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高房價難解 學者嘆:想致富要學會怎麼躺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司康)時間5年前 (2019/03/25 13:26), 5年前編輯推噓7(702)
留言9則, 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6/38 (看更多)
※ 引述《tukuman (阿曼)》之銘言: : 看到版上對高房價的討論熱烈, : 其實大家都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地方的房價比台灣誇張, : 甚至租金問題更嚴重,一個普通上班族要將一半以上的薪水投入房租開銷, : 那就是韓國瑜前去拜訪的香港。 : 香港高房價的故事,要從回歸中國開始講起。 其實香港高房價的故事,要從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香港開埠開始說起。 港英政府將當時所有香港土地視為「官地」(Crown Land)。 也就是根據《英皇制誥》,所有土地皆屬英國皇室所有。 所以香港賣地並不是真的將土地永久出售,而是以租借的方式, 有期限的出售使用權,稱為「批地」。 早期批地的年期可以長到999年,後來縮短至99年,而現今大多為50年。 這種作法也為後來改革開放後的中共所仿效,成為現今中國主要的土地國有政策。 首任香港總督砵甸於1842年在香港發出告示,指「香港乃不抽稅之埠,準各國貿易」。 開啟了香港近代的貿易史,亦確立了香港自由港的地位。 但在當時,各國主要的稅賦就是關稅,如不開徵關稅,那港英政府的收入要從何而來? 沒錯,就是土地: 這邊要先了解,從英屬香港政府時期開始,香港政府擁有香港所有土地,住房問題主 : 要由開發商向政府租借土地開發或經由攻府的公屋政策解決。對英屬香港政府而言, : 公屋政策不僅是要解決居住問題,也是為了緩解、抒發港人在政治上被殖民的不愉快 : ,更是打算藉此建立香港人對英殖香港這座城市的認同感。 身為殖民地政府的港英政府,終極目標是要從殖民地中賺取更多的錢。 那為何不惜大手筆開始執行公屋政策? 主要是當時香港除了貿易之外,加工業也漸漸發展起來, 許多從中國地區而來的移民成為這些工廠的工人。 為了讓這些工人有安置的地方,開始興建公屋, 不但可以降低工廠成本,也可以助於香港的出口。 在高地價的政策下, 港英政府可以以低稅率維持競爭優勢,同時有收入保障低收入居住權, 同時中產階級也可以因此增加財富,間接提升了港英政府的稅收, 這種循環漸漸加強了整個香港對於高地價政策依賴度。 https://i.imgur.com/yEhvcA3.png
: 1965年,香港人口350萬,公屋住戶達100萬人;1972年,「十年建屋計畫」令香 : 港在短短7年內就增加80萬公屋住戶,達到180萬人。 : 當時的香港雖然也有居住問題,但相較現在並不嚴重,人們能夠從事的產業多元, : 包含實體及文化創作。這裡並不是要強調英屬時期沒有問題,而是回歸中國的問題 : 非常大。 自從英國開埠以來,香港的人口不斷地激增。 加上中國地區連年的戰亂,迫使許多商人、士紳紛紛移民至香港來。 https://i.imgur.com/UtVzI0h.jpg
https://i.imgur.com/nqIqmpX.jpg
https://i.imgur.com/pqGxo9F.jpg
1850年代太平天國之亂、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1937年日本侵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60年代的大躍進、19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 1980年代六四天安門事件、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 幾乎每十年就有一波激增,住宅政策根本趕不上人口激增的變化。 也因此香港經典的混亂、壅擠、眼花撩亂的市容, 也是因這過分的人口成長所導致的結果罷了。 : 以梁振英為例,雖然他的政見主打解決居住問題,號稱要在任期內建滿75000個公屋, : 但上任後,每一年都做不到1.5萬個公屋,甚至更少。且分配十分不公。 : 說到這邊,可能有些人會說,香港的居住問題,和香港土地狹小比較有關吧? : 事實是,全香港的土地,只有3.7%為住宅用地。 : 這代表不是「土地不足」的問題,而是政府「土地管制」出現問題。 其實「土地不足」與「土地管制」都雙雙出現問題, 土地管制是因為香港殖民貿易政策下催生的產物。 而香港土地的組成大部分是散亂的離島、山地濕地等等, https://i.imgur.com/vR4o6cI.jpg
目前住宅的用途占比約7%。 近期香港政府也因為居住問題提出各種政策, 最著名的就是東大嶼填海計劃,香港島和大嶼山中間的水域建造多個人工島, 但卻遭受香港環團強烈反對,認為會造成海洋與水域不可逆的傷害https://i.imgur.com/sbMmmLp.jpg
: 香港的土地管制並不是為了香港人的生活所需及香港的正當發展著想。 : 是為了其他目的。 : 對香港政府及土地開發商而言,香港的土地就像鑽石,明明很多卻要管制每年的釋出。 在香港主權移交之前, 中英雙方其實就土地問題做過多次交涉, 有一說認為中方為了避免英國在移交前把所有土地釋出, 導致接手的香港特區政府失去可用資產, 英方來說是為了保障回歸後的在港利益, 雙方於1984年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 明定限制香港每年釋出的土地不可多於50公頃,進一步的推升香港的地價。 : 前面有提到,全香港的土地都屬於香港政府,而香港的住宅用地只佔3.7%。 : 能夠用於住宅的土地稀少加上香港的公屋政策敗壞, : 所以香港的居住條件才會變得如此可怕。 : 這些是從何時開始的? :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大量中國資金湧入香港房地產,同時香港公屋政策也開始沉淪。 諷刺的是,首任的香港特首董建華, 於1997回歸後的當年,即提出了富有社會主義精神的「八萬五建屋計劃」。 希望十年內的全港七成的居民都有居所。 可以說是中共為了打造模範治理的樣板、或是一國兩制的理想所提出的政策。 但或許是共產主義不熟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加上又碰上了1997亞洲金融風暴。 導致香港的樓價在一年內下跌一半。 雖然隔年立即暫停賣地,但其後的五年內香港的樓價下跌70%。 當時許多中產階級購房時,是將房產抵押給銀行借款, 而因為樓價大幅下跌的關係導致資產低於負債、成為負資產, 使得許多人繳交數十年的貸款,最終不但失去物業、還必須想辦法償還剩餘的貸款。 董建華的「八萬五」成為任內被批評最多的政策, 並被各界認為是拖垮香港經濟的元凶,要求重新修訂、遏止房價下跌。 原本要解決的高地價問題,此時卻成為香港金融風暴下的浮木。 至此,香港特區政府便開始走上自英殖民政府百年以來, 高房地價格的不歸路。 參考來源 1.維基百科:香港貿易 https://goo.gl/3TCC8n 2.維基百科:香港地產業 https://goo.gl/EgsGB7 3.香港政府2018-19財政預算案 https://www.budget.gov.hk/2018/chi/io.html 4.香港人口變遷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2499 5.香港土地用途 https://goo.gl/dqr4MC 6.香港「明日大嶼」填海計劃 https://goo.gl/HqXUTZ 7.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三 https://www.cmab.gov.hk/tc/issues/jd5.htm 8.維基百科:八萬五建屋計畫 https://goo.gl/PpZr3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2.131.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3491561.A.3AC.html

03/25 13:26, 5年前 , 1F
上色成這樣 你不會畫重點嗎
03/25 13:26, 1F
※ 編輯: kiwi1115 (61.222.131.79), 03/25/2019 13:28:23 ※ 編輯: kiwi1115 (61.222.131.79), 03/25/2019 13:40:58

03/25 13:31, 5年前 , 2F
好文 樓上有事?
03/25 13:31, 2F

03/25 13:32, 5年前 , 3F
某樓不意外
03/25 13:32, 3F

03/25 13:42, 5年前 , 4F
好久沒看到優質文了
03/25 13:42, 4F
※ 編輯: kiwi1115 (61.222.131.79), 03/25/2019 13:59:58

03/25 14:09, 5年前 , 5F
rock給推
03/25 14:09, 5F

03/25 14:12, 5年前 , 6F
認真給推
03/25 14:12, 6F
※ 編輯: kiwi1115 (61.222.131.79), 03/25/2019 14:40:30

03/25 14:51, 5年前 , 7F
其實香港街道不亂 亂的是台灣
03/25 14:51, 7F

03/25 15:22, 5年前 , 8F
分析給推
03/25 15:22, 8F

03/25 17:41, 5年前 , 9F
先推免得被發現看不懂
03/25 17:41, 9F
文章代碼(AID): #1Sc6PfEi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6 之 38 篇):
文章代碼(AID): #1Sc6PfEi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