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碩士班學歷大學化、博士班學歷碩士化

看板PhD作者 (完成度 2/5)時間16年前 (2008/07/08 12:31),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6 (看更多)
這邊指的 networking 我想主要是因為台灣的地緣關係吧 在美國 每個月隨時隨地都有 conference 舉辦 所以自然很方便可以參與各種會議 有很多機會互相討論 相對起來 台灣地處偏僻 每年大型的研討會有限 要跟外國學者交流 勢必得藉由出國參加研討會來達到 但是 台灣國科會給的補助越來越少 很多博士生 沒有什麼機會可以常常出國 (甚至是一年一次 應該也很難吧) 所以 自然 只能在 自己的小圈圈 做研究了 ※ 引述《SmileFace (明天好天氣)》之銘言: : ※ 引述《essi (沒有男生緣的人...XD)》之銘言: : : 不同意以上的看法, 指導教授本來就得為學生的品質把關了, : : 如果一個學生的成果及能力無法達到要求, 為何不早早讓學生理解 : : 趕緊離開尋找別的路途呢? 這樣子學生也不用怨老闆一直留人, : : 老闆也不用怨學生的品質那麼糟... 不是皆大歡喜嗎? : : 我只是一個還在為論文打拼的博士生, 不過在我即將快結束的學生生涯中, : : 也遇到不少同學意氣風發的進來, 然後沒多久就在學校跟老闆的"建議"下 : : 另謀出路. : : 我也不太理解為何博士生是老闆最佳的工具勒? 如果我老闆只能靠我們這些 : : 博士生幫他們生paper, 那大概也不會有學生這樣前仆後繼的來了. : : 而且, 我有時都在想, 如果老闆只能靠我們這些博士生的爛data去發表 : : 那當初為何要進來念? : : 不過我同意前面發表的一些意見, 在台灣除了部份領域外, 其他領域有那麼 : : 容易跟其他國家的相關研究者networking嗎? : 我的想法很簡單 : 老闆的功能在哪裡? : 提供學生做研究的環境和經費 : 指導學生達到博士畢業的要求 : 念博士應該是個主動學習遠大於被動的過程 : 你學到什麼東西,並不是取決於老闆,而是取決於你自己 : 說真的,博士班如果做的都是老闆瞭解的東西 : 我實在看不出來那個東西還有什麼研究的必要? : 至於networking : 那也要你常常參加conference以及老闆關係很好 : 先說conference或是seminar 好了 : 扣除掉忙著修課做實驗寫論文的時間 : 一年到底有多少時間可以參加一定規模的會議? : 而在參加會議的同時,又有多少人真的有機會可以有valid networking? : 再說老闆關係 : 其實念研究所,就算你再強,也只是老闆的資產 : 當你有一天離開老闆的羽翼,這些關係有用的還有多少? -- 如果將字母A到Z分別編上1到26的分數(A=1,B=2...,Z=26) 你的知識(KNOWLEDGE)得到96分(11+14+15+23+12+5+4+7+5=96) 你的努力(HARDWORK)也只得到98分(8+1+18+4+23+15+18+11=98) 你的態度(ATTITUDE)才是左右你生命的全部(1+20+20+9+20+21+4+5=1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236.39

07/09 12:44, , 1F
重要的研討會去一下就好..那種打嘴砲交際的
07/09 12:44, 1F

07/09 12:45, , 2F
會議..去再多也沒用..
07/09 12:45, 2F
文章代碼(AID): #18SksXlS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8SksXlS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