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讓我們再討論防守籃板的意義吧!

看板MiamiHeat作者 (上海Orange Man)時間10年前 (2014/01/02 12:14),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1 (看更多)
讓我來做個結論吧 XD 首先 兩派的說法 一派站在進攻 一派站在防守 而我站在波士頓派 防守籃板虛胖論的 覺得防守籃板數據沒這麼重要 因為他們覺得進攻籃板球更能創造得分機會 所以相對來說 OB>DB 普遍理論的 也就是赤木剛憲理論的 掌握了籃板球 就掌握了比賽 所以OB=DB 接下來 我拿(烏龍派出所的角色http://ppt.cc/R32L)來說明 這週有上過新聞的比賽http://espn.go.com/ncb/boxscore?gameId=400504627 FGM-A 3PM-A FTM-A OR DR TR AS PF ST TO BS PTS A-Team 3-44 1-11 5-17 5 17 22 1 20 3 27 3 12 B-Team 46-78 6-16 18-33 26 43 69 23 17 20 8 7 116 A學校 防守籃板搶不到 可能被對方製造了26次的第二波攻擊機會 所以比方大幅落後 B學校 進攻籃板一直搶 為己方製造了26次的第二波攻擊機會 所以比方大幅領先 若要說失誤跟抄截也是造成差距的因素 B學校總共丟失了32球 他們的嚴密(?)防守 並沒有為自己帶來更高的命中率 從數據上來看 因為A隊搶不到防守籃板 所以造成進攻次數有明顯的落差 甚至會有B攻2次 A才能攻1次的假象出現 換言之 籃板球 不論是OB或DB 都是造成球權轉換的關鍵 以現在的熱火來看 DB或許沒這麼重要 但對以前快速球風的太陽來說 DB似乎就很重要 因為這是他們得分的契機 而且籃球比賽是否只有看正式的5ON5 非正式的街頭是否通用 若是街頭的3ON3 可是沒有正常的攻守轉換 而是要靠籃板球的 搶不到籃板球 沒有球權 就等於是上場打醬油一樣 ※ 引述《changyiyao ( [ Play Smart ] )》之銘言: : 討論議題時每個人有不同想法很正常,個人覺得籃球不是數學競賽,數據 : 只是參考,就像 LYS常用的「激情、靈性」等形容詞,並不一定會反映在 : 賽後的 BOX上。 : 舉例來說,鳥人(C.Andersen)在一次防守中奮力用身體將 L.Aldridge 卡 : 在身後,讓 LBJ得以輕鬆寫意的搶下一顆防守籃板; Bosh 在一波進攻時 : 隊友雷槍出手後,和對手 A.Drummond 在禁區卡位糾纏,造成投籃不中的 : 長籃板彈出,讓隊友 M.Chalmers 不費吹灰之力的拿到。 : 上述在油漆區中球員賣命做苦工的狀況,賽後的 BOX上卻不會有相對應的 : 數字記在這些人身上,反而取得數字的球員是如此輕而易舉,雖然如此, : 我並不認為這代表取得這個數據就是『虛胖』。 : 籃球畢竟是一個團隊運動,很多時候不能單看數字,而是要仔細地去欣賞 : 球賽進行的過程、場上每位球員付出的心力;就像本季硬扛先發大前鋒的 : 八爺 S.Battier,他的貢獻絕不是單純由數字就可以判斷。 : 回到這個討論串,我想說的是我不認同原po hssz 的「防守籃板虛胖論」, : 個人認為防守籃板和進攻籃都一樣重要。 : 相信許多 NBA球迷都聽過『進攻幫你贏得票房,防守才能幫你贏得冠軍』 : 這句在聯盟裡流傳許久的至理名言;而要完成一次好的防守,不單單只是 : 在不造成犯規的前提下、盡力去干擾對手出手投籃,最重要的還必須搶下 : 一個珍貴的「防守籃板」(或造成對手失誤,但大多數的比賽中搶下防守 : 籃板的次數,是遠多過於造成對手失誤的)。 : 我一直相信,用量化數據去看球賽,只是欣賞比賽的其中一種方式,並不 : 是全部。就好像我始終支持的一代戰神 A.Iverson,他的生涯命中率堪稱 : 是以「高出手數換取高得分」的低,但只要實際看過他的球賽,很難不被 : 他靠著平凡如你我般矮小瘦弱的身軀,在巨人如林的防守陣中殺進殺出的 : 球風,給吸引。 : So, 討論那些數字或許也有有趣的地方,但是變化莫測多端的激烈球賽, : 才是真正的精華所在。 : 以下,則是我的一些想法,與熱火版的朋友們分享: : ※ 引述《okajo (老爸你別裝酷)》之銘言: : : 我已經試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在打這篇文章了XDD 請大家多包含 : : 首先下面這兩個問題必須區分 : : 「防守籃板是否為虛胖的數據?」 : : 「防守籃板重不重要?」 : : 這兩個問題的意義完全不同 甚至迥不相干 大家不要搞混了 : : ------------------------------正文分隔線------------------------------- : : 一.防守籃板的意義是什麼? : : 因為籃球原則上就是輪流進攻的遊戲 : : 對方進攻完 原則上就要攻守交換 : : 攻守交換的情形有兩種 : : 「對方進攻中的,攻守交換」 : : 「對方進攻不中,守方搶下防守籃板,攻守交換」 : : 但我們可以這麼說 : : 守方搶下防守籃板 某種程度上只是「拿到自己原本就該有的權利」罷了 : 我不認同這一句話,因為搶下防守籃板,表示對手進攻投籃沒中,也表示 : 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防守(讓對手進攻無功而返),而非單純僅僅「拿到自 : 己原本就該有的權利」這麼微小、不足掛齒。 : : 如果規則不允許搶進攻籃板 那麼防守籃板這個數字可以直接廢掉了XDDD : : 但因為規則允許搶進攻籃板 防守籃板也因此被賦予了價值 : 同上,除了對手失誤之外,【防守籃板】代表的是「成功的防守」的最後 : 一個必要條件,而不是因為有進攻籃板才被賦予價值。 : : 也就是「捍衛自己應有的權利不被奪走」 : : 但即便如此 防守籃板只是代表「你沒有損失」 : : 實際上你沒有獲得任何東西 : 同上。 : 獲得的就是對手『一次失敗的進攻』,一分未得就將進攻權讓回給我們。 : : 反觀進攻籃板就不同了 : : 每搶下一顆進攻籃板 就代表著「多一次進攻機會」 : : 這也是為什麼數據會把OR和DR分開計算 : : 因為OR的價值>DR : 己隊每搶下一顆進攻籃板 = 對手少搶一顆防守籃板 : 「己隊多一次進攻機會」 = 「對手一次失敗的防守」 : 如上,你能告訴我為什麼 OR 的價值 > DR 嗎? : 這樣的邏輯真的牢不可破嗎? : : 二.防守籃板是否為虛胖的數據? : : 首先 當總籃板數是直接把OR和DR相加時 DR就虛胖了... : : 因為DR直接視同和比他價值高的OR等值 : 我不認為進攻籃板的價值比防守籃板高,無論 hssz 或你的論述,都無法 : 說服我。 : 因此我認為你們拿『虛胖』來形容防守籃板,只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 再來 當對手完全不打算爭搶進攻籃板 而是直接回防時 : : 守方搶下的那顆防守籃板實際上就沒什麼價值 : Why? 無論對方搶不搶,它代表的價值就是『一次成功的防守』。 : : 不過這顆「撿到的防守籃板」還是會紀錄在數據上 : : 而且和「拼死守護下來的防守籃板」被視為等價 : : 反觀OR就不同了 : : 就算OR剛好飛到你手上讓你撿到一顆OR : : 你還是幫助球隊得到多一次的進攻機會 : : 他的價值和「賣力搶下的OR」是一樣的 : : 然後如果你可以認同上面的說法 : : 那麼防守籃板的確是個被虛胖的數據 : 我不認同。 : : 三.防守籃板重不重要? : : God damn!! 即便防守籃板是個被虛胖的數據 : : 他還是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Hssz會強調「他沒有說防守籃板不重要」的原因(吧) : : 很簡單 「開源」你也得「節流」嘛... : : 另外我想強調的是 防守籃板對熱火來說有「額外的價值」 : : 也就是鞏固防守籃板有助於詹偉發動快速攻防轉換 : : 但實際上這個額外的價值對現在的熱火來說 : : 是看得到吃不到(或者說是不想吃) : : 我相信很多板友應該都有發現 : : 熱火越來越少發動快攻 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 越來越紮實的陣地戰 : : 之所以如此 是因為熱火偏弱的籃板能力 : : 讓「搶下防守籃板後+快速攻防轉換」變成一項「難以擔當重則大任」的武器 : : 尤其是面對籃板強隊時更是如此 : : 所以現在熱火的進攻其實已經朝「高效的陣地戰」發展 : : 而離快速球風越來越遠了... : : 總而言之 防守籃板對熱火來說基本上只剩下「捍衛」的意義了 : : 但他還是很重要 (對任何一隻球隊都是」 : : 因為大家都知道要打贏熱火就是1.進攻籃板搶爆你 2.減少失誤 : : 做好這兩點 會讓熱火引以為傲的「高效籃球」失去意義 : : 反之要跟熱火拼得分則屬不智 : : 四.防守籃板有虛胖到可以在數據上被無視嗎? : : 當然不可以 再怎麼虛胖 只要他不是毫無意義 就不該被無視 : : 不過實際上Hssz也不是在說防守籃板不用看 : : 只是「不要跟進攻籃板加在一起看」 : : (Hssz這邊指的其實是BOX的籃板總數 不是4 factors的籃板率) : : 這個部份 我個人是贊同 : : 因為把「攻」「守」數據分開比較 : : (也就是攻vs攻 和 守vs守) : : 我們會比較知道今天輸球 : : 到底是因為防守被爆 還是進攻被爆 : : (或者說我們是進攻輸人還是防守輸人) : : 不過目前BOX的格式通常都會把攻守數據加在一起方便表示 : 可是現在 NBA的 BOX格式,DR、OR 與相加的數字都會清清楚楚的列出。 : 並不是只看得到籃板總數啊! : 兩者數字分開看,的確能看出進攻與防守的一些端倪,但我自始自終無法 : 認同的是, DR 是個虛胖的數字... : 乾脆說現在坐在主播台上當球評的名人堂球星, C.Barkley 和 S.O'Neal : 他們倆個的體重,是個虛胖的數字... ,我可能還比較認同。 : : 的確 直接把DR數量和OR數量相加會造成DR虛胖 : : 這讓某些人如果只看最後籃板總數就下結論 會產生盲點 : : 這也是為什麼Hssz要一直強調不要把兩個加在一起看 : : 不過 4 factors的Rebounding其實沒有這個問題 : : 4 factors的Rebounding雖然是ORB%+DRB%的總和 : : 但因為他是「先分別計算ORB和DRB的%數再相加」 : : 而非「先將ORB和DRB的總數相加再計算%數」 : : 所以不會有虛胖的問題 : : 最後 就算攻守數據要分開看 : : 也不是看完「進攻數據」就不用看「防守數據」了 : : DRB和ORB總數相加會造成虛胖 但無論如何無法連接到「只看進攻數據就好」 : : 我們還是需要從「攻」「防」兩端的角度去分析 : : 而且即便可以「透過對方的進攻數據來判斷我方的防守」 : : 也不會比「直接看我方防守數據」來得更清楚明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70.167.133

01/02 12:51, , 1F
3on3 正式比賽進球有交換球權制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這樣XD
01/02 12:51, 1F

01/02 12:54, , 2F
所以3on3的比賽 出手不只是要"空檔" 還要考慮籃板問題
01/02 12:54, 2F

01/02 12:55, , 3F
外線進球得一分 不進球就是2搶3 身高相近幾乎是球權交換
01/02 12:55, 3F

01/02 13:17, , 4F
我都還沒出手呢
01/02 13:17, 4F
文章代碼(AID): #1InEUYUs (MiamiHe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InEUYUs (MiamiH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