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阻礙攝影人思考的十項原因

看板PhotoCritic作者 (lpo)時間16年前 (2008/03/24 01:02), 編輯推噓6(6021)
留言2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8 (看更多)
※ 引述《DUpisces (郭大爛)》之銘言: : 。蔣載榮就深受完形心理學的洗禮,他知道完形心理很有用 我只是想補充一點我的看法,我完全沒有要去否定理論的重要性和意義, 只是想說攝影理論其實也是人想出來和發現的東西,人能夠想出的東西, 任何人也一樣有可能在攝影的過程中慢慢去摸索出來, 只是這種心得未必能夠很清晰轉化成精準的文字,像是理論一樣明確的表達, 但是並不代表沒有認知,而理論可以幫助抽象的認知具象化, 就好比你提到蔣載榮 觀念攝影的那本書,我正巧也有買, 看了看之後,感覺就是它將很多我固有的感覺用更明確的語言表達出來, 當然它也帶給我很多原本不知道的東西,你說理論重要,理論當然很重要, 沒有理論的攝影缺乏內涵,但是理論真的只能從讀書中學習嗎? 是否忽略了人類本身的思考和學習能力? 排斥讀書的封閉心態的確是"阻礙攝影人思考"的原因之一, 但是常常更大的原因是有人自認都不懂什麼理論,因此根本放棄學習, 卻不知道隨著一次次拍攝會伴隨著很多形而上的發現與體驗發生. 讀書當然是好事情,但是相信對於多數人來說都是比較boring的, 你如果非相關科班出來的人(傳播.設計..此類),如果不是真的太有熱忱和上進的話, 真的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可能會去讀書(我承認我就讀很少), 按照你的說法那種人根本就不是進階想學攝影的人, 但是也因為這種歸類法可能變成有人想說 "原來我拍了半天, 就根本只是攝影圈中被歸類到玩票性質的那種人阿,自暴自棄算了", 因此連成為進階學習者的可能性都消失了(連興趣都沒了,還會讀書嗎?), 不論是什麼攝影理論.心得.主張都是人經歷大量拍攝經驗累積來的結晶, 只要是人都有可能從攝影的經驗中發現. 讀書很重要,但是光靠著有沒有讀書來當成誠意是否的標準,是否太嚴苛? 還有攝影的表現是非常內顯性的,個人認為日常生活中的任何點滴與學問, 都可能成為作品中的機質和土壤,哲學.社會人文.心理學甚至是繪畫.詩... 都有可能會成為攝影作品中組成的一個無形分子,光強調讀書與理論的重要還是不夠的 ,應該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有味道的人即使不懂什麼理論,拍出來的東西還是有味道, 這種味道我認為是最可貴也最難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139.125

03/24 01:06, , 1F
你們兩位說的我都推 但我認為立足點不太一樣 :)
03/24 01:06, 1F

03/24 01:04, , 2F
當你知曉足以應用的攝影技術與理論陳述後,通常會呈現停頓
03/24 01:04, 2F

03/24 01:09, , 3F
狀態,歷經這樣過程還能繼續拍照,也許是生命過程發生缺口
03/24 01:09, 3F

03/24 01:10, , 4F
說白一點,甚麼是按下快門的動機,決定了影像的重量
03/24 01:10, 4F

03/24 01:12, , 5F
動機可以被分析,被推論,但促成於生命中發生卻不可被製造
03/24 01:12, 5F

03/24 01:14, , 6F
所以,為甚麼生命過程的偶發靈感如此難得,正是所有學過
03/24 01:14, 6F

03/24 01:16, , 7F
大量知識的人,在挖掘自己深處時所感嘆的吧
03/24 01:16, 7F

03/24 11:15, , 8F
很抱歉,我有點看不懂上面的話。是關於
03/24 11:15, 8F

03/24 11:21, , 9F
攝影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嗎?
03/24 11:21, 9F

03/24 12:11, , 10F
infoto真是一針見血!
03/24 12:11, 10F

03/24 12:14, , 11F
版主說的也很好,不過如B兄所說
03/24 12:14, 11F

03/24 12:17, , 12F
立足點不太一樣
03/24 12:17, 12F

03/24 12:18, , 13F
版主的說法其實也間接顯示理論是鋼筋水泥
03/24 12:18, 13F

03/24 12:20, , 14F
一般我們講的"靈感"或"味道"像血肉一樣,
03/24 12:20, 14F

03/24 12:20, , 15F
只不過在台灣,不覺得大家只強調血肉嗎?
03/24 12:20, 15F

03/24 12:23, , 16F
非常同意"光強調讀書與理論的重要還是不夠"這句話
03/24 12:23, 16F

03/24 12:23, , 17F
但現在問題是就是沒人"強調",整個風氣也沒人認為重要
03/24 12:23, 17F

03/24 12:24, , 18F
我們都知道沒有血肉,空有骨架的影像有多麼不堪
03/24 12:24, 18F

03/24 12:26, , 19F
不過我們卻樂意接受空有血肉沒有骨架的攝影。
03/24 12:26, 19F

03/24 12:27, , 20F
不過也感謝e兄的回應,支持一下
03/24 12:27, 20F

03/24 12:30, , 21F
在大陸已經使用理論針鋒相對很久了
03/24 12:30, 21F

03/24 12:31, , 22F
我們現在擔心"過度強調理論"擔心的太早了
03/24 12:31, 22F

03/24 13:01, , 23F
大爛寫得很容易理解,台灣關於理論的教育還要加油^_^
03/24 13:01, 23F

03/24 13:04, , 24F
其實,國內很少有攝影作品是直接針對攝影本質探討而創作
03/24 13:04, 24F

03/24 13:05, , 25F
這也是因為缺乏相關環境與人才,國科會或是國藝會,鮮少
03/24 13:05, 25F

03/24 13:06, , 26F
有關於這方面的研究計畫,最近的有林志明跟劉瑞祺的研究
03/24 13:06, 26F

03/24 13:09, , 27F
http://0rz.tw/933OX 也可以找到不少。
03/24 13:09, 27F
文章代碼(AID): #17veqWBe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veqWBe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