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政策] 災後通報體系

看板Policy作者 (香草馬丁尼)時間15年前 (2009/08/12 04:52), 編輯推噓0(006)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7 (看更多)
這位先生你扯遠了~還扯到共軍空降台北市勒! 我猜你大概正在寫論文吧.... 我口試時也常常遇到這種說了一堆, 重點卻只有幾句話的人... 你似乎一直死抓著我的"感覺"去解釋, 但你的解釋對我來說, 甚至對普遍的民眾觀感來說, 一點用都沒有! 你會在電視上看到防災中心的主任敢這樣解釋嗎? 即使他的苦衷正如你所說. 你並沒有抓到重點! 我的 "感覺" 一點都不重要, 不管這是否反應什麼 "看不見不存在" 什麼的, 事實是, 我所說的感覺的確也是大眾產生的 "普遍觀感" (因為我也是大眾的一部分) 那你告訴我, 既然你覺得一切都是合理的, 這個觀感又是怎麼出來的? 假如你覺得這套系統沒問題, 那問題應該會變成 "既然沒問題? 民眾的觀感怎麼產生的" 假如連你都覺得有問題了, 那麼其實我一點都不想聽你解釋媒體怎麼想, 一點都不想聽你怎麼想? 也不在乎風災的通報是誰通報? 我只想知道 "通報到真正可以決策的人那邊要多久?" "有多少人可以做這件事情?" "從收到通報到下決策並執行要多久?" 你講了一堆, 我看到的重點只有你這一段話... "我認為 政府應該重新思考災難通報模式..." (通訊系統是防災的一部分 這裡先不談)...錯! 這才是我想點出的! 比起來我還比較有興趣聽之前有人討論用衛星電話, 用 xx 設備...等等 或是去討論電話不通時怎麼通報? 怎麼聯繫? 也許我是個工程的人吧! 我並不想知道什麼大眾心理, 我只想知道災難發生時, 怎麼做到最好? 對我來說, 資訊的傳達->處理->決策->執行 的過程才是我有興趣的, 也是我當初發文想知道的! 這才是我要聽的......重點! 一個用預算 用金費 堆出的資訊系統, 在這次的風災中, 真的發揮到我們期望中的用途嗎? 假如沒有....Why? and How? 你知道的話, 也請告訴我, 因為我非常有興趣! ※ 引述《weitaivictor (唸經濟 好幸福￾ ￾  I》之銘言: : 這篇文章 乃至於整個思考 犯了一個很重要的錯誤 "不知道就當作沒有" : 第一個錯誤點 有很多人把已知的災情消息 當作是全部災情 不知道的災情 就當作沒有 : 第二個錯誤點 就是普羅大眾無法得知官方系統運作全貌 : --------------------媒體vs官方 分隔線------------------ : 分析一下媒體和官方通報系統的目的 : 媒體求的是影響輿論以增加視聽戶數 : 這一點從 : 一開始主打放颱風假大家都賺到了 播報台北有多少多少人在東區逛街壓馬路看電影唱歌 : 如果共軍空降北市 佔領了總統府 台北車站 中正紀念堂 總統官邸四個地方 : 這四個地方分別請求支援 國軍可以集中兵力反攻 因為這是小規模的狀態 : 如果共軍占領萬華區 中正區 大同區 中山區 大安區等五個行政區 : 總統府 台北車站 中正紀念堂 總統官邸等四個地方接淪陷 而且分別請求支援 : 陸軍在沒有海空支援無法空降的情況下的處理方法有兩個 : 我認為 政府應該重新思考災難通報模式 : 在既有被動式的地方求救中央支援的模式之下 : 另外 還要考量道路狀況和通訊系統兩大部門(通訊系統是防災的一部分 這裡先不談) : 道路狀況的掌握政府應當主動出擊 哪些道路ok : 哪些黃色警戒 救援部隊行經時要碰運氣 : 哪些是紅色警戒道路封閉 救援部隊應當繞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72.161

08/12 10:45, , 1F
請大家理性討論政策~集中在事情該怎麼作~而不是誰做不好
08/12 10:45, 1F

08/13 15:29, , 2F
很遺憾用你的文字就是"你並沒有抓到重點!"
08/13 15:29, 2F

08/13 15:30, , 3F
普遍觀感是一回事 但是實情又是另外一回是
08/13 15:30, 3F

08/13 15:30, , 4F
所以有一句話就是 "只看到事情的浮面"
08/13 15:30, 4F

08/13 15:31, , 5F
事情的浮面 不是政策版該討論的東西
08/13 15:31, 5F

08/13 15:34, , 6F
避免"不知道就當作沒有" 只是協助避免被俘面蒙蔽而已
08/13 15:34, 6F
文章代碼(AID): #1AWTeZC3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WTeZC3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