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好,台灣碼盲,碼農低薪,然後呢?

看板Soft_Job作者 (小明)時間8年前 (2016/02/16 10:56), 8年前編輯推噓4(5119)
留言25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53 (看更多)
※ 引述《yoco315 (眠月)》之銘言: : 受不了某人了,真的是從頭到尾鬼扯。 : 這種思維方法,怪不得創業會失敗,而且以後也不可能成功。 : 原因很簡單,失敗為成功之母的前提,是他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 只會把失敗怪到 open source 上,顯然他不知道自己作錯了什麼, : 既然犯了錯誤歸因的基本思維謬誤,那再給他十次機會,他也只是再失敗十次。 : 今天想要知道「台灣軟體界的低薪」的原因, : 這個原因,最起碼一定要滿足兩個條件才說的過去: : 1. 是台灣特有的原因(或其他跟台灣類似狀況的國家,也低薪) : 2. 是軟體產業特有的原因(或其他有類似狀況的產業,也低薪) : Open source 你媽啦! : Open source 是一個全球化的現象,怎麼其他國家的軟體業就可以成功?鬼扯但! : 稍微用點腦就知道自己講的東西根本站不住腳,還在那邊一篇一篇的回, : 怕人不知道你邏輯低落嗎?宣揚自己的無知是這麼值得說嘴的事情? : 「台灣軟體界為什麼低薪」這個問題的答案…… : 打從一開始就問錯問題了,問了錯誤的問題,只會得到錯誤的答案。 : 真正的問題 : 不是「台灣軟體界為什麼低薪?」 : 而是「台灣為什麼低薪?」 : 問對問題了,你就知道該往哪裡尋找答案, : 就算你找不到正確的答案,但你知道哪些答案不太可能是答案, :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這個答案不會是軟體界限定的, : 比方說「都是 open source 害的」這種鬼答案,笑死人。 : 至於「台灣為什麼低薪」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超出本版的範圍了, : 請洽 PublicIssue 或是 Economisc 版。 : 或是有興趣的人可以讀《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或是《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 相信會看到九千多種比「Open Source 誤我一生」更有說服力的答案。 因為你或者你們從頭到尾,都以為我在講自己失敗的原因是 open source, 但我討論的對象是我自己嗎?你要不要從頭再看一次? 而為什麼這個議題跟低薪有關,因為低薪來自於沒有選擇,沒有選擇除了 整體的經濟環境,也來自於創新的不足,創新的不足則來自於產業結構的 不良,產業結構的問題不是我們能輕易改變的,只有少數人有機會可以先 站出來改變。 一個國家的產業變化,總是主要來自內部或外部的改變,其中內部的改變 可分成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改變。要由上而下的改變,首先要使從業者 關心政策,這我有講吧?而由下而上的改變,則我更多寄望於少數有能力 改變的人,通過這些人的帶動,從而改善環境。 什麼人最有能力改變?當然是有強烈成就動機及能力的人。 在我那個時候,這些人創業不成,大多就去參與 open source 的推廣了, 我講的就是這件事,就是在講台灣的現象而已,本來也只是寫太快,後來 想刪除的額外雜談,但有人推文就留了下來。 你們以為當年創業的,除了外行人之外,真正有實力的業內人士是哪些? 還不就是這些人,我過去創業的合作夥伴,也多半是這些人,他們很強 很有能力很想有一番成就,卻往往有道德潔癖,也少了一點獨立自主的 勇氣。 然後他們最主要的說法,也就是理想或是名聲了,至於什麼策略的根本和 他們個人無關,那是創業成功後的可能做法,就完全是另一回事。 我很想責怪這些人選擇 open source 作為創新的避風港,使得台灣少了 很多有實力的創新者,但最終不得不認可,台灣的創業環境很不好,所以 這樣選擇也有其道理,真正需要的,是新的做法來降低創新的門檻,畢竟 創新不等於創業。 最終要說的也就是這個。現在不管是哪個知識份子,討論科技政策之後, 得到的結論差不多也是這樣,只是根據所站的位置不同,而可能有不同的 做法而已。 而你們自以為創業失敗的人,滿腦子都在檢討別人,來為自己的失敗開脫, 那才是莫名奇妙,我可從來不諱言自己能力不足的。探討問題拿自身經歷 來說,根本就再正常不過了,大家也說了一大堆,但是大多數沒有後續, 而我至少還盡量尋找了一個比較有操作性的方向。 至於 open source 對於軟體開發者的利弊,確實有些脫離主題,但剛好 我想講,畢竟我最關注的也就是如何開心寫程式並賺到錢的事,希望我好 大家也好,這也不能說跟台灣的軟體業完全無關。 現在講到 open source 不是什麼理想或道德的東西,而是策略很好啊, 解消 open source 的道德優位和文化霸權,不要只講好處,避免有些人 傻傻被人賣了還要幫忙數錢,本來這就不是個人在玩的事情,現實跟理想 根本不同,但就還有人以為這是光明崇高的行為,搞成信仰化的傳教。 簡單來說,講那些就是我在間接跟某些人喊話,猜想應該有人會看到。 還有你自己有看《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難道裡頭講的不是「制度」嗎? 我拿出來反覆在講的也正是制度,還把制度變遷理論拿了出來,你是把書 看到哪裡去了?看我的文章看到受不了又是看到哪裡去了? 制度不是只有國家才能建構的,我們都可能是促進制度改變的主角,不然 我們在這邊討論做什麼?互吐口水然後得到心靈滿足嗎? 差不多就是這樣吧,再看不懂,我也真不知該說什麼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75.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55591417.A.BBC.html

