器而取代了漢人常用的戟 同時騎兵也配備了馬蹬與更重的鎧甲從而具有了衝擊的能力 此方式下直刺的槊似乎也比用於勾擊的戟要來得有用 因此可以說是五胡亂華後北方的胡人政權(擁有大量配備馬蹬的重騎兵)讓戟消失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18.176.21

10/31 01:17, , 1F
戟戳進去之後有時候會不好拔出來應該也是個原因
10/31 01:17, 1F

10/31 10:57, , 2F
其實要注意的是,盔甲製作的進步,戟的殺傷力已不足
10/31 10:57, 2F

10/31 10:59, , 3F
鉤啄兵器對金屬盔甲無法造成有效殺傷
10/31 10:59, 3F

11/01 09:54, , 4F
歐洲的紀錄顯示鉤喙長柄在勾人下馬非常好用
11/01 09:54, 4F

11/01 21:47, , 5F
那是步兵拉騎兵下馬,而且通常是想要綁架勒贖的時候
11/01 21:47, 5F

11/01 21:49, , 6F
一般在大方陣的長柄兵器都是混合配置,穿刺(槍矛)
11/01 21:49, 6F

11/01 21:54, , 7F
打擊(連接槌矛、長柄斧)、鉤啄(戟、爪勾)混用
11/01 21:54, 7F
文章代碼(AID): #192UKwdT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2UKwdT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