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政院稱三倍券效益千億 審計部打臉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微甜)時間2年前 (2021/08/02 21:10), 2年前編輯推噓3(5212)
留言19則, 5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4/19 (看更多)
※ 引述《takuminauki (史迪格里茲粉)》之銘言: : ※ 引述《microsugar (微甜)》之銘言: : : 自創規則的算法又來了,一貫的方式 : : 自己清楚載明,2000換3000,就1.5 : : 而且,還是你自己寫的 : : 那麼1元換1000,就1000倍啊 : : 沒有講則,依著你的方式 : : 然後再自己重新說明規則 : 1000買3000券=2000換3000=乘數1.5 請問這有什麼問題嗎?? : 1元買1000券=999換1000=乘數1.001 請問這有什麼問題嗎?? 理論值1.5,實際1.32 你先說明一下1.5→1.32的過程和原因吧 你這麼在乎乘數,抓著定義,片面來處理這問題 很多基層的人都快死了,還要再拿出1000元來買券 反正dpp票很多 寧願花個二三十億的行政成本,就是說什麼也不發現金 這些成本拿來買疫苗也可以買不少耶 拿來補助清寒也可以照顧很多人啊 寧願選擇一個比較差的方式, 同時自打臉,多年前的dpp打臉現在dpp 但就是不願意發現金 說穿了,就是搞意識型態啊,以前罵消費券,說現金好 現在說什麼不願意發現金, 再搞個更爛,效果只有約1/4的x倍券出來 : 教育所碩士這樣看不懂嗎?? : 這真的沒有這麼難吧 1000換2000,乘數2 1000換1200,乘數6 去年這樣子做,很好啊,支出較少,乘數更高 所以,意思是說,去年的行政院都是白痴嗎? 你這麼在乎乘數,那麼這兩種乘數更高啊 今天新聞出來了,政府打算用1000換5000 去年是三倍券,理論值乘數1.5 那麼現在在規畫的,1000換5000 5000-1000=4000 5000/4000=1.25 去年還有1.5的乘數理論值 今年剩下1.25 所以,那麼是去年會比較好?還是今年比較有效果? 還有,你一直在罵多年前的消費券,我是沒意見 但今天8/2剛剛57臺新聞,主持人跟朱學恆在節目上 同時引用了「審計部」的資料 去年三倍券創造的gdp僅僅只有0.08%,遠不及消費券 只有多年前消費券的1/4左右 你現在要說「審計部」的資料錯誤嗎? 你要不要說明一下你一直以來大吹大擂的三倍券 怎麼會搞得只剩下消費券的1/4 : 不管馬凱還是周雨田研究員都是這樣算 : 他們都是留美經濟學博士 : 我想沒有什麼問題 : 唯一的問題就是你不認真看我的文章 完全照你說的方式算 也請你請說明 2倍券乘數2,為什麼不採用? 1.2倍券乘數是6,為什麼不好? 如果嫌金額小,那麼把金額等比例放大就好了啊 你就抓著一個乘數的定義,剩下的通通不理了 講真的,政府發10000元現金 vs 1000換3000的消費券 10000現金的乘數0,但它的帶動效果肯定比三千消費券強太多了 同時也更符合且貼近民意,而且也有很多國家這樣做 像日本、美國就是直接發現金 原來,這些發現金的國家,選擇乘數0 在你的眼中,可能都是白痴笨蛋 : 也不動一動腦子 : 你的腦子只有意識形態... 2倍券的乘數是2 1.2倍券乘數是6 就用你提的來計算,照著你說的來算 請問一下,這幾個數學算式,完全沒有意識型態 你明擺著用意識型態才是真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4.28.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27909813.A.282.html ※ 編輯: microsugar (111.184.28.79 臺灣), 08/02/2021 21:14:56

08/02 21:14, 2年前 , 1F
他那篇推文回覆就理性討論政策,實際上也是糾結脫離不
08/02 21:14, 1F

08/02 21:14, 2年前 , 2F
了,不知道要求別人幹什麼
08/02 21:14, 2F

08/02 21:16, 2年前 , 3F
現在在討論的就是效益等問題,你各位也各種回覆問題,雖
08/02 21:16, 3F

08/02 21:16, 2年前 , 4F
然他拉了兩位教授的報告,但審計爆出來是這數字,不說別
08/02 21:16, 4F

08/02 21:16, 2年前 , 5F
的,經濟學家真要行,到底現在作對過什麼其實一般人還真
08/02 21:16, 5F

08/02 21:16, 2年前 , 6F
的不知道
08/02 21:16, 6F

08/02 21:16, 2年前 , 7F
XDDDDDD 真的笑死 不過在這邊不要太重視邏輯
08/02 21:16, 7F

08/02 21:19, 2年前 , 8F
他沒辦法解釋為何去年1.5今年1.25 不是越高越好?
08/02 21:19, 8F

08/02 21:23, 2年前 , 9F
這叫差別取價啦,不需要的人就不會去買,去買券的才會確
08/02 21:23, 9F

08/02 21:23, 2年前 , 10F
實拿去消費
08/02 21:23, 10F

08/02 21:26, 2年前 , 11F
其實不需要的不去買這設定也奇怪,那何不不需要的不去
08/02 21:26, 11F

08/02 21:26, 2年前 , 12F
領? 某一門檻下的政府會直接發放,那剩下的代表有基礎
08/02 21:26, 12F

08/02 21:26, 2年前 , 13F
消費能力,但你卻要設一個奇怪的極低門檻排除人,做這個
08/02 21:26, 13F

08/02 21:26, 2年前 , 14F
流程效益多大
08/02 21:26, 14F

08/02 22:18, 2年前 , 15F
不增加行政成本就沒法把某些利益分給特定對象啦
08/02 22:18, 15F

08/02 22:56, 2年前 , 16F
好可憐...
08/02 22:56, 16F

08/02 22:58, 2年前 , 17F
我真的自認寫得很清楚了....
08/02 22:58, 17F

08/02 22:58, 2年前 , 18F
我真的不懂我寫的那點你們看不懂.....
08/02 22:58, 18F

08/02 22:59, 2年前 , 19F
沒這麼難 多念書好不好...
08/02 22:59, 19F
文章代碼(AID): #1X1-wrA2 (Hate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4 之 19 篇):
文章代碼(AID): #1X1-wrA2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