02/16 11:26, , 1F
推 卻往往有道德潔癖,也少了一點獨立自主的勇氣。
02/16 11:26, 1F

02/16 11:29, , 2F
不過說真的心裡想的是貢獻世界, 身後留下點什麼的話
02/16 11:29, 2F

02/16 11:29, , 3F
台灣如何不在考量範圍內也是很合理的
02/16 11:29, 3F

02/16 11:42, , 4F
推您對OSS的看法,讓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個世界的發展
02/16 11:42, 4F

02/16 13:01, , 5F
其實誤會open source 只是禮物經濟的人只有你而已。
02/16 13:01, 5F

02/16 13:15, , 6F
你只是想對某些人喊話,卻一竿子打翻了其他在船上的人
02/16 13:15, 6F

02/16 19:45, , 7F
搞了半天 原來你只是想檢討某個很小眾很小眾的族群的觀念?
02/16 19:45, 7F

02/16 19:47, , 8F
是表達能力太差還是我真的猜不透你在說啥 所以重點是某些人
02/16 19:47, 8F

02/16 19:47, , 9F
以為開源很高尚是錯的 其它為了賺錢開源就OK 是這樣嗎?
02/16 19:47, 9F

02/16 19:48, , 10F
寫那麼多 重點在哪阿?= =\
02/16 19:48, 10F

02/16 19:49, , 11F
搞了半天就是想打臉理想派思維就直接說 繞來繞去的.....
02/16 19:49, 11F

02/16 20:05, , 12F
其實看起來理解能力也... 不得志顯然不是外在的環境造成的
02/16 20:05, 12F

02/16 20:38, , 13F
你的文章主旨真的很難理解,東拉西扯又曖昧隱晦
02/16 20:38, 13F

02/17 11:39, , 14F
「有實力的軟體工程師」不等於「會成功的企業家」...
02/17 11:39, 14F

02/17 11:40, , 15F
我覺得你一直混肴這兩個觀念耶,一廂情願的認為所謂的強
02/17 11:40, 15F

02/17 11:41, , 16F
者們就能改變產業結構,只是他們失敗一次之後轉去作OSS
02/17 11:41, 16F

02/17 11:41, , 17F
很可惜...這是自我安慰還是自我辯護?會不會事實是其實
02/17 11:41, 17F

02/17 11:41, , 18F
這些人當初的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缺少了讓企業成功的特質?
02/17 11:41, 18F

02/17 11:44, , 19F
坦白說我見過既是程式大強者,又具企業家精神,又能務實
02/17 11:44, 19F

02/17 11:45, , 20F
的執行創業計劃的人...根本是千萬中選一才會出現的人才
02/17 11:45, 20F

02/17 11:46, , 21F
大部份的創業之所以成功,都是一個多元團隊再加上機運..
02/17 11:46, 21F
沒有程式強者參與的軟體創新,能走多遠?讓他們參與創新活動當然很重要。 我完全不覺得那些自認很有想法和能力,但程式半點不懂的人出來搞的創新, 能帶來多少實質的進步,了不起改進既存的商業流程罷了,好吧,也許有可能 真了不起,那好棒棒喔,對我來說,也就是如此了。 要說這是偏見也好,我就是這樣的立場,盼望著技術的革新和應用改變世界, 也讓為此努力的人們,可以獲得合理的回饋。 這樣也才是產業發展的正道,同時有著技術經驗的人,對待同樣的技術人才, 也比其他人更清楚怎樣才是合理的。大家想要得到合理待遇,除了抗爭之外, 讓自己人上位,也是一個方法。 而且台灣能有的優勢,除了代工的經驗和環境,也有一部份在於參與個人電腦 革命的時間較早,有那麼一群電腦高手各自變成了某個領域的專家,這部分的 潛力始終沒有好好發揮。 所以我有些刻意想要削弱他們參與 open source 的功德值,也希望降低創新的 門檻,使得創新不是一個需要無數綜合能力才能成功的事情。 我吃過這個虧太多了,想想一個從小就很難做口語溝通的人,把大量心思放在 商業實務上,會有多麽艱難。 就我所知(而且我也相信),大多數專精在程式設計上的人,都不會喜歡去做 一大堆創業的雜事,何況多數人連一開始的籌資都是做不到的,這也不是單純 靠著技術人才的小圈圈的名聲就有用的事。 但這要怎麼去做,才能減少這樣的困難,我可能有一堆雜亂零散的想法,但是 沒有完整的答案,所以參與了這樣的討論。 ※ 編輯: capita (1.171.175.55), 02/17/2016 14:27:57

02/17 16:48, , 22F
你都明白這樣的立場/偏見,又無意改善,那為什麼有產業
02/17 16:48, 22F

02/17 16:48, , 23F
發展和戰略眼光的人要和帶有偏見的技術人才合作咧..
02/17 16:48, 23F

02/17 16:50, , 24F
一方面把潛在夥伴往外推,另一面又顧影自憐孤芳自賞,這
02/17 16:50, 24F

02/17 16:50, , 25F
不是超級矛盾嗎
02/17 16:50, 25F
誰會沒有偏見和本位立場呢,但如果目標一致,又怎麼不能合作呢? 而技術人才在合作後被趕走的事情還少了嗎?要是非技術人員不能理解這樣的 心理陰影,所謂的合作也往往是空談。 僅僅高唱團結當然容易,細緻的信任建立卻不是單一方面的責任,想要合作就 不能厭棄這樣的工作,事情也就是如此不是嗎? 即使如我這般孤僻,也從來不曾獨自創業,都是先揪團讓大家取得計劃與合作 共識之後,才會共同下去執行的,有沒有技術背景並不是問題。 雖然事前事後對業內發言的通常是我,然而在工作時,自己的權力一向不大, 尊重專業不只是在技術上的事情,每一個地方都是要這麼做的。 這樣也是技術人員創業的典型做法了。 ※ 編輯: capita (1.171.175.55), 02/17/2016 18:56:24
文章代碼(AID): #1Mme_vky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6 之 53 篇):
文章代碼(AID): #1Mme_vky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