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如果有人說你很鬆?

看板Feminism作者 (L'Etranger)時間17年前 (2007/02/25 02:2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35 (看更多)
以上文字全部吃光光。我直接挑我想回應的兩個點來說就好,文字我就 不引用了。這兩個點分別是:「我怎麼看待反唇相譏式的回應方式」以 及「我怎麼去看待教育的效果」。 首先對於「反唇相譏式的」回應方式而言,這個回應方式也不見得是真 的開罵回去,而是某種語言論述中的見縫插針、諷刺 (這個也是很能有 柔軟度的) 或是一種諧擬對造 (但是轉個彎) 的效果。就目前而言,我 個人對於這樣的應對方式並不排斥。我曾經被人問過說「喂!你同性戀 唷?」。其後,我想了一陣子如果我之後碰到這樣的問法時,特別是對 於那些一聽就知道沒好意的態度和語氣的對話情境時我該怎麼樣回應。 對我來說,這種對話情境即使是在想像上都不怎麼好回應 (也包括了充 耳不聞的回應法) 。不回應,對方當我默認然後爽爽的走開也就算了。 但是會說這種話的人常常在他們爽完之後食髓知味,然後這些話語變成 了只要這種人出現時必定伴隨著的綠頭蒼蠅。除非不會再見到這些人, 不然容忍可能就要有永久忍下而且常常要忍的窘境。相對地,很衝的直 接頂回去或是譏笑可能不歡而散但是對於那種喜歡霸凌別人的傢伙來說 或許這是可以不再讓他們對於我再搞這套把戲的手法 (但是他們可能會 換招) 。 最後,在某人的建議下,我希望之後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要回說「對 不起,我想我們並不適合,你問了也不會有結果的」來看看這種人的反 應 (很有趣地,會這樣跟我說話的目前只有男性) 。不過之後我再也沒 有碰到這樣的傢伙了 (別碰到當然最好) 。 因為人與對話情境的不同,這種「明知不該就是負面的」 (同性戀、黑 人、性等等) 符號被拿來指責人時我也實在不能肯定什麼手段是最好的 策略。但是我要肯定的是選擇這種「套用你的調調;但是換個元素;讓 你看看你的說法轉個彎」作為策略的可能性。雖然它如此的微小,雖然 它很能根本不會有直接效果 (比方說最後不歡而散) ,但是它卻是反抗 的火花!或許不會真的改變對造,但你可以讓他與其他週遭的人知道「 你這樣的用語有人會不喜歡」。對於一個已經在社會中打滾的人來說, 這或許更是他能收到「社會教育」的方式。此外,對於微觀的抗拒現象 來說,這種行動會是我比較喜歡的行動。我不見得就是要排斥一個巨觀 的革新/反抗運動 (要看我所接收到的內容而定) ,但是我始終對於這 樣的「大架構」感到戒慎恐懼。當一個社群範圍中的反抗運動都被吸收 到一個,甚至可能自稱不存在的,「主張/意識形態/政治建制」下的 時候多少都會有所變質。如果台灣的時間回推個三十年,而假設有個叫 做「三民主義婦女權益促進會」的組織存在,請問這個組織究竟是為了 女性的權益還是要替政府做好政治教育的宣傳呢? 對於「問題」,我當然希望我們可以正面的「面對」之。但是我並不奢 求去宣稱真正的、根本的「解決」問題。因為就我所接受的論述來說, 我認為社會上的問題只要一旦有政治性,那就會是個永久性的問題:一 個需要人們永恆關注的問題。不僅僅是這些小小的反抗火花不足以解決 社會問題,那些號稱全面性計畫的也是如此。另外,要求他人轉向總體 巨觀的策略模式或是要求他人正視真正的問題在我看來也是一定程度上 漠視個人痛苦的。我們對於社會上的問題,應該有巨觀整體的態度,但 同時當然不該廢除那些微觀上的個人行動 (只是陳述,不針對發文過的 人,我知道已經有所澄清了) 。且,各種的運動都很重要。比方說勞工 運動和性/別運動都很重要,但是他們不見得要衝突更不能只選擇一個 來處理、而一個人投身於一項社會運動時更不應該因為他沒有去投身另 外一個運動而非議之。 而就「教育的效果」而言。老實說,我實在不知道我該放多少的信心。 前面的文章中 L 網友說應該沒有人會否認教育作為根本性的解決途徑 吧,不過我想我就是那個人。不是說教育不重要或是否認它會造成的功 能,而是我對於「根本性」與「解決問題」的想像上,如前述的,我不 認為有社會問題可以根本的解決。同時,在我接觸到的以及我自身微觀 層次反抗中,老實說整個教育機制往往不是反抗和改革進步的機器。相 反的,教育機制常常是最需要對抗的組織之一。就一個國家/政治社會 /社群的意識形態構成機制來說,教育在維持既定認知上實在是「功不 可沒」。 教育的功能是兩面的,他傳達某種資訊內容讓我們去接受,去成為社會 中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去成為臣服於社會規範下的子民們。但是它 提供了我們去見識這個機制脆弱的環節和失當的規約。教育同時是壓制 和控制,但是它也是對抗的可能性基礎。否則一個父權社會下怎麼會出 現女性主義者?對於整個社會中的教育機制所傳達的訊息內容。我認為 ,唯有當微觀的反抗運動不斷開花之後才有可能換來教育上的結果 (而 且幾乎一定會變質) 。 去改變「鬆」的社會想像連結和不斷溢出的「絃外之音」,或許我太悲 觀,但是我覺得現在的社會尚未進展到可以用教育制度來改變之。 -- ┌───╮ ◇ ╭╮ ˍ▂▃▂ │┌─╮│───╮┌╮╭──╮╭──╮╯╰┐ ╭╭ —\ ││ ││ ──│││╰─╭╯╰─╭╯╮╭╯ \  ̄ \ │└─╯│ ╭─╯││╭╯─╮╭╯─╮││ ι\ \ └───╯─╯─╯╰┘╰──╯╰──╯└┘▁▁ˍ]▅▄_—╱_\ ▄▅ http://www.pixnet.net/drizzt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206.200
文章代碼(AID): #15u88jAp (Femi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u88jAp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