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教師的反省機制付之闕如

看板Education作者 (去你的良性外部性)時間18年前 (2006/03/01 00: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43 (看更多)
※ 引述《Akai (謝謝妳~~)》之銘言: : 感覺這就是社會問題要解決時 : 沒有辦法完全以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 但初階的數量化統計是重要的 : 同時取樣的方式和實驗或是問卷的模式也是重要的 : 但目前就教育來講 政策要改變或實驗的同時 : 卻無法給予大多數人滿意的論述 : 我在想 這難道導原於這種學門的特色? : 也就是說 我們永遠無法用科學的方法來事先驗證作小規模的實驗 : 那政策的判斷與修改的準則到底是在哪理? : 政治當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干擾因素 : 但是我相信這其中仍有可以架構出來的模型可供探討 理論與實證資料都可以作為論證的工具 但兩者必須有其中一者 : ※ 引述《SLAC (去你的良性外部性)》之銘言: : : 你上面的論點要建立在廢除義務教育後 小孩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 : : 而且父母不給予任何的管教 : : WHY? 為什麼會是沒有教育? 而為什麼又是為數不少? : : 昔日沒有國民教育的年代 都有私塾了 在改發教育券來解決家境困窘的問題後 : : 怎樣的爸媽會不給予孩子教育呢? 當然這裡的教育並不單單指學校教育 : : 而什麼又是簡單的家庭教育? 你怎麼樣去定義其為簡單呢? : : John Mill也是受家庭教育長大 那樣的家庭教育簡單嗎? : : 教育券當然是限定使用 不然發現金就好了阿@@ : : 那也請您提出證據說明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 而且根屬於取消強迫入學 : : 根本沒有所謂的自主 只有大家協訂出來的契約 : : 面對那些有受害者的犯罪公權力當然應該介入 : : 但公權力介入應該有限度 或者所謂的比例原則 比例原則是隨人衡量的 : : 但在以自由為原則 限制為例外的狀況下 除非強力證明開放後會有極大的弊害 : : 不然應回歸自由 : : 師範體系與非師範體系依舊差很多 : ^^^你可以列舉出來差在哪裡嗎? : 還有對象是? 誰和誰比較 : 因為我真的很好奇差別在哪裡! 謝~ 學生 教師 課程 在心態上 環境上 造成了許多差異 師範學校老師比較保守 學生連帶受到影響 而師範體系的學害怕風險高的工作 非師範體系則不然 師範體系接受的課程造成閱讀習慣的不同也與非師範體系不同 更不用說師範體系對於課外活動的參與程度了 : 以上顯示了我們倆已經陷入了一個循環中 : 我目前用的方法是觀察和假設 : 但仍無法提出一個很好的實驗方式來驗證我的說法 : 但同樣的 你的論點也無法有效的有大規模的統計數據 : 於是乎 ꜠就會變成白搭~~ 你的假設缺乏推論阿 我的論點只是要你補足推論 又怎麼需要大規模的統計數據呢 按照上面的說法就是 你提出了近似斷言的理論 而我無須提出實證資料反駁 只須就不足之處作質疑 : 但我就在想~~쌠 我們會稱頌 孫運璿 當時決定創立工研院的政策 : 但想一想 這是不是多方的資訊之後 而得到的結論? : 所以 我們的資訊 在於城鄉差距上的教育觀念 如 : 父母對於兒女教養可以花費的金額 等等 是否先該做一個調查或資料的找尋 : 唉~~ 感覺真難做..... >_< : 另外 關發教育券這個問題 : 我想到有一個模式是很好的思考方向 : 教科書開放版本之後 民國84年開始到現今 : 所造成的現象 或許可以某種程度當成一種指標政策 : ꔊ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200.16
文章代碼(AID): #1417ncTi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17ncTi (Education)