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政策] 社論-健保是個無底洞(趙少康)

看板Policy作者 (瑩靖公主瑩王小嬴王)時間14年前 (2010/03/24 02:49), 編輯推噓3(3013)
留言1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5 (看更多)
借這文說一下我對健保大虧的兩點意見 第一最主要是黑心醫生, 好比說我去過一間牙醫, 明明一顆牙正在痛, 但是醫生先幫我補其他兩顆蛀牙, 又因為健保給付一次最多兩顆, 所以要我下次再來...... 又如我去過一間小兒科, 那邊永遠要求病人看過以後三天後要再來複診, 然後通常前三天的藥吃了不太有用。 當然啦藥是有專業用法的, 這點我不予置評, 不過重點在於永遠會要求三天後要回診。 在這方面說實話我目前想不出甚麼對策好管束這些醫生。 希望大家可以集思廣益一下。 第二是一些對台灣沒有貢獻的人也幫他保。 好比說有捷克來的交換學生, 據說在捷克看個牙排隊有時排個半年一年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來到台灣幫他以學生名義辦了健保, 他超高興的每幾天就去逛牙醫店... 不是我要沒愛心不想照顧外國人, 如果我國非常富裕, 健保盈餘充沛,那當然有人就照顧,有動物也照顧。 問題是自己國人都已經很難照顧了, 但是非照顧不可(所以健保才會大虧), 在這種情況之下,那種外國過客就不要理他才對。 至於說到華僑或旅外人士之類的, 當然有的回台灣看病看很兇, 不過我想其實這種人倒還好, 因為既然旅外、去當華僑, 其實大部分時間是不會為了一點錢花大把機票錢回來看病的, 就拿王建民、郭泓志來講, 他們交大筆保費, 但是我看他們好像沒什麼在回國看病。 或者說我家就出了五個旅美伯姑舅, 每年繳不知道幾萬保費 (應該很多...一個是密蘇里大學教授兼國家哪個研究院的研究員不太清楚 一個是矽谷某電腦公司前副總裁, 一個在之前911被弄掉的那兩棟建築中做事, 其他我不熟...他們的配偶也都是旅外人士應該也都繳保費) 但其中只有一位伯伯回台灣時實在牙痛去看過一次醫生, 其他台灣就醫紀錄都空白。 總而言之,旅外、華僑我猜對健保應該是盈餘面的, 反而旅臺外人才是虧損面的。 所以這部分我想改革方法不是不給那些旅臺外人保, 就是對他們的投保,所可以看的病和次數要嚴格限制, 而且保費比率還要高一點。 當然啦, 其他沒事去拿藥、 沒事看醫生的, 就像之前哪個官提議的, 看多少次以後鎖卡限制就醫場所或就醫種類, 這是好樣, 畢竟一年可以刷超過365次卡實在太誇張, 其實根本連這麼多次額度都不應該給, 基本上算一週看一次已經很夠了(復健療程或必要長期治療的疾病不計在次數內), 所以其實每年給50次額度已經算很寬大了。 或者說幾次以上自付額n%, 幾次以上自付額n+1%......累進。 至於趙少康說的小病自付, 我想罵髒話。 你自己幹過好像環保還衛生署長領過18%有錢到可以開電台或幹甚麼, 不代表大家都有錢。 雖然你說低收入戶之類還是要特別補貼來照顧, 但是很多人不是低收入戶卻也不怎麼有錢你想過沒有? 好比我們學生,或者僅說好比我自己, 現在看小病我就自己花錢, 但是要是照你講的來實施, 我每次看病都得跟家裡申請補助, 因為很貴。 謝謝,請把蒐主意吞回x嘴裡。 不然請改變一下說法, 譬如說限收入前18%高的家庭不給付看小病... 補充一下,趙先生你還說很多小病根本不用看醫生讓他自己好就好。 甚麼叫做很多小病不用看醫生? 對啦,我不小心擦破皮是不用看醫生, 要是真的是小病的確不用看醫生。 但是你講那種感冒過幾天自己會好的例子, 問題在於病人怎麼知道自己真的只是感冒? 怎麼知道自己只是偏頭痛而不是腦膜炎? 怎麼知道自己只是頭暈而不是貧血? 你大概不知道很多疾病剛開始症狀都很像感冒...... 我自己是活得沒什麼意思所以也不在乎萬一不是感冒怎麼辦, 所以都當一般感冒讓他自己好,很可惜目前還沒賭錯過。 但是比較珍惜生命的人實在應該去看看醫生, 免得是肺炎啊、新流感啊、SRAS之類的, 從小健康教育不是都教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嗎? 是非題我都給他畫圈然後得一百分耶... 趙先生你國小有沒有畢業呢? 就好像前面有板友提到的, 病無分大小, 只分病人有沒有需求, 病以大小來分而取消給付實在不可行! 最多就是限制次數也就是了, 超過次數看是要提高自付額還是全額自付再說, 或者說次數限低一點, 然後超過次數就必須去公立醫院看以證明是真的有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243.66 ※ 編輯: ilgsu 來自: 140.116.243.66 (03/24 02:58) ※ 編輯: ilgsu 來自: 140.116.243.66 (03/24 03:07)

03/24 03:48, , 1F
旅外的問題是沒病就不繳保費 一旦大病趕快交保費回台就醫
03/24 03:48, 1F

03/24 03:49, , 2F
你只看到你親人的例子 全面性的統計資料會比個案有意義
03/24 03:49, 2F

03/24 07:07, , 3F
這篇文章太多東西都是自身的「感覺」和「經驗」,建議用
03/24 07:07, 3F

03/24 07:07, , 4F
數據與邏輯推論,說服力較高。
03/24 07:07, 4F

03/24 12:21, , 5F
那種旅外人士可能只好限制說必須繳跟他欠費一樣久的時間後才
03/24 12:21, 5F

03/24 12:22, , 6F
可恢復看病,譬如欠了一年沒繳,就必須補清並再經過一年才可
03/24 12:22, 6F

03/24 12:22, , 7F
享受健保福利
03/24 12:22, 7F

03/24 12:24, , 8F
那牙醫哪裡黑心了,你那兩顆蛀牙不補到時候爛掉到抽神經裝
03/24 12:24, 8F

03/24 12:25, , 9F
假牙是有比較省嗎?當然不先解決病患痛苦這有道德瑕疵,但
03/24 12:25, 9F

03/24 12:26, , 10F
就預防未來可能疾病而言補起來比較好
03/24 12:26, 10F

03/24 12:27, , 11F
還有回診本身就是必須的,是台灣人自己醫療觀念太差,誰知
03/24 12:27, 11F

03/24 12:28, , 12F
到感染併發症會有多少,包括病患有沒有按時服藥跟癒後狀況
03/24 12:28, 12F

03/24 12:29, , 13F
這都需要評估好嗎?不過我認為回診除非症狀加劇不應收費
03/24 12:29, 13F

03/24 16:37, , 14F
這不是一個用來紆發情壞的板面 討論前請先爬文 很多都討論過
03/24 16:37, 14F

03/24 16:38, , 15F
對政治人物個人的好惡、批評也非本板範疇 這篇鎖文
03/24 16:38, 15F

03/24 16:39, , 16F
請後續討論者理性、有進展性 不要流於憶測、扜情
03/24 16:39, 16F
文章代碼(AID): #1BgGqkYj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BgGqkYj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