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哈啦] 樹林車站地下化的可能拆遷範圍

看板ShuangHe作者 (thomas0089)時間9年前 (2015/03/19 06:25), 編輯推噓2(2011)
留言13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8 (看更多)
※ 引述《phyllia (達叔)》之銘言: : https://www.facebook.com/egret.tw/albums/932482276802512/ : 簡報第9頁及第10頁就是原線立體化臨時軌用地的說明 : 很清楚的說明 : 樹林站以北.. 要兩軌永久軌及兩軌臨時軌空間.. : 這部份主要是農業區(新樹-中正),以及未徵收都市計畫綠帶(中正-長壽) : 雖然有建物 但是應該多是沒建照的低矮違建,要拆比較容易執行 : 樹林站 要3月台6軌道的永久站(應該有預留未來需求再擴大月台,所以擺6軌道), : 以及3月台5軌道的臨時站(跟現況一樣的月台數量) : 長壽街到文化街間要徵收後站外再10~20m左右的"都市計畫商業區" : 這部份都是有合法建照的,好幾棟超過10樓(後站出口與文化街軌道旁) : 雖然說可以爭取改為"徵用",於工程完成後發還原地主... : 可是商業大樓產權那麼複雜.. 拆了以後怎麼可能蓋的回去... : 還要流離失所5~6年...誰願意呀... 合法建物難拆呀... : 樹林站以南 要3軌道的永久軌及3軌道的臨時軌(要維持樹林調車場正常運作) : 這部份用的是中山路的路幅設置臨時軌.. : 從臨時軌鋪設(1年多)->切換臨時軌->永久軌完工(4~5年)->道路復原 : 大概要花去5~6年的時間,中山路只剩雙車道(不能停車) : 最後.. 八德街以南的人會發現,臨時軌拆了之後.. 怎麼軌道還是擋路 : 因為鐵路要在中山路地下道前接回平面,所以八德街以南是爬坡引道 :p : 整個用地需求要近7600坪的 "商業區樓地板面積"拆遷.... 我不相信市府有種去拆 : 另外簡報第8頁的陸橋或地下道封閉也是大麻煩.... : 至於改線方案... : 應該是要直接從山洞穿出來就接調車場(會停用一些停車軌道), : 調車場站也應該會配合調整月台位置(重做月台) 所以沒比較好幹麻遷移?沒本事原線地下化,就等有本事的人來做吧,馬郝的案子也要等 柯p查阿,希望台灣多幾個柯p吧。 簡報跟本洗腦式說明,樹林人爭取的是原線地下化,結果朱市長覺得太難做,丟了遷線議 題出來,再去打擊原線高架,原線地下化的困難度和強調不方便性。 頂新新燕案之後,大家心裡也有個底。 到底遷移的目的是什麼?樹林缺的是什麼?繞樂生去新莊三重真的比較省嗎? 樹林不就是缺連結台北的捷運嗎?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63.2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hu-Lin/M.1426717502.A.D3B.html

03/19 08:35, , 1F
03/19 08:35, 1F

03/19 08:37, , 2F
可是簡報也說了 現在短期要執行的是車站改善..
03/19 08:37, 2F

03/19 08:39, , 3F
將車站通廊擴大一倍 拆前站倉庫(沒人行道的店面)
03/19 08:39, 3F

03/19 08:39, , 4F
將板林路與博愛街打通.. 引入更多班次的公車接駁
03/19 08:39, 4F

03/19 08:41, , 5F
這些投資下去.. 代表改線是丟著不管,10年20年後再說
03/19 08:41, 5F

03/19 08:41, , 6F
除非樹林人又吼著要"不計代價消除鐵路阻隔"
03/19 08:41, 6F

03/19 08:42, , 7F
不然怎麼可能取得遷站的共識..
03/19 08:42, 7F

03/19 09:50, , 8F
認同p大~
03/19 09:50, 8F

03/19 20:16, , 9F
柯P的北宜直鐵也被很多宜蘭人反對阿
03/19 20:16, 9F

03/19 20:17, , 10F
但很多當初反對雪隧的宜蘭人現在狂用雪隧
03/19 20:17, 10F

03/19 20:17, , 11F
好的政策不一定就沒有人反對,北宜直鐵和雪隧就是
03/19 20:17, 11F

03/19 22:09, , 12F
雪隧先不提 18分鐘五百億?各種環保問題?
03/19 22:09, 12F

03/23 00:02, , 13F
花東和觀光客有多少人會走那條路線,光這樣就值得蓋
03/23 00:02, 13F
文章代碼(AID): #1L2Vi-qx (ShuangH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L2Vi-qx (Shuang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