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我們的教育 埋沒多少豪小子?

看板Education作者 (香港3345678)時間12年前 (2012/03/05 20:36),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3 (看更多)
外國大學上課http://www.youtube.com/watch?v=LpBtpejHb2k
教授開放讓大學生對"徵兵"與"募兵" 議題作辯論.這種想法師承 亞里斯多德.如果某個說法已經是認為夠好.自然真金不怕火煉 台灣教育能做到嗎 .國中以下或許太牽強.高中?大學?甚至研究所? 有沒想過為何美國 能如此?因為他們假設了學問沒有絕對的 .只有被討論出來的.台灣長久以來的教育視 課本為教條.而且太注重分數.如果你有注意.教授在問完話都會問學生姓名.why?因為 他們大學教育不是注重"結果論".而是注重"參與度".或者說是"態度".而此其中.教授 就在幫他們打分數了.而台灣呢?卻恰好相反.結果為依歸.看補習班林立就知道. 所以要改變.要由分數=結果轉為 分數=態度 那又要如何實作的?以下是我的想法 每堂上課我會留時間.丟問題給學生.並以他們的回答為平時分數.佔總成績最多30% 最多的意思是如果有學生平時得滿分.那總成績就是30+筆試x70% 如果有學生平時得一半.那總成績就是15+筆試x85% 這種制度設計有幾個好處 1.多參與課堂問答只有利多.如小明小華筆試都考80.但小明平時得30.小華得10 則總成績小明=80x0.7+30=86 . 小華=80x0.9+10=82 .86>82 2.不影響分數主義.有的學生可能都了解但因為害羞.或不善於表達.基於公平原則 此制度不能有損於他.當然若他平時得0分 .總分 = 筆試x100% 不變 3.不會失真.若兩個學生平時分數接近.如18和20.那筆試還是主要依據.比較法則 跟1類似.不會讓學生有"因為我課堂表現好所以可以忽略筆試"的想法 4.老師可以依照學科傾向來分配權重.即 平時xA + 筆試xB =總分(只要A+B=1) 套一句[那些年]中柯景騰說的.我只希望這個世界因為我.而有一點小小的不一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86.61 ※ 編輯: coolbetter33 來自: 1.162.86.61 (03/05 20:37)

03/05 21:19, , 1F
美國國高中也開始近來也走分數主義喔 還開放網路
03/05 21:19, 1F

03/05 21:20, , 2F
查詢 至於大學研究所 考試就更兇了吧
03/05 21:20, 2F

03/06 00:21, , 3F
這遊戲 二十多年前我國小就"被用過"了
03/06 00:21, 3F

03/06 00:21, , 4F
之所以說是遊戲 是因為課根本上不完
03/06 00:21, 4F

03/06 00:24, , 5F
國中高中大學也一直遇到願意這樣做的老師 其實台灣沒那麼
03/06 00:24, 5F

03/06 00:25, , 6F
麼封閉 至於補習班 填鴨式的補習班不是倒光就是剩安親在撐
03/06 00:25, 6F

03/06 00:25, , 7F
關於補教業的我回文好了
03/06 00:25, 7F
文章代碼(AID): #1FLBDSA_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LBDSA_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