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阻礙攝影人思考的十項原因

看板PhotoCritic作者 (在背後、蘋果是個正方體)時間16年前 (2008/03/26 22:42), 編輯推噓5(507)
留言12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我的想法可能和各位想像的不同。 其實這個話題和上面那篇結合起來,我認為大多數美學或哲學性的攝 影論述,都是寫給觀賞者看,而不是攝影者。這些文本通常都比較強 調如何看,看到什麼,而不是如何拍。 其實要談知識結構,得談到一些權力架構的問題。就像上面的題目: 你拍給誰看?誰在拍給你看?以及這裡可能得談到的、誰在寫書。我 認為各種攝影理念論述,背後都代表了一種表述的權力結構,某些人 有權力(能力和權力經常是對等的)定義純攝影,某些人則是後現代 的權威。 這些知識是幫助學習的一種道具,但並不是必然的途徑。攝影在理論 產生前也是可以被執行的。而理論的產生只是代表了一種文化因時光 推演而累積出的紀錄,同時也是這個文化區塊中的權力結構象徵。親 近這些紀錄,可能得到啟發,但也可能不會。 攝影或任何藝術創作,其實在追求的都是一種天啟。可能像是:我知 道要拍什麼了,這樣的靈動。這種啟發確實可能來自於知識學習,但 也可能來自於天賦,或甚至什麼都不是的巧合。阿特傑拍巴黎甚至只 是糊口飯吃。 當然知識因為結構完整又易取得,以投資報酬率來說可能不錯。但既 然是天啟,就像買樂透一樣,邏輯或問神大概都只是求個心安。在沒 有得到啟發之前,技術也好、理論也好,其實能發揮的力道都很有限 。不過如果連技術或理論都沒有,能不能被開天眼大概會是個很大的 問題吧。 所以我的結論,基礎理論和實作並不衝突,也沒有哪個是必經的途徑 ,當然也沒有捷徑可循。茫茫大海中,任何一條路都是值得嘗試的, 拍照也好、看照片也好、看書也好,各種經驗都有可能開拓自己被啟 發的機會。做為一個貪心的攝影者,倒是沒啥理由抗拒任何可能性。 玩得越多,就能玩得越久,這不也是件好事嗎。 -- 還是應該安靜的拍照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195.50 ※ 編輯: yudaka 來自: 59.124.195.50 (03/26 22:51)

03/26 22:59, , 1F
推一下~
03/26 22:59, 1F

03/26 23:04, , 2F
這是目前覺得最中肯的一篇
03/26 23:04, 2F

03/26 23:45, , 3F
Great
03/26 23:45, 3F

03/26 23:56, , 4F
埃 講到權力架構的話 很多問題可能還會更加複雜~
03/26 23:56, 4F

03/27 00:01, , 5F
我覺得權力是一種相對關係 所以牽扯到權力架構..權力爭奪的
03/27 00:01, 5F

03/27 00:03, , 6F
肯定不只有理論表述 也正是因為如此 衝突才會一觸即發~
03/27 00:03, 6F

03/27 00:42, , 7F
美女擁有較大的權力...
03/27 00:42, 7F

03/27 00:47, , 8F
出錢的大爺也擁有較大的權力
03/27 00:47, 8F

03/27 01:17, , 9F
我也來推一下~好文~
03/27 01:17, 9F

03/27 16:00, , 10F
吾輩在此終於與蔡兄有所交集
03/27 16:00, 10F

03/27 16:22, , 11F
好奇妙的版呀 居然在討論法國光頭...
03/27 16:22, 11F

03/27 17:24, , 12F
DU說我嗎?我只是個摸過相機兩三年的小咖不敢和各位對話
03/27 17:24, 12F
文章代碼(AID): #17wc3hDP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wc3hDP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