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中BRT施工 台灣大道車流「消化不良」

看板MRT作者 (特務)時間10年前 (2013/09/09 14:42), 編輯推噓14(14046)
留言60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Ecclestone (Freude am Fahren)》之銘言: : 一直有個問題 : 台灣大道 台中港路 中港路 一直是外地人對台中第一條道路的印象 : 確實也是 台灣大道幾乎可以說是台中交通大動脈 : 貫穿市中心 郊區 : 每天都在塞車 : 現在一次交通陣痛 蓋個說實在我也不知道在幹嘛的BRT : 就只是類似公車專用道而已 E大,初次見面好 其實我本來也以為BRT只是類似公車專用道 不過我比你幸運的是能夠從股溝上面搜尋到一些與BRT相關的資訊 首先,雨天有一隻能夠遮風蔽雨的白海豚可以讓我不用在滑手機時還要撐傘 第二,BRT有三個門,在出站時才需要刷卡,節省上下車時間 第三,除了公車專用道之外,還有優先號誌避免脫班,可以精準掌握班距 : 既然要塞 : 幹嘛不乾脆忍痛直接蓋MRT? 我只能說會有這樣的想法是非常要不得的,容我舉幾個例子:  1.橘線施工時,頂溪站所在的永和路由原本單向2車道+路肩,變成"單行道"  2.信義線施工時,站體所在路段由原本2公車專用道+6車道  縮減為2快車道+2慢車道+2公車專用道,看起來"好像只差2車道"是吧?  不好意思,施工時兩側的人行道都被剷平了  3.環狀線施工時,景平路前單向四車道變成單向兩車道  有沒有看出什麼共通點?捷運一施工,4個車道的寬度立馬人間蒸發  想像一下台灣大道從現在的單向5車道(3快2慢)變成單向3車道會塞成什麼鬼樣子?  噢對了,信義路從我上高中前一年施工到今年大學讀完四年,  期間變換施工區域不計其數,有聽過"陸上行舟"嗎?搭車就像在坐船 先蓋BRT看似重複投資,容我打個比方,您想像一下: 是個道地的台中人應該都知道的事實-台灣大道只有尖峰跟超尖峰 今天很不巧的,你要去的地方位於台灣大道上, 在有BRT的情況下,您還有除了開車和騎車以外的第三個選項 (公車那個慢慢晃過去的東西就甭提了吧) 沒有BRT的話你就只能跟一堆人擠在車陣中,保不定還要吸廢氣 有BRT真的沒有比較好? 在看了上面那些例子之後,若是您還能說出"忍痛直接蓋MRT"這樣的話, 那未來5-10年蓋捷運的陣痛期,還請您多多擔待 : 反正台中市爭取這條MRT也是很積極 : 台中這幾年人口都正增加 : 如果放遠看 五十年後 搞不好台南都有輕軌了 : 那現在已經很塞 為什麼不直接蓋? : 公車運量培養 也已經有進步 : 也可以同步實施 運量有進步不代表蓋MRT不會虧錢,來個數據就很清楚了: 捷運出現之前 民國85年 台北聯營公車 "日運量" 為170萬人次 今年 台中市公車 "月運量"(2013.5)為877萬人次 (換算日運量為28.3萬人次) 捷運出現之後,這幾年台北聯營公車日運量皆高於160萬人次, 直到橘線全線通車後的今年,台北捷運日運量才正式超越公車的運量 高雄那個不能看的就不要提了,看看台北的例子,再看看高雄的教訓, 您有信心台中蓋MRT不虧錢,我是不太曉得您的信心打哪來的, 人口不應該是說嘴的理由,人家台北市公共運輸率還有四成, 台中雖然只落後台北,但也只有一成出頭,這還是有8K免費助威之下的結果喔 我猜你會說是因為台中先天不良,然後中央又不給蓋捷運,後天失調 是啊,那蓋BRT就不是提升公共運輸品質的手段嗎? 今天有人反對在台灣大道上蓋BRT,這就好像哆啦A夢在你家門口放任意門 可是你不去用它,反而嫌他擋路所以要哆啦A夢把它收起來,這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43.123

09/09 15:15, , 1F
台北蓋板南線時後忠孝東路那塞樣都撐過去了...
09/09 15:15, 1F

09/09 15:16, , 2F
本來蓋MRT就會縮減車道 不然永遠就不要蓋 讓車流繼續塞吧
09/09 15:16, 2F

09/09 15:26, , 3F
我覺得台中跟台北有很大的路網型態不同
09/09 15:26, 3F

09/09 15:26, , 4F
我不走忠孝東路我可以走市民大道或是仁愛路
09/09 15:26, 4F

09/09 15:26, , 5F
但是中港路有個非常大的問題是沒有可以充當替代道路的路線
09/09 15:26, 5F

09/09 15:27, , 6F
要在這條路蓋MRT 不僅要考慮縮減車道 甚至得考慮區段拓寬
09/09 15:27, 6F

09/09 15:27, , 7F
或者是要生出臨時的..替代道路(高架?)
09/09 15:27, 7F
換個角度來看,在MRT動工之後蓋好之前,BRT不也是一種"替代道路"嗎? 這難道不算是一種"疏導措施"嗎?

09/09 15:46, , 8F
其實除了3以外 1.2公車專用道也做得到... 而且3的變因蠻多
09/09 15:46, 8F

09/09 15:47, , 9F
的...BRT(及LRT)不見得都如封閉系統能夠完全精準...
09/09 15:47, 9F

09/09 15:53, , 10F
不過在預算只能做一條MRT的情況下 的確BRT是最佳的選擇 =而
09/09 15:53, 10F

09/09 15:54, , 11F
且即使未來有MRT 路面上的BRT也不見得需要廢除
09/09 15:54, 11F

09/09 15:59, , 12F
台中沒有一成出頭,那是桃園縣。
09/09 15:59, 12F

09/09 16:00, , 13F
1,2的確是專用道就可以做到了 3...全A型路權被閹割了....
09/09 16:00, 13F

09/09 16:02, , 14F
還有其實台北蓋捷運也是虧錢的 軌道運輸不可能只靠票務
09/09 16:02, 14F

09/09 16:03, , 15F
就能賺錢
09/09 16:03, 15F

09/09 16:06, , 16F
國外的BRT手冊是把台北公車專用道系統列入(初階)BRT的
09/09 16:06, 16F

09/09 16:07, , 17F
其實專用道也沒那麼不堪啦 起碼有排擠私家車的效果XD
09/09 16:07, 17F
1,2的部分確實只要在專用道設置封閉站台就可以辦得到, 但前提是"全線"都要是封閉站台, 只要有像是台北市公車專用道那樣的開放式站台就有逃票空間 至於優先號誌究竟能做到什麼程度,我也在等著看

09/09 16:30, , 18F
中肯 不靠廣告和其他收入 是很難賺錢的
09/09 16:30, 18F

09/09 16:32, , 19F
收票方式其實只是選擇 否則國外無查票口的軌道設施比比皆是
09/09 16:32, 19F

09/09 16:33, , 20F
不會因此讓它降級成不是MRT... 比較起來簡化路線反倒是更能
09/09 16:33, 20F

09/09 16:35, , 21F
加速營運效率的 這點台中倒是規劃的很好
09/09 16:35, 21F
欸...我自己是有聽過未來藍BRT會開往不同目的地的區間車, 姑且不論是否為真,中區的專用道已經先掰了... 自己去了一趟台中有特別注意,其實中正路比我想像的來得寬..

09/09 16:37, , 22F
不過相反來說 因為台中現在規劃BRT 所以未來要回收或賺
09/09 16:37, 22F

09/09 16:38, , 23F
錢也會快很多 BRT不只建造成本省 營運成本也省很多XD
09/09 16:38, 23F

09/09 16:40, , 24F
最後一點 中捷也不是BOT
09/09 16:40, 24F
※ 編輯: joson4921 來自: 114.25.43.123 (09/09 16:50)

09/09 17:11, , 25F
區間車還是算同一路線啦 主要是跟台北公車專用道那種
09/09 17:11, 25F

09/09 17:12, , 26F
眾多目的地與路線都行經同一專用道的傳統方式比(不過台北
09/09 17:12, 26F

09/09 17:12, , 27F
聯營系統也有其包袱 很難直接砍掉重練...)
09/09 17:12, 27F

09/09 21:12, , 28F
說起來,臺北在蓋MRT之前應該先蓋個臨時BRT的,雖然就運量
09/09 21:12, 28F

09/09 21:12, , 29F
來說蓋MRT沒問題,但MRT興建的漫長時光中如果有個BRT能頂
09/09 21:12, 29F

09/09 21:12, , 30F
著先總比什麼都沒有大家一起塞好...
09/09 21:12, 30F

09/09 21:13, , 31F
by 2009年寒假的下午四點多搭637在新莊被塞的很慘的經驗
09/09 21:13, 31F

09/10 01:18, , 32F
那篇新聞的數字是錯的 堂堂台中市長睜眼說瞎話 交通部的數
09/10 01:18, 32F

09/10 01:18, , 33F
字是8.2% 台中市長的10.54%數字是哪來的?
09/10 01:18, 33F

09/10 10:30, , 34F
交通部的數字就一定可以相信唷??交通部比地方交通局熟??
09/10 10:30, 34F

09/10 11:11, , 35F
也許有時間差?
09/10 11:11, 35F

09/10 12:05, , 36F
反正都是市長的錯
09/10 12:05, 36F
8.X%應該是沒有比10.X%好, 如果8.X%這個數字為真,那台中不蓋BRT就先蓋MRT的理由就更薄弱了 天知道會不會一條BRT就餵飽了

09/10 12:15, , 37F
因為 調查是交通部做的。
09/10 12:15, 37F

09/10 12:20, , 38F
而且,胡市長是用通勤學旅次這個這個項目。
09/10 12:20, 38F

09/10 12:20, , 39F
其實是不精確的用法
09/10 12:20, 39F
這麼問吧,交通部調查的使用率算法跟胡用通勤學旅次的算法究竟差在哪裡? ※ 編輯: joson4921 來自: 114.25.43.123 (09/10 12:36)

09/10 14:05, , 40F
很抱歉喔 台中市主計處那個資料自己都寫參考交通部的調查
09/10 14:05, 40F

09/10 14:05, , 41F
而且 台中市主計處有能力做"五都"的調查?我對台中市發展
09/10 14:05, 41F

09/10 14:06, , 42F
大眾運輸的決心是肯定的 但堂堂一市之長睜眼說瞎話是另一
09/10 14:06, 42F

09/10 14:07, , 43F
回事 交通部做的調查101年就是就是8.2 參考他的台中市主計
09/10 14:07, 43F

09/10 14:07, , 44F
處是怎麼做出10.54%的?又怎麼做出其他四都資料的?
09/10 14:07, 44F

09/10 14:26, , 45F
我很懶得去做小畫家剪貼了
09/10 14:26, 45F

09/10 14:27, , 46F
你可以去找日常使用運具調查
09/10 14:27, 46F

09/10 14:28, , 48F
101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摘要分析
09/10 14:28, 48F

09/10 14:28, , 49F
看完你就知道老胡用的數字是有點....挑選的嫌疑。
09/10 14:28, 49F

09/10 14:56, , 50F
比較有意思的是,所有旅次(8.2%)低於通勤旅次(10.5%),換
09/10 14:56, 50F

09/10 14:58, , 51F
言之出遊等非通勤旅次使用公共運輸的比例較低而拖累了整
09/10 14:58, 51F

09/10 14:58, , 52F
體的使用率,這部分要看看新幹線公車能拉多少%上來,至於
09/10 14:58, 52F

09/10 15:00, , 53F
通勤學和所有旅次使用公共運輸的比率在2013年繼續成長應
09/10 15:00, 53F

09/10 15:00, , 54F
該是可以預期的,畢竟公車的日運量又上升了
09/10 15:00, 54F

09/10 15:02, , 55F
不過從公車的運量成長趨勢來看,8K免費也差不多快到極限
09/10 15:02, 55F

09/10 15:03, , 56F
了,明年公共運輸率想要繼續成長大概只能寄望BRT大成功了
09/10 15:03, 56F

09/12 16:58, , 57F
大眾運輸的通勤旅次比例大於全體旅次嗎?跟某城市剛好相反
09/12 16:58, 57F

09/12 16:58, , 58F
咧!
09/12 16:58, 58F

09/12 19:43, , 59F
有人偷渡乙酸
09/12 19:43, 59F

09/13 17:58, , 60F
HF參戰!
09/13 17:58, 60F
文章代碼(AID): #1IBMsyYQ (MR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6 篇):
文章代碼(AID): #1IBMsyYQ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