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政策] 災後通報體系

看板Policy作者 (mustang)時間15年前 (2009/08/16 22:08),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17 (看更多)
原文很長,我就不引了。 如果就政策面上來看,有兩方面,一個是風險評估與管理,這個在很多國家這幾年 都非常熱門,尤其是經濟和金融上的管理與評估。 但是有一個部分是我們一直欠缺,但是在國外來講,甚至許多留學過的人都知道 的,那就是作業流程上面的規劃。 很多年以前當麥當勞剛剛進來的時候,那個階段很多新聞都會提到,他們有很清楚 的作業流程的規劃,甚麼狀況下做甚麼事情,誰要負責那個步驟或者是那些作業。 後來國內的公司也可以看到陸續的有引進這些概念,而所謂的ISO認證和CMMI都和 這些有關係。 作業流程不只是日常的作業,也包括緊急狀況的處理,從電力供應短缺,原料 無法取得,到廠房失火或者是這兩年還可以看到流行病爆發的處理等等,都是可以 編寫成詳細的作業流程,然後交給不同等級,部門的人做為指導和參考,當大家 對於自己要做的事情,要連絡的對象有概念,有資料可查的時候,原本看似獨立 與分隔的單位或者是狀況就有辦法逐漸的連結起來。儘管作業流程不可能將所有的 事情和步驟都寫得清清楚楚,但是,起碼的架構至少要有,然後根據經驗,研究,分析 等方式去更新和修正。 政府在這方面,不僅執行,概念恐怕都是問題,才會出現邊做邊學的這種話。小的災害 就是建立這種作業準則的好機會,難道說過去台灣都沒有出現過颱風災害?當然不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3.66.218.6

08/16 22:22, , 1F
斷在這個地方好想讓人敲碗大喊"太監!"
08/16 22:22, 1F

08/19 17:30, , 2F
應該說雨量太大 不過聽說日本的這部分做的不錯
08/19 17:30, 2F
文章代碼(AID): #1AY1B5E1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Y1B5E1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