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什麼會有機車道這種設計

看板Road作者 (林班西)時間8年前 (2015/11/27 01:30), 8年前編輯推噓35(37247)
留言86則, 2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台北市跟新北市連接的橋樑機車道也很危險 又窄又彎,明明快車道又大又直就是不讓白牌機車走 我覺得追根究柢就是車種歧視 跟素質一點關係也沒有 從沒看到政府拿四輪的素質來質疑四輪的路權 但機車卻一天到晚被拿出來釘 用肇事數量比較根本就不公平 根據 2014 年的統計 http://168.motc.gov.tw/TC/Report.asp 數量: 1. 機車:13,735,994 輛 2. 自用小客車:6,205,246 輛 每萬輛肇事率: 1. 機車:0.6 2. 自用小客車:0.7 機車的數量大,肇事數量當然也大,但就比例上來講還是比自用小客車低 一般市區道路內側車道我覺得不適合拿來套用超車道觀念 在不熟的路段你沒辦法預期前方路口會有多長的待轉車隊 用車流分道才是正解,左轉靠左,右轉靠右 直走的自己順著車流走或是想辦法超車,畢竟不是每條路都有能力開闢出三車道 要說機車在內側騎二十怎麼辦?難道你就沒遇過在內側開二十的老爺車嗎? 遵守交通規則是一回事,但平等的交通路權是另外一回事 社會大眾很多刻板印象都來自政府的宣導文宣 台北市市民大道插著一支牌子:「十次車禍九次機車騎士受傷」 怎麼不提其中被汽車害到的有幾次?從內側往外急切、違規臨停等等數不清 機車騎 70 就叫飆,保養得當的機車隨便都能 70 了,根本就不是慢車 承受最大傷害的族群卻最受壓迫,根本是逆向的人權發展 但現在推行機車路權最大的阻礙除了政府以外,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機車族群本身 這是政府法令長期洗腦下來的結果,機車只能騎路邊,有分隔島的內側不能騎 問為什麼只會說危險,被撞到之後會很危險,但為什麼你會被撞到?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為什麼機車騎在內線會被撞?騎在那麼危險的外側都沒事了 為什麼在路況相對單純的內側反而變危險?但很多人不想思考這問題 搬出「撞到之後機車受傷最嚴重」大絕招就自以為贏了 卻不想思考背後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92.1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448559025.A.404.html

11/27 01:39, , 1F
如果橋樑不設機車專用道,汽車右轉引道的汽車將與機車交織
11/27 01:39, 1F

11/27 01:40, , 2F
PTT上的機車使用者也許耳聰目明,不會發生車禍,
11/27 01:40, 2F

11/27 01:40, , 3F
但其他人會
11/27 01:40, 3F
要說車流交織,平面車道就夠多了,練習量絕對足夠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 95 條: 汽車除行駛於單行道或指定行駛於左側車道外,在未劃分向線或分向限制 線之道路,應靠右行駛。但遇有特殊情況必須行駛左側道路時,除應減速 慢行外,並注意前方來車及行人。 四輪以上汽車在劃有快慢車道分隔線之道路行駛,除起駛準備轉彎 備停車臨時停車,不得行駛慢車道。但設有快慢車道分隔島之道路不在 此限。 換句話說,汽車只要頂著起駛、準備轉彎、準備停車跟臨時停車的光環 隨時都可以跟慢車道交織,為何在橋樑上就必須特別提出來 提供你一個很寫實的例子,新店的中興陸橋是為了疏導上國三的車流而建 從中興路內側上橋,跨過寶橋路後從內側下橋,而高速公路匝道設在外側 從道路內側下橋 https://goo.gl/maps/mJxF2kFHKz32 往匝道必須從外側進入 https://goo.gl/maps/RPbAzD1qEHr 沒辦法上陸橋的機車只能走平面,一直到橋的末端,內側的四輪要上匝道 外側的機車要直行、或是外側的汽車要往內側切走地下道通過下交流道的路口 在下班時間可以看到從匝道入口一直往回排到橋上的車流,機車就只能從車縫鑽過去 卻不能上陸橋避開下橋為了上匝道的車流,你說機車真的沒能力處理交織的車流嗎? 更甚者,今天我騎機車沒辦法處理,難道我一上汽車駕駛座我就會了?也太神了吧

11/27 02:50, , 4F
開放機車走內側就不會相撞了 但慢慢等吧
11/27 02:50, 4F

11/27 07:28, , 5F
因為限制汽車的外側有機車當然會交織啊
11/27 07:28, 5F

11/27 07:28, , 6F
想想汽車跨過機車道....跟內側車道直接右轉有什麼不一樣
11/27 07:28, 6F

11/27 09:09, , 7F
交織..請看承德橋 市區端燈號有四組
11/27 09:09, 7F

11/27 09:09, , 8F
右轉汽車看錯燈號的話就會把直行機車幹掉
11/27 09:09, 8F

11/27 09:49, , 9F
11/27 09:49, 9F
※ 編輯: bency (60.199.208.1), 11/27/2015 10:30:04

11/27 10:12, , 10F
PS 我說台北市承德橋
11/27 10:12, 10F
是指這邊嗎 https://goo.gl/maps/C45ynnDd1PQ2 ※ 編輯: bency (60.199.208.1), 11/27/2015 10:35:03

11/27 11:19, , 11F
推這篇
11/27 11:19, 11F

11/27 11:20, , 12F
說穿了,的確是歧視 很多人有機車嫌惡症 騎機車的也
11/27 11:20, 12F

11/27 11:20, , 13F
可能會有
11/27 11:20, 13F
在籠子關久的鳥覺得會飛是一種病 機車路權也是 重機更是被當做基因突變來對待 ※ 編輯: bency (60.199.208.1), 11/27/2015 11:39:50

11/27 12:16, , 14F
想問 原po有就機車與汽車駕駛的兩方角度思考過嗎....??
11/27 12:16, 14F

11/27 12:17, , 15F
如果只站在一邊來看問題 就難脫偏頗見解
11/27 12:17, 15F

11/27 12:18, , 16F
看這問題 兩方立場的思考出發點併同角色對換是必須的
11/27 12:18, 16F

11/27 12:20, , 17F
兩方若是對立思考 則就必須異中求同才能找出最佳解
11/27 12:20, 17F
追求平等路權就是求同了,但反對方一直拿機車素質跟車禍後的傷害程度來反對 而忽略那些問題在汽車上也會發生,且汽車發生意外時的影響範圍更廣 像我上面提到的數據,機車的數量是汽車的兩倍,加上大客車、貨車頂多 1.5 倍 肇事數量本來就是機車會比較多,這無庸置疑 汽車看到前方路口有其他汽車在等左轉,會往外切 為什麼機車就不能跟著汽車一樣待在內線等左轉? 甚至有些(很多)汽車因為不想被前方待轉的左轉車擋住而不開內線而導致內線沒車 外側兩車道塞滿四輪,而機車因為內線禁行機車而只能在外面跟著擠 到底危險是誰造成的? 外側車道需要容納慢車、臨停車、右轉車、直行車、起駛車,加上兩段左轉後 連左轉的機車也必須待在外側車道,這種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的安全在哪裡? 以汽車角度來看,一方面以為交通規則都是安全的,二方面不尊重機車 這兩點是有相關性的,在得理不饒人的情況下,抓著機車違規這點就可以窮追猛打了 不會想用機車角度去思考交通問題 機車出車禍造成的本來就比較容易比汽車嚴重,但這是指駕駛人而言 汽車的車禍傷害的往往是無關的第三方,這點在討論路權的時候反對機車路權 的人卻隻字不提,我騎車我自己撞死,老實說關你什麼事?自己選什麼交通工具 會有什麼風險本來就該自己承擔,這沒什麼好說的,就像同性婚姻,別人結婚關卿底事 但汽車對第三方造成的傷害遠大於機車自身造成的傷害,在這種不平等的討論之下 討論出的結論都是偏頗的

11/27 13:16, , 18F
進步國家不應該存在機車
11/27 13:16, 18F
請舉個沒機車的國家來看看 一台汽車佔的體積能放多少機車?更何況市區的四輪汽車裡面有乘客的比例有多高? 汽車在市區道路轉彎的速度說多慢就有多慢,左轉燈十五秒能過十台就偷笑了 不要提那些偷跑或是並排轉的,進步國家不應該存在機車? 能拿出你的理論支持你的結論嗎? ※ 編輯: bency (60.199.208.1), 11/27/2015 14:06:12

11/27 13:51, , 19F
原來日本、法國不是進步國家啊
11/27 13:51, 19F

11/27 13:55, , 20F
語畢,哄堂大笑
11/27 13:55, 20F

11/27 14:07, , 21F
推原po
11/27 14:07, 21F

11/27 14:10, , 22F
原po不必對那個噓文的認真啦,看看就好
11/27 14:10, 22F

11/27 14:34, , 23F
抵銷廢噓
11/27 14:34, 23F

11/27 15:29, , 24F
11/27 15:29, 24F

11/27 15:33, , 25F
https://goo.gl/DaqooV 不過比較先進的國家
11/27 15:33, 25F

11/27 15:33, , 26F
機車的確大多比轎車少
11/27 15:33, 26F

11/27 15:39, , 27F
而且少很多
11/27 15:39, 27F

11/27 16:05, , 28F
機車比轎車少很多還是有其存在,不然那些國家內騎機車
11/27 16:05, 28F

11/27 16:05, , 29F
的是幽靈人口??
11/27 16:05, 29F

11/27 16:07, , 30F
結果還是圓不了其說,失敗!
11/27 16:07, 30F

11/27 16:32, , 31F
因為那些先進國家一年都至少有幾個月是不能騎機車的嚴)
11/27 16:32, 31F

11/27 16:32, , 32F
機車在那些中高緯度國家根本是另類奢侈品
11/27 16:32, 32F

11/27 16:32, , 33F
嚴冬
11/27 16:32, 33F
還有 21 則推文
還有 4 段內文
11/29 09:57, , 55F
可是日本沒有把貼著行車道畫設待轉區
11/29 09:57, 55F
T 字路口還設待轉也讓人匪夷所思

11/29 20:16, , 56F
同意樓上
11/29 20:16, 56F
※ 編輯: bency (1.171.211.178), 11/29/2015 21:59:02

11/29 23:10, , 57F
印象中日本還是有T字路口待轉區的
11/29 23:10, 57F

11/29 23:11, , 58F
有爬到兵庫縣的bloger寫道 似乎只有兵庫縣積極劃設待
11/29 23:11, 58F

11/29 23:12, , 59F
轉區
11/29 23:12, 59F
他們會像台灣這樣隨便就畫在車道上嗎? ※ 編輯: bency (1.171.211.178), 11/30/2015 00:45:08

11/30 13:22, , 60F
我倒覺得平等路權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不過也要靠一些
11/30 13:22, 60F

11/30 13:22, , 61F
手段先解決掉機車令人詬病的鑽車問題
11/30 13:22, 61F

11/30 13:23, , 62F
這問題解決後,我覺得快速道路開給白牌是天經地義的
11/30 13:23, 62F

11/30 13:24, , 63F
持平來講,機車鑽車算是法規搞出來的,但是已成習慣
11/30 13:24, 63F

11/30 13:25, , 64F
而這習慣是需要一點時間慢慢強制修正回來的
11/30 13:25, 64F

11/30 14:40, , 65F
樓上可以查查什麼是lane splitting,還有之前法國發生什麼事
11/30 14:40, 65F

11/30 14:52, , 66F
er..既然提到land splitting,那應該知道這在大多數
11/30 14:52, 66F

11/30 14:53, , 67F
區域都是不合法的吧?更不用提機車很多鑽車根本不是
11/30 14:53, 67F

11/30 14:53, , 68F
land splitting定義的範圍
11/30 14:53, 68F

11/30 14:54, , 69F
塞車的情況來講,我是贊成land splitting的
11/30 14:54, 69F

11/30 17:06, , 70F
至少目前看到有許多地區是往合法化方向在爭取,而我針對的是
11/30 17:06, 70F

11/30 17:07, , 71F
"慢慢強制修正回來"這句話,lane splitting對解決塞車有正面
11/30 17:07, 71F

11/30 17:09, , 72F
效果,不過大多數狀況lane splitting並不只限在塞車時;至於鑽
11/30 17:09, 72F

11/30 17:10, , 73F
車行為哪些合法,各地區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有規範清楚才是重點
11/30 17:10, 73F

12/01 10:11, , 74F
land splitting來講,我直接問了,你覺得快速道路上
12/01 10:11, 74F

12/01 10:11, , 75F
重機給你用land splitting在80km/h下給你鑽來鑽去
12/01 10:11, 75F

12/01 10:11, , 76F
這樣你是可以接受的嗎?至少我不行
12/01 10:11, 76F

12/01 10:12, , 77F
塞車就算了,但是正常行進這本來就超級aggressive的
12/01 10:12, 77F
我覺得這段有點講反了,塞車的時候才不能用這麼快的速度穿過車陣吧? 在大家速度都差不多的時候,相對速度就小,除非天氣或是路況突然變化 不然也只是在超車而已不是嗎?

12/01 12:49, , 78F
我直接回答: 就目前有lane splitting的地區來說,可以
12/01 12:49, 78F

12/01 12:51, , 79F
lane splitting本來就不分行進間或停止狀態,因為法規根本無
12/01 12:51, 79F

12/01 12:53, , 80F
法定義;而台灣鑽車主要跟已規範地區不同的,就是車輛停止時
12/01 12:53, 80F

12/01 12:56, , 81F
機車由前後兩車縫隙穿越,這種行為倒是可以靠規範來限制
12/01 12:56, 81F
※ 編輯: bency (1.171.200.233), 12/04/2015 00:43:43

12/07 11:47, , 82F
根據你的說法我們完全可以比照辦理開放未成年駕駛
12/07 11:47, 82F

12/07 11:49, , 83F
依照原PO的論述我們真的要好好檢討侵犯人權的事實
12/07 11:49, 83F
機車少了那麼多自主選擇,受到的侵犯的確是很多

12/07 11:56, , 84F
整理的配套措施需要從各角度仔細規劃,現行法令選擇
12/07 11:56, 84F
你覺得還有哪裡有所欠缺,可以提出來一起討論

12/07 11:57, , 85F
中庸之道。個體的不確定行為是理論模型模擬不出來的。
12/07 11:57, 85F
剝奪機車路權的中庸點是什麼? ※ 編輯: bency (60.199.208.1), 12/07/2015 14:29:17

12/10 09:46, , 86F
機車萬歲
12/10 09:46, 86F
文章代碼(AID): #1MLq6nG4 (Road)
文章代碼(AID): #1MLq6nG4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