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台電大樓 公館 之間的袋狀軌

看板MRT作者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時間12年前 (2012/03/21 02:39), 編輯推噓5(508)
留言13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15 (看更多)
※ 引述《sask (sask)》之銘言: : 針對六車開三門的建議 我再次寫信到市長信箱 回覆如下: : 小碧潭支線目前行駛區間為七張-小碧潭,其目前之營運模式係捷運公司參酌地方民意、 : 營運調度安全及運輸需求綜合考量所決定,係利用大坪林站與七張站間之袋式儲車軌進行 : 調度,袋式儲車軌位置靠近大坪林站。另因小碧潭支線為單軌雙向營運,列車進出小碧潭 : 站皆使用同一軌道,因此,其往返時間至少需7分鐘。若如您建議採六節車廂的列車進行 : 營運,並開行北投-小碧潭區間車,在新店線與小碧潭支線交錯運行情況下,新店線尖峰 : 時段班距將從目前6分鐘拉長為7分鐘,服務班次不增反減,恐讓旅客感覺服務效率降低, : 亦將影響搭乘意願。 : 那如果是兩班淡水-班新店列車配上一班北投-小碧潭區間車 有搞頭嗎?? 不管是2插1或n插1 重要的是全線是不是能夠維持均勻一致的班距 因為均勻班距才能讓捷運系統發揮最大的小時運能 也不會讓前後列車的擁擠程度差異太大 而且依捷運局的回覆 如果新店線班距拉長為7分鐘 會讓未來古亭站與橘線(班距6分鐘)的轉乘安排上 定時出現一邊車正進站、另一邊車卻正離站的窘境 在MRT版看文章到現在 不敢說在下有多厲害 不過往往版友們想到的一些模式或插車方式 都沒有顧慮到同路線其他車站乘客的候車與搭乘感受 有些營運方式雖然在技術上或許可行 但實務上卻不可能讓大部分乘客接受 (班距不均勻、部分車站候車時間太長etc.) 在尖峰時段利用有限的資源(列車數)滿足大多數旅客的需要 並且提供一致且穩定的服務班距(看看台鐵那"精美"的區間車班距...) 這才能發揮捷運系統最大的效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58.111

03/21 08:23, , 1F
我想板友們大部分也是有顧慮其他角度搭乘感受
03/21 08:23, 1F

03/21 08:36, , 2F
不過要一樣也不太可能完全一樣吧 所以你講的問題還是會發生 只
03/21 08:36, 2F

03/21 08:37, , 3F
能靠加密班距來解決的
03/21 08:37, 3F

03/21 09:36, , 4F
如果有三種班距 一種是6-6-6 一種是 4-7-4-7 一種是 3-3-7
03/21 09:36, 4F

03/21 09:36, , 5F
大多數人會選擇哪一種呢?
03/21 09:36, 5F

03/21 09:37, , 6F
而且古亭站的班距是三分鐘 不是六分鐘
03/21 09:37, 6F

03/21 09:38, , 7F
而且橘線在古亭站的班距是三分鐘 不是六分鐘
03/21 09:38, 7F

03/21 10:02, , 8F
平均與否根本不重要吧,不見得有分線就一定要 1:1
03/21 10:02, 8F

03/21 10:03, , 9F
現在的小南門線不就是跟淡水線班距有相當落差
03/21 10:03, 9F

03/21 10:06, , 10F
小南門線和淡水線是不同的路線
03/21 10:06, 10F

03/21 10:07, , 11F
這篇的原PO講的應該是在同一條路線上出現不平均的班距
03/21 10:07, 11F

03/21 10:10, , 12F
我回在下一篇了 基本上在古亭站都會是固定班距的列車
03/21 10:10, 12F

03/21 10:43, , 13F
我提小南門線是指文中古亭轉車問題,班距不對等不重要
03/21 10:43, 13F
文章代碼(AID): #1FQCxDwG (MR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3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FQCxDwG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