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政策] 災後通報體系

看板Policy作者 (2012/12/31)時間15年前 (2009/08/12 17:59),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7 (看更多)
※ 引述《carissandrew (香草馬丁尼)》之銘言: : 你說的沒錯, 但事情沒有絕對, 要看狀況, 以這個例子來說, : "假如" 我有 5 台傳輸設備, 想看看,當你要派出救難人員進入災區時,當然會讓他們攜帶無線電 當你的災區是從北到南好幾個之時,我們自然會分成好幾個小組, 問題來了,我們不是用自動交換,雙向通話的手機, 而是律定頻道的單向無線電, 所以,5個小組各攜帶一台無線電,那基地則必須準備5聽一答,才能同步接收 5個小組的發話,並只對1個小組答話 所以你後端要準備多少台設備與多少通訊員呢 當然,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一對一,後端一個通訊員就負責抄收一個小組的報告 : 我一直都不認為 "通報" 這件事情很難, : 我反而覺得 "處理通報" 這件事情難多了~ : 這真的很不容易, 可以想像的到, 其實我們有很多通報來源的輸入, : 但是為什麼給民眾的觀感卻是 "處理過慢"? Why? : 所以我很好奇的是當一個系統的資訊來源太多時, : 我們的救災系統用什麼方式去消化它? : 當然一樣要問? 要多久? 就是因為資訊來源太多嘛.... 假設你是指揮官,負責指揮5個小組救災, 但是外界一直有訊息輸入,a村某某無回應,b村土石流,c村.... 你必須撥出一組人力來負責接收,整理,過濾這些訊息 (媒體也必須有一組人監看,因為很多人會打電話給媒體) 然後,供你參考! 這些現地情報有參考價值,但是你不能全部一股腦傳送給底下各小組, 你必須做出決定,只傳達最有必要的緊要事項, 你的器材不允許你一直傳遞情報給各小組 各小組也不能一直光聽情報不動作 所以實際上,兩方真正傳答話的時間,其實應該越少越好, 因此,防火牆(參謀),必須有能力過濾出真正必須的資訊給處理器(指揮官), 當防火牆太少或能力不足,處理器就會接收到過多的雜訊,導致效能降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7.112.2

08/12 19:30, , 1F
推!
08/12 19:30, 1F

08/12 19:59, , 2F
終於有實務經驗的人出來了 推
08/12 19:59, 2F

08/12 21:00, , 3F
厲害! 推~
08/12 21:00, 3F
文章代碼(AID): #1AWfADVN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WfADV